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重庆市涪陵十四中马鞍校区练习题: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重庆市涪陵十四中马鞍校区练习题: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基础知识】
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学科,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________得到的。

通过________以及对________________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______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并获得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主要指用眼、鼻、耳、手等方式或借助仪器了解实验。

3.火焰分层,从内到外是、、。

4.点燃前,切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蜡烛,说明蜡烛的密度
,且。

5.蜡烛燃烧生成了和。

6.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是,可以点燃。

7.在实验探究中:
一要关注物质的,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二要关注物质的,如石蜡燃烧时是否熔化等;
三要关注物质的及其,如发光、放热、有气体生成等。

8.科学探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提出、做出猜想或、制定、进行(实验步骤)、收集证据(包括观察到的现象、测定到的数据或其他资料)、分析、解释与结论。

9.用元素名称或符号填空
H________ B________ O________
N________ Ne________ Na________
镁________ 铝________ 硅________
磷________ 硫________ 氯________
【巩固练习】
10.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大量灰烬
11.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
B.蜡烛浮在水面,说明它的密度比水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塘
12.有关化学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实验要勤于动手
B.化学实验要善于观察
C.化学实验要少做少看
D.化学实验要互相协作
13.古代在炼丹术和炼金术为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下列有关炼丹术和炼
金术的说法中没有科学道理的是()
A.“点石成金”使“贱金属”变为“贵金属”,追求“长生不老”
B.发明了很多化学实验工具
C.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
D.发明了一些用于合成和分离物质的有效方法
14.学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及时记录,正确填写实验报告②提前预习实验内容③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④检查仪器用品是否齐全⑤拆装置并清洗
A. ②④③⑤①
B. ②⑤③④①
C. ②③④⑤①
D. ②④③①⑤
【能力提升】
15.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的内容有()
(1)物质的性质(2)物质的变化(3)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
A.(1)(2)
B.(1)(3)
C.(2)(3)
D.(1)(2)(3)
16.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A.食盐水
B.蔗糖水
C.澄清石灰水
D.纯净水
17.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因素是()
A.严谨的科学态度 B、科学的实验方案
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D、偶然的巧合
18、科学探究活动中观察现象是()
A.随意观察 B、观察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C.观察变化后所存在的现象 D、应从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三方面进行观察
19.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想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拓展训练】
20.(中考题)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
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
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的产物是和。

21.某学生为了证明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证明甲烷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用品:火柴、盛有甲烷的贮气瓶、一个光洁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⑴点燃甲烷现象证明生成了
⑵将光洁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
烧的火焰上方
现象证明生成了⑶将蘸有的小烧杯罩在
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初中化学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