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华工网络教育 会计学原理-平时作业

2020华工网络教育 会计学原理-平时作业

(一)、判断下列经济业务的性质,并与右边的对应答案连接起来(20分)
①支付货币资金3000元购买设备。

—————— C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资产增加
②为顾客提供服务并收到现金680元。

—————— D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③开支票支付房屋未来半年的租金1000元。

—————— A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④收到顾客偿还前欠的部分服务费1000元。

—————— B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⑤用银行存款交纳营业税100元。

—————— E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二)华信公司进货采用总价法核算。

2000年3月16日,该公司向S公司赊购一批商品,共计100000元(内含增值税),付款条件为“2/10、n/30”。

3月25日,该公司支付采购款.
要求:为以上各项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0分)
答:货款100000,增值税100000*0.17%=17000,总计117000。

因为是10天付款优惠
100000*0.02=2000 ,所以银行存款=117000-2000=115000 会计分录是借:银行存款 115000 财务费用 2000 贷:应收帐款 117000
(三)、简答题:
(1)我国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有何特点?(15分)
答:我国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①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说,选择计算折旧的方法主要是为了正确计量收益,选择标准应根据企业会计原则中的收入与费用相互配合的原则,当设备正常使用时,直线法提供每年相等的折旧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选择直线法计提折旧,优势企业某种专用设备并不经常正常使用,而与产品的生产的工作量有联系,那么选择工作量法计算折旧就比较合适,有些资产生产能力再早起具有较大生产能力或盈利能力是多计提一些折旧,而在后期生产能力减弱时少计提一些折旧,此时选择加速折旧法就比较适宜,因此,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说,上述各种折旧方法在各自的使用前提下都是恰当的,合适的。

②从对内管理的角度来看。

采用加速折旧法,其一,可以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在经济增长和竞争激烈的时期,必须尽早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众所周知,加速折旧年限缩短,速度加快,固定资产更新周期缩短,通过提高折旧水平可及早收回投资,即可以减少无形损耗,通货膨胀等带来的风险,用可以及时充实资金积累,增强设备更新改造的能力。

其二,采用加速折旧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可以用不同的折旧率区别对待各种设备投资,有意识的来引导主导产业的设备投资和技术改造和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③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角度看。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属于资本支出决策,而在资本支出决策中要重要考虑的就是时间因素,即货币的时间价值。

就是要使投入的资金能尽快回收,以使其再投入,促使资金良性循环,从而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与之相适应要正确参考该固定资产的收回,即固定资产折旧,折旧用以表明固定资产在建成投产之后,通过每年集体折旧转化为现金流入,即投资回
收,采用加速折旧法后,在资产使用前期负担较多的折旧费用也就加快了投资的回收,从而刺激企业投资决策,努力发展生产。

述三种方法各具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折旧方法的选择不仅受企业会计准则的约束,还收企业管理目标的支配,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管理目标和实际情况,因此对折旧方法有着不同的选择标准。

企业一定要根据实际生产经营水平和财务状况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折旧政策。

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固定资产折旧决策,合理地运用与之相配的折旧方法。

(2)简述基本会计等式,会计等式平衡关系的原理是什么?(15分)
答:会计等式是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又称为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等式平衡关系的原理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四)、A、B、C三个企业近两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情况如下表所示:
要求:根据所给资料,利用你所学的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对下列问题提出你的见解。

(1)假如你是一名投资者,你将把你的资金投向哪个企业?(10分)
答:假如我是一名投资者,我会选择B企业,因为经营成果反映的是利润,而B企业利润最高。

(2)假如你是一个银行信贷员,三个企业同时提出50万元的借款计划,你将把借款借给哪个企业?(10分)
答:假如我是一个银行信贷员,我会选择C企业,因为财务状况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表,而C企业的可用资产最多。

(3)假如你是一位材料供应商,三个企业同时向你提出赊购20万元材料的计划要求,你将选择哪个企业做为你的客户?(10分)
答:假如我是一位材料供应商,我会选择A企业,因为企业之间合作看中的是对方整体的经营成果,而A企业的经营成果最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