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经典——有丝分裂课件

高中生物经典——有丝分裂课件


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
注意事项

压片材料要少,避免细胞紧贴在一起 用镊子敲打盖玻片时,用力要均匀 40倍物镜就够 解离时间和染色时间的摸索
压片技术的应用

减数分裂观察 染色体畸变观察、染色体病鉴定 微核观察 染色体分带及组型分析 果蝇唾腺染色体观察
末期I
间期
中期II
植物根尖压片技术 有丝分裂观察
尹若春
问题?

为了获得更多的有丝分裂细胞,一般在固定之 前对根尖进行前处理,通常用的化学物质是?
有丝分裂实验中用于固定植物根尖的溶液的配 方是?
A 秋水仙素;B 对二氯苯;C 8-羟基喹啉;D 二甲亚砜;E 二甲苯

A 3份乙醇和1份冰醋酸;B 3份冰醋酸和1份乙醇; C 3份甲醇和1份冰醋酸;D 3份冰醋酸和1份甲醇;
葱属植物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实验原理
G1期:RNA和蛋白质合成
间期
S期:DNA复制 G2期:纺锤体微管形成,能量储积
细胞周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根尖的结构
实验材料与试剂

蚕豆、大蒜、洋葱的根尖 0.1%秋水仙碱 卡诺固定液:无水乙醇3份,冰醋酸1份 0.5%醋酸地衣红染液 1MHCl

在植物的根的结构中,用于有丝分裂观察实验 的是?
A 成熟区(根毛区);B 伸长区;C 分生区;D 根冠;
问题?

为了清晰地观察到分裂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 一般选用的物镜倍数是?
A 4倍;B 10倍;C 20倍;D 40倍;E 100倍
实验目的
掌握根尖染色体压片技术 掌握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各期的特点 及主要区别

实验原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细胞经过生长和分裂而完成增殖的全过 程称为细胞增殖周期。有丝分裂(又称 间接分裂)是高等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 要形式。 根尖染色体压片法,是观察植物染色体 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研究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分带、染色体畸变和姊妹染色单 体交换的基础。
实验原理

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染色 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是物种的特征。

显微观察

低倍镜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高倍镜下观察不同 分裂相细胞。
实验说明


对于种子难以发芽的植物,可用茎尖做材料 前处理的目的是降低细胞质粘度,使染色体缩 短分散,防止纺锤体形成,让更多的细胞处于 分裂中期。秋水仙碱、对二氯苯、8-羟基喹啉 解离的目的是使分生组织细胞间的果胶质分解, 细胞壁软化或部分分解,使细胞和染色体容易 分散压平
酶解:2%纤维素酶+0.5%果胶酶28 ℃
温箱中解离4-5hr
实验操作

染色:

截取延长区及分生组织区( 0.5cm ),0.5%醋 酸地衣红染色5min

压片:

截取分生组织区(1-3mm),

大蒜根尖: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轻敲打盖玻片(用拇指 垂直下压),使材料分散均匀成薄层 蚕豆根尖:用镊子将根尖组织夹碎(染液中),去除大的 组织块后盖上盖玻片,压片观察

固定:

卡诺氏固定液 固定24小时,转70%酒精中 4℃冰箱保存
固定的目的是用化学的方法把细胞迅速杀死,使蛋白质变性, 并尽量保持原来的分裂状态,同时更易于着色。
实验操作

解离 酸解:蒸馏水漂洗
0.1M HCl 60℃水浴解离10-15min ( 1MHCl 8-12min ) 蒸馏水漂洗

后期II
末期II
四分子
实验操作

改变细胞质的粘度,抑制或破坏纺锤丝 的形成,促使染色体缩短和分散等。除 了秋水仙素外,对二氯苯和 8-羟基喹 啉也是常用的。
取材与前处理

将大蒜、洋葱的鳞基置于盛有水的培养皿中, 20-25℃恒温箱中培养,当根长为1-2cm左 右时取材,放入0.1%秋水仙碱水溶液中浸 泡处理4-5hr,自来水冲洗后固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