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习题集(课后作业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2010年9月(内部资料)第一章总论第一部分复习指导《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的基础课,初涉这一学科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十分必要。
怎样才能全面、有效、快捷的将所学内容掌握呢?下面向你介绍一点个人总结的方法。
首先,你要把握全教材的纲,全书共有几章,每章有几节,每节有几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几个点,每个点该怎么阐述,一一列出,这样可以将教材内容穿针引线地连在一起,让心中有个整体轮廓。
其次,去细致地解决每个问题的每个点,这样才能全面、完整、细致地把握教材内容。
本章概要:本章总括地论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如会计的涵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任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的方法等等,本章是对全书内容的概括。
复习时,应对本章作深入的领会,逐节逐个问题作细致把握,它是掌握全书内容的关键。
第二部分标准化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 D )A.社会分工的需要B.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C.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需要D.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2、根据史记记载我国“会计”一词最早出现的朝代为( C )。
A.宋代B.战国C.西周D.唐代3、近代会计起始于( 1 )(1)15世纪末期(2)公元前一千年左右(3)16世纪中期(4)商品经济的产生4、马克思所说的对再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中的“观念总结”一般理解为( 1 )(1)对经济活动的反映(2)对经济活动的监督(3)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监督(4)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和决策5、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3 )(1)记账和算账(2)分析和检查(3)核算和监督(4)预测和决策6、会计主要计量尺度是( 2 )(1)实物量度(2)货币量度(3)劳动量度(4)时间量度7、会计核算的主要特点是( 1 )(1)价值管理(2)实物管理(3)技术管理(4)物资管理8、会计的任务是( 2 )(1) 会计的方法所制约(2)会计的对象所制约(3)会计对象的特点所制约(4)会计的任务所制约9、我国的会计年度为( 1 )(1)日历年度(2)一个月(3)一个季度(4)会计期间10、界定会计人员活动的空间范围的会计假设是( 4 )(1)会计分期(2)货币计价(3)持续经营(4)会计主体11、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 3 )(1)标准要求(2)质量要求(3)标准和质量要求(4)技术要求12、与可比性原则一起构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原则是( 2 )(1)客观性原则(2)一贯性原则(3)及时性原则(4)清晰性原则13、在会计核算中,如果国家没有特别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按( 2 )(1)重置成本计价(2)历史成本计价(3)现行成本计价(4)市价与成本孰低计价14、下列各项中适用于划分各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原则是( 2 )(1)配比原则(2)权责发生制原则(3)一致性原则(4)谨慎性原则15、除了国家另有规定外,各项财产物资的市价变动时,一律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这主要体现了会计的( 2 )(1)可比性原则(2)历史成本原则(3)配比性原则(4)重要性原则16、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许多风险因素,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遵循( 3 )(1)重要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谨慎性原则(4)权责发生制原则17、会计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是( 4 )(1)会计分析方法(2)会计预测方法(3)会计决策方法(4)会计核算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会计的基本职能有( 123 )(1)反映(2)监督(3)核算(4)预测(5)决策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 2345 )(1)主要利用各种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2)在会计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同时进行(2)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4)各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5)与会计的反映职能不可分割3、会计反映应具有( 134 )(1)综合性(2)完整性(3)连续性(4)系统性(5)控制性4、会计反映经济活动,可以采用的量度包括( 123 )(1)货币量度(2)实物量度(3)劳动量度 (4)空间量度(5)时间量度5、会计的主要特点是( 135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反映(2)对资金进行筹集、使用和分配等活动(3)以凭证为主要依据(4)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5)资金运动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主要内容6、会计是(12345 )(1)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3)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4)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5)对企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1245 )(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实物计量(4)货币计量(5)会计分期8、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的典型运用有( 12 )(1)计提坏账准备(2)加速折旧(3)后进先出法的采用(4)历史成本计价(5)权责发生制的选择9、能使损益的计量建立在正确基础上的原则是( 125 )原则(1)配比(2)权责发生制(3)谨慎性(4)相关性(5)划分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10、( 12 )是以企业的持续经营为前提的。
(1)会计期间假定(2)历史潮流成本原则(3)权责发生制原则(4)会计主体假定(5)、货币计量假定11、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 1234 )。
(1)可以查证(2)内容真实(3)数字准确(4)项目完整(5)手续完备12、清晰性原则是指( 134 )应当清楚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1)会计记录(2)会计档案(3)会计报表(4)会计凭证(5)会计制度13、下列项目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12345 )(1)复式记账(2)填制和审核凭证(3)成本计算(4)财产清查(5)会计报表14、对于收益和费用归属期的确定,在会计处理上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25 )。
