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 解析word版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 解析word版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解析word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年2月2日15时51 分,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图1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卫星发射升空吋,巴黎(东一区)时间为A、1日8时51分B、2日8时51分C、2日22时51分D、3日22时51分2、卫星发射当日、地球位于图I中的A、①点附近B、②点附近C、③点附近D、④点附近解析:1,巴黎是东一区,我国使用的是东八区北京时间,相差7个区时,根据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巴黎的区时为2月2日15:51-7=2月2日8:51,选B。

答案:B 解析:2,图中右侧太阳照射点在南半球,应该是冬至日12月22日,地球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所以2月2日要继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一段时间,最接近①的位置。

答案:A。

华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

图2为“华山陡崖景观图”,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组成华山的岩石类型为图3中的A、甲B、乙C、丙D、丁4、图2中陡坡处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断层B、褶皱C、背料D、向斜解析:3,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沉积岩、变质岩、侵入岩、岩浆,华山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侵入岩。

答案:C解析:4,图2的陡崖是断层面,是地层上升的结果,选A。

答案:A 图4为“xx年3月1日和3月3日0时欧洲西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5~6题。

5、3月3日0时,控制格陵兰岛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反气旋D、气旋6、3月1日到3日,英国的天气变化过程是A、气压升高,西北风转为西南风B、气压下降,风速减小C、气压升高,晴天转为雨雪天气D、气压下降,天气转晴解析:5,根据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格陵兰岛等压线闭合,且中心气压值高,是反气旋。

答案:C 解析:6,图中等压线数值显示,英国附近的等压线从1015变成995,明显是气压降低,排除AC;等压线由密集变稀疏,气压梯度力减小,风速降低,选B。

答案:B降水变率是用来表示降水量变化程度的统计指标。

图5为“世界年平均降水变率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世界年平均降水变率的分布规律总体表现为A、变率大的地区是热带地区B、变率大的地区海拔较低C、纬度高的地区变率均较小D、年降水量多的地区变率较小8、下列四地年平均降水变率特征与其成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甲、丁两地均较小受信风影响B、甲地较小、丙地较大受季风影响大C、乙地较大、丁地较小受寒流影响D、乙、丙两地均较大受海洋影响小解析:7,图中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中亚干旱沙漠地区等回归线附近,都是气候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而降水量大的雨林等多雨地区降水变率都比较小。

答案:D 解析:8,乙地纬度较高,信风不会影响,A错;丙地降水变率大是因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B错;丁地沿海是东澳大利亚暖流,C错;乙地变率较大是因为处于安第斯山东侧,西风带的背风坡,受海洋的影响小,降水少,选D。

图6为“人类活动与水循环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a、b、c、d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A、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B、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C、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下渗10、影响水循环的人类活动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A、提高入海污水量比例B、增加农业灌溉用水C、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D、加强水资源循环再利用解析:9,a从海洋出来,只能是蒸发环节,排除BD两项;AC中,下渗选项一样,即c是下渗,由c 到d,d显然是地下径流,所以选C。

答案:C 解析,10,水资源是有限的,虽然可以循环再生,但在一定时间段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需要节约使用、循环利用,选D 答案:D图7为“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是A、①→④→⑤B、④→⑤→⑥C、①→②→③D、②→⑥→⑤12、影响自然带③→⑥→⑤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解析:1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体现的是水平方向上、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图中①→②→③的顺序就是这种规律,选C。

答案:C解析:12,③→⑥→⑤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水分,选B。

答案:B图8为“1979-xx年3月和9月北极海冰范围的年际变化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北极海冰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3月海冰范围最大的年份是1996年B、9月海冰范围在1980~1985年变化最大C、海冰范围变化幅度3月小于9月D、3月和9月海冰范围同步增减14、导致1979年以来北极海冰范围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全球海平面上升B、采冰量增加C、全球气候变暖D、入海径流量减少解析:13,3月海冰最大的是1979年;9月变化范围在1980~1985年变化范围很小,曲线平坦,起伏小,变化范围小;根据纵坐标数值,两个坐标轴比例尺大小不同,3月的变化幅度在2℃,而9月份的变化幅度在4℃,故C正确;3月和9月海冰范围并不是同步,有些年份是相反变化。

