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洞洞与水流的秘密》
设计思路
大班的孩子属于学龄前后期儿童,他们爱学、好问,有着强烈的求知与探索欲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理解周围事物因果关系的水平,所以对于很多现象他们都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
在生活中孩子们对水的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对水实验的一些工具产生了兴趣,戳有洞洞的瓶子便是其中之一,孩子们每次用这些戳有洞洞的瓶子实行水实验时总会有不同的发现,他们渴望寻求这些现象的答案,抓住孩子这个兴趣点,我设计了"洞洞与水流的小实验"这个科学探索活动,协助引导孩子探索,发现水流的多少,远近与水瓶上洞洞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对实验感兴趣,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动手动脑观察,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观察实验,学会作用比较法,探索水流的多少远近与洞洞之间存有的关系。
3.理解并学会准确使用观察记录表。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实验,学会作用比较法,探索水流的多少远近与洞洞之间存有的关系。
难点:理解并学会准确使用观察记录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观察记录表4份,彩笔4支,底部有洞带盖的瓶子一个,装满水的盆5个,干毛巾5个,教学PPT,贴有红绿蓝三种颜色并有序号的即时贴瓶子。
(2个红瓶:同一高度,同样数量,不同大小的洞,2个绿瓶:同一高度,同样大小,不同数量的洞,2个蓝瓶:同样大小,相同数量,不同高度的洞)
经验准备:有一定的玩水经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个瓶子,它是什么瓶子?和平时的瓶子有什么不一样?(师随机取一个瓶子,请幼儿观察。
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透明的,没有盖,上面贴的有颜色,瓶子有洞等)
2.师再取出两个瓶子,三个瓶子一起观察比较,师问:那这三个瓶子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观察,颜色不同,重在引导幼儿观察到瓶子上洞洞不同。
)幼:瓶子上面颜色不同,还有洞洞。
3.师小结:原来上面的颜色不同,而且还有洞洞。
二.基本过程,观察探索,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1.用眼观察洞洞,并填写记录卡。
(1)刚才有小朋友观察到瓶子上都有洞洞,那么这些瓶子上的洞洞都不相同。
今天王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不同颜色的瓶子,但是,每个颜色的瓶子都有两个,那同样颜色的瓶子上的洞洞有什么不同呢?(师带幼儿分组观察瓶子,先集体观察红组,并带幼儿填写观察记录表)师小结:一号红瓶子洞洞大,二号红瓶子洞洞小。
(2)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红瓶子的洞洞,并完成了记录卡,现在请小朋友们分组,按照老师的样子,完成你们手中的红瓶子记录卡。
接下来,我们来观察一下黄瓶子的洞洞有什么不一样?并完成记录卡(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师带幼儿一起检查评价记录卡,并小结:绿瓶子的洞洞一样大小,但是数量不一样多。
(3)再次分组观察记录蓝瓶子的洞洞。
师小结:蓝瓶子的洞洞大小和数量都一样,但是洞洞位
置的高低不一样。
2.动手实验,填写观察记录表。
(1)平时你们拿到这样一个破洞的瓶子,都会怎么玩呢?(装水玩)破洞的瓶子装水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漏水)那我们一起来动手,装满水试试看!
(2)刚才我们观察,两个红瓶子的洞大小不一样,那么流出来的水有什么不一样呢?一起动手试试看。
(师讲解操作要求:先把袖子挽起来;把瓶子横着放入水中,装满水,同时拿着瓶口拿出水面,观察喷射出来的水流。
)
幼儿操作并完成记录卡,教师观察指导。
集体展示操作卡,教师评价,并小结:洞洞大的水流粗,洞洞小的水流细。
(完成黑板上的记录卡)
(3)依次实行绿瓶子和蓝瓶子实验,教师观察知道,并小结:
绿瓶:洞洞多,水流的多且快,洞洞少的水流的少且慢。
(完成黑板记录卡)
蓝瓶:洞洞高的水流的近,洞洞低的水流的远。
(完成黑板记录卡)
3.结束部分:教师展示PPT记录卡,并总结:水流的粗细,多少,远近和瓶子上洞洞的大小,多少,高低都相关系!
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底部有洞,并装满水带有盖的瓶子,教师打开关紧瓶盖,请幼儿观察。
师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回到科学区,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