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及其燃烧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
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用品: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蜡烛、水等
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家们得出化学结论必须以实验为依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同学们,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比如:蜡烛燃烧就是一种化学变化,那么你仔细观察过蜡烛在燃烧前、中、后的现象吗?你又是否分析过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
学生交流,讨论实验结论
4、教师演示:从蜡烛火焰中,可以引出一缕白烟。猜想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
三、熄灭蜡烛“后”
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并描述。
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看能否燃烧。(如果一次不成功,可以多试几次)
学生讨论。
教学活动3
总结探究方法及结论,对各组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讨论,得出原因。
教学活动2
一、点燃蜡烛“前”
教师引导,观察蜡烛的结构、形状、颜色、状态;
学生讨论探究蜡烛密度和硬度的方法并进行实验;
小结
二、蜡烛燃烧“中”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
1、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2、蜡烛燃烧后的物质到哪里去了?
猜想并讨论
教师点拨:燃着时关注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观察火焰;
学生点燃蜡烛、观察现象并回答
教学活动4
填写实验报告
教学活动5
畅谈收获
教学反思
本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主的特征,由于刚学习化学不久,所以实验操作更多的是教师在进行,但是蜡烛燃烧本就是生活中常见的,学生非常熟悉的,所以,可以让学生自行实验,更有利于兴趣的培养。
2、火焰三部分温度的高低比较;
学生讨论检验方法并按照设计方案实验
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入火焰中,一秒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
3、燃烧后的物质可能是什么?
学生猜想
学生讨论验证方法并实验
取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的现象;取另一只烧杯,滴入澄清的石灰水,将其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并描述。
教学设计方案
中江县回龙中学杨晓莉
课题名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科目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者分析
(1)学生是德阳市中江县回龙中学初三学生;
(2)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3)学生对探究蜡烛燃烧有浓厚兴趣;究蜡烛及其燃烧;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达实验现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