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教案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教案

精品课教案
2010-2011_学年第_2_学期__数控技术____ 课程
授课教师李斌班级数控1051班审阅李正伟授课日期2011.5.17 学习领域数控仿真实习
学习单元课题三十七典型综合零件加工(一)课时 2
学习环境数控仿真演练室
行为能力开发专业能力
1、利用FANUC0i系统基本指令,编写加工典型工件的程序。

2、通过使用系统面板,正确操作数控车床,归纳出工件数控加工的基本过程。

方法能力通过固定循环、螺纹加工等指令,编制合理加工程序,正确加工典型的工件
社会能力团结协作、自主学习、展示自我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教学方法
实习课题导入任务分配15分钟一、展示图纸提出问题
1.在该工件加工中,工件的加工内容是什么?
2.刀具如何选择?
3.有哪些相关计算?
4.如何选择切削用量?
二、分配任务明细
1.各组按照图纸要求集体讨论并加工出合格工件,将加工程序上传教师机。

2.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各组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并将讨论结果上传教师机:
一组回答工件的加工内容是什么?
二组回答如何选择切削用量?
老师提出
问题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教学方法
实习课题
导入15分钟三组回答需要装夹几次,有哪些相关计算?
四组回答在加工工件时,如何选择刀具和指令老师提出
问题
实习课题讨论展示
交流60分钟一、老师说明实习任务书
二、各小组根据实习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讨论。

1、切削用量的选择。

(难点、重点)
2、加工工艺的分析。

(难点、重点)
三、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分别派代表上教师机操作,根据本组所传程序
加工工件。

四、对于各组代表展示及交流情况老师进行总结、归纳。

五、根据总结的工件加工步骤、方法,各组其余同学在各自仿真系统加工
工件,利用仿真系统的考试功能,对学生的结果进行测评。

六、对于各组同学所加工工件成绩,进行分析、总结,对于涉及相关知识,
进行梳理、归纳。

学生讨论
展示
交流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教学方法
归纳提升并提出反思15分钟
工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基本过程
一、图纸分析
1.加工内容:分析图纸明确工件的尺寸、轮廓,需要进行哪些加工,如:外
园、端面、螺纹、切槽等。

2.工件坐标系的明确:根据图纸的尺寸设置,一般将工件原点放在工件的右
端面,由此建立工件坐标系。

3.相关计算
二、工艺处理
1.装夹定位方式:根据图纸要求,确定工件装夹位置及装夹次数。

2.换刀点:根据图纸要求,需要对工件进行相应加工,使用不同刀具,可选
机床参考点为换刀点。

3.走刀路线:
(1 )应能保证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 )使加工路线最短,减少空行程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3 )尽量简化数值计算的工作量,简化加工程序。

4.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
(1)刀具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加工内容,确定不同种类的刀具。

(2)切削用量的确定:粗加工时,以提高生产率为主,兼顾经济性和加工
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是提高加工质量为主,兼顾切削效率和加工
成本。

三、编程
在前期准备工作作好的前提下,按照程序格式,进行编程,要熟悉程
序的建立、调入,各种指令的使用,明确工件坐标系,走刀路线,切削用
量的参数设定,程序输入、修改、编辑界面,并进行模拟运行。

老师归纳
总结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教学方法
归纳提升并提出反思15分钟四、工件、刀具的装夹
按照图纸要求和工艺分析,装上工件毛坯及相应刀具。

五、对刀
对刀的实质,就是测量出各把刀的位置差,将各把刀的刀尖统一到同一工件坐标系的某个固定位置,以使各刀尖点均能按同一工件坐标系指定的坐标移动,所选刀的刀尖点与CTR上显示的坐标统一起来,一般采用试切法,将在试切时实际测得的X值、Z值(Z值一般为0),在相应界面中直接输入,系统自动计算出每把刀的位置差。

六、程序运行加工工件
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并确认无误,关上舱门,在自动模式下,运行程序,加工工件,保持观察,若有异常,及时按下紧急停车按钮。

对本实习课题的反思
1、加工工件要注意哪些问题?
2、怎样检验对刀的正确性?
3、具体加工步骤如何把握?
布置预习提纲
5分钟1、预习工件加工过程的步骤。

2、预习三把刀的对刀方法。

3、预习相关循环加工指令。

附件2 实习任务书
项目内容
课题课题三十八典型综合零件加工(二)
学习材料车工工艺教材、数控编程与操作教材、数控加工工艺教材
引导问题5分钟1、在较复杂工件加工中,刀具如何选择?
2、在较复杂工件加工中,如何选择G71、G92、G70等指令。

3、如何考虑切削用量?
学习方式及要求(按规定课时)一、学习方式:
1、课外预习所加工内容的相关指令和基本格式并编制加工程序。

2、课上小组讨论各自预习内容,达成本组合理的结果。

3、各组按制定的加工程序、加工工艺、加工方法,由每个同学操作机床加工工件,工件由各组进行检测、评估并记录整理,报给老师。

二、学习要求:
1、能利用相关指令,编制工件程序。

2、使用仿真机床面板,正确操作机床。

3、编制合理的工件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刀具。

4、正确对刀,完成工件加工任务。

5、培养良好的现场操作规范。

6、增强团队意识,充分展示自我。

学习
步骤(按规定课
时)1.预习所加工内容的相关指令和基本格式并编制加工程序。

2.上小组讨论各自预习内容,达成本组合理的结果。

3.各组展示交流本组成果。

4.由老师和同学对各组展示成果进行点评。

5.老师就展示过程及各组建议和意见,进行梳理、归纳,形成应掌握知识点的体系。

6.各组根据交流成果,派代表上机操作加工工件。

7.各组就操作者的加工操作和加工工件进行点评、检测并形成正确合理的加工步骤和加工方法。

8.各组其他同学按照正确地方法步骤,加工工件。

9.所加工工件,由本组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检测评分,整理记录上交。

反思检测5分钟1、工件加工过程是什么?
2、如何考虑刀尖半径补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