(1)实地盘存制(2)权责发生制(3)现金制(4)永续盘存制(5)收付实现制15、划分两类支出原则中的两类支出是指( 24 )。
(1)营业外支出 (2)收益性支出(3)其他直接支出(4)资本性支出(5)管理费用支出三、判断题:对的用T表示,错的用F表示1、会计只能用货币量度进行反映和监督。
( F )2、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 T )3、会计只能反映已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
( F )4、会计的任务取决于经济管理的要求。
( T )5、会计监督是会计反映的基础,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
( F )6、会计职能的基本内涵是固有、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会计职能是可能丰富和发展的。
( T )7、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它包括投资者本人的经济业务或其他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
( F )8、会计管理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管理的主要标志是使用价值形式管理。
( T )9、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法人。
( T )10、会计主体与企业法人是同一概念。
( F )11、确立了各项会计的一般原则后,才需要确立会计的前提条件。
( F )12、会计反映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 F )13、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本期实现的收益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入账;凡不属本期的收益和费用,若款项已在本期收付,则也可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 F )14、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所有的会计核算资料正确客观,不允许进行估计和判断。
( F )15、一致性原则要求,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已经选定,不得变更。
( F )16、“销售产品一批价款60000元,因对方无款支付,本企业待收到现金再作收入入账”。
违背了客观性原则。
( F )四、名词解释:1、会计2、会计的反映职能3、会计的监督职能4、会计对象5、会计主体6、会计分期7、持续经营 8、货币计量9、客观性原则 10、有用性原则11、可比性原则 12、权责发生制原则13、及时性原则 14、清晰性原则15、收付实现制 16、配比原则17、谨慎原则 18、资本性支出19、收益性支出 20、一贯性原则五、问答题:1、何谓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哪些?2、简述会计反映职能的特点。
3、简述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
4、简要说明会计的任务有哪些?5、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它们之间关系如何?6、组织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哪些?7、试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内容?在权责发生制下,如何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第一部分复习指导本章概要: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要反映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情况,就要按会计要素的类别和经济管理所需指标来设置会计科目,本章中心内容就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六大会计要素及其组成项目,说明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会计等式。
掌握按会计要素项目设置的会计科目及账户。
并深刻阐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学习本章要注意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会计等式这些概念及内容的内在联系。
会计对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会计要素(会计对象内容的分类)――会计科目(会计要素的项目账户的名称)-账户(按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内在联系或相互关系,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标准化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所有者权益在数量等于( 4 )(1)企业的全部资产减流动负债(2)企业的原有资金(3)企业的新增利益(4)企业的全部资产减全部负债2、构成企业所有者权益主体的是( 3 )(1)资本公积金(2)盈余公积金(3)实收资本(4)未分配利润3、费用按照是否构成产品成本,可划分为( 1 )(1)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2)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3)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用(4)生产费用和财务费用4、下列业务引起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的是( 2 )(1)用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2)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3)用银行存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4)从国家取得拨入的资本金,划入银行存款账户5、某一项经济业务发生,一般会引起会计要素各个具体项目中的多少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动( 3 )(1)一个(2)两个(3)两个或两个以上(4)全部6、以下项目属于流动资产的项目有( 1 )(1)应收账款(2)应付账款(3)机器设备(4)二年期国库券7、以下项目属于流动负债的项目有( 2 )(1)长期应付款(2)预收账款(3)应收账款(4)长期借款8、下面各类经济业务中,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是( 2 )。
(1)以银行存款投资办公司(2)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3)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4)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9、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一项负债减少,而另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是( 2 )(1)从某企业赊购材料(2)以银行借款还清所欠货款(3)以银行借款存入银行(4)以银行存款还前欠货款10、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的业务有( 2 )(1)从银行提取现金(2)银行借款存入银行(3)用银行存款上交税金(4)用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购货款11、下列经济业务同时引起负债项目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此增彼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