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_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1_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一、填空题
1.卡毓麟,我国家、著名作家,后改行投身出版业,成为一名优秀编辑。

著译图书30部,主编与参撰图书百余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科普和科学文化作品500余篇。

代表作有;《》《走近火星》《宇宙风采》等。

2.《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部科普类作品。

开篇用郭沫若的《》这首诗歌引出所要讲的内容——星星,整本书主要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系统地介绍了一些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

3.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的视角:由我们生活的地球到距离我们最近的月亮,再到远处的太阳以及所在的,最后延伸到更加辽远的太空,注视着更加遥远的星星世界。

4.随着仪器的改进和天文观测水平的提高,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也在不断地革新:三角视差法一一一利用新星和超新星以及亮星一依靠星系的大小和累积星一星系的普遍红移,等等。

5.介绍完人类铸造的备种“”后,作者留下一个“类星体距离之谜”,给大家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人类对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6.国际上统一地将整个天空划分成大小不等的个区域,每个区域便是一个星座,它们犹如地球上大大小小的许多国家。

每个星座中都有许多星星,恰似一个国家中有许多城市和村镇一般。

牛郎星是“”中最亮的星星,按国际统一称呼,它就叫“天鹰α”。

7.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实测工作,是在我国 (朝代)时进行的。

国外首次实测子午线是由回教王阿尔马蒙在进行的,时间在公元84年,那时一行已去世86年了。

8.1752年,19岁的拉朗德来到。

当时,他的老师拉卡伊正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这两个地方差不多处在同一经度圈上,纬度则相差90°有余。

他们同时在这两个地方进行观测,首次用来测定月亮的距离。

9.早在1946年,就有人首次尝试用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现在,国际天文学界共同采用的地月平均距离则为千米。

10.中国古代有个神话,叫作“”,说的是有位名叫羿的英雄,奉尧之命,张弓搭箭射下九日。

蓝天之上还闪耀着一个太阳,给人间送来光明和温暖,百姓们非常高兴。

虽然这个故事不是真实的,但它却反映了古人的愿望。

11.目前,太阳系中总共才发现颗行