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膜过滤原理

膜过滤原理

膜过滤原理: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具有选择透过能力的薄膜做分离介质,膜壁密布微孔,原液在一定压力下通过膜的一侧,溶剂及小分子溶质透过膜壁为透过液,而较大分子溶质被膜截留,从而达到物质分离及浓缩的目的。

膜分离过程为动态错流过程,大分子溶质被膜壁阻隔,随浓缩液流出膜组件,膜不易被堵塞,可连续长期使用。

过滤过程可在常温、低压下运行,无相态变化,高效节能。

膜孔经分类:
膜组件的使用及维护:
1、使用条件 :
1、系统最高跨膜压力不超过0.2MPa,长期工作压力小于0.1MPa。

2、最高进液温度不能超过45℃,长期运行温度10~40 ℃。

3、膜组件应避免接触强酸、强碱,短时间清洗碱浓度应小于0.5%,长期运行pH 应在2~12, 3~10范围之内(具体见膜产品资讯)。

4、允许进料液内含颗粒粒径小于5μm。

膜组件清洗:
由于膜适用范围广泛,处理介质复杂。

在处理料液过程中,膜表面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清洗周期越短,膜性能恢复越好,使用寿命越长。

清洗进行方法
与正常超滤过程相同,清洗液自原液入口处进入,浓缩液及滤出液全部返回清洗液容器,循环后排放,以净水洗净即可。

清洗方式主要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

物理清洗:一般每批料液处理完后,用清水将膜组件内残余料液清洗干净,用清水以一定流速通过纤维内、外表面,将污染物洗出,时间约20~30分钟。

化学清洗:可用稀酸、稀碱或其他清洗剂进行化学清洗。

在许多情况下,用稀碱液清洗膜较为有效。

用0.5~1% 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在膜系统内循环,浸泡20~60分钟,可取得较好的清洗效果。

如果处理液中含有蛋白质,则可用0.5~ 1%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进行浸泡清洗。

(注意:常用的化学药品的选择必须根据膜材料的性质选择,如酸类、碱类、氧化剂、杀菌剂、加酶洗涤剂等。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