答案:C解析:14,1979年以来,无论是3月还是9月,海冰的范围都是趋向于减少,意味着气温在上升,海冰持续融合。

答案:C图9为“xx我国四大城市群分季度新流入人口占全国总流入人口的比例图”。

读图回15~16题。

\15、关于四大城市群人口流入比例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珠三角城市群高于其他城市群B、成渝城市群全年各季度变化最小C、四大城市群第二季度都比第一季度高D、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变化趋势相似16、目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A、历史文化B、自然环境C、户籍制度D、经济发展水平解析:15,珠三角低于长三角,A错;各季度变化最小的是京津冀,B错;成渝城市群的第二季度就比第一季度的低,C错;珠三角和长三角两条曲线几乎平行,变化趋势一致,D正确。

答案:D 解析,16,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去务工经商,D 正确。

答案:D图10为“土地租金、距城市距离与农业生产类型空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8题、17、依据图中借息判断,甲、乙、丙农业生产类型依次是A、草地牛羊放牧、花卉蔬菜生产、小麦种植B、花卉蔬菜生产、小麦种植、草地牛羊放牧C、小麦种植、花卉蔬菜生产、草地牛羊放牧D、草地牛羊放牧、小麦种植、花卉蔬菜生产18、近年來,甲农业生产类型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劳动力B、交通C、市场D、资金解析:17,甲地距离城市最近,地租最高,适宜发展单位面积产值高、面向城市市场的农业,选项提供的几种农业活动中,花卉、蔬菜的单产值最高,可以在甲地种植;小麦种植需要面积较大,适宜在乙地种植;草地放牧需要更多面积的土地,且地租要求比较便宜,丙地最合适,选B。

答案:B 解析:18,因为甲地发展的是面对城市市场的产品,市场是决定其发展方向、规模的因素,选C。

答案:C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

图11为“我国某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四答19~20题。

19、该汽车企业在多个省区设立生产基地,主要是为了A、提高技术水平B、扩大市场份额C、利用廉价劳动力D、减少能源消耗20、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利于①减少汽车尾气污染②缓解交通拥堵③减少对石油的依赖④提高企业生产效率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19,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技术是成熟的,生产基地分布在很多地区,显然不是追求技术,A错;图中显示,该汽车生产基地多设立在中东部地区的大城市,这些地区的劳动力不是廉价劳动力,C错;同样的工业生产活动,在不同的地区生产并不会造成能耗的差异,D错;事实上,生产基地在广大的中东部布局,就是在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答案:B 解析:20,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是电力,不会产生汽车尾气,但汽车的数量并没有因此减少,对缓解交通拥堵没有作用;使用的是电力,不是汽油,就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性;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关系不大。

答案:C图12为“a、b两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两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及増长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a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高、人口增长缓慢B、b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C、b国老年人口比重较低、人口规模迅速降低D、a国老年人口比重较髙、人口增长缓慢22、针对a国人口年龄结构特点,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B、鼓励生育,提髙出生率C、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D、调整户籍制度,加速人口迁出解析:21,根据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看出,a国年龄越小比重越小,人口增长缓慢,A错;b国儿童比重很大,并且越来越大,说明出生率很高,是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应该较高,B错;b国老年人口比重低,但出生率高,人口规模增长较快,C错;a国大于75岁的比重较大,是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D正确。

答案:D 解析:22, 针对老龄化严重的特点,应该鼓励生育、提高出生率,B 对;老龄化严重,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应该鼓励人口迁入,D错。

答案:B城市热力图是在地图上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的一种可视化产品。

图13为“某日10时某城市热力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高密度区最可能为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行政区24、图中甲处为一大型批发中心,影响其布局的最主要因素是A、市场B、资金C、交通D、劳动力解析:23,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市中心、交通路口等处,面积小,是商业区的特点,选A。

住宅区面积大,基本上占城区的一半以上,工业区分布在城市外围,行政区一般分布比较集中、面积小,但人口密度不大。

答案:A 解析:24,甲地在高速公路沿线,城市外环,是商业区按照交通最优原则设置的。

答案:C 近年来,“农产品溯源系统”悄然兴起。

消费者利用该系统可以查看农产品的生长、加工、销售等过程的信息。

图14为“农产品溯源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农产品測源系统的建立体现了A、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减弱B、交通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性增强C、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强D、资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减弱26、推广使用农产品溯源系统有利于A、提高农产品竞争力B、降低生产成本C、减少农业生产环节D、延长农产品的生长周期解析:25,现代农业都是商品农业,市场是种植业种类、规模数量的决定性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强;这种农产品溯源系统的使用,体现了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强,C正确;溯源系统并不能体现交通的作用,B错;现代农业需要更多的设施,也就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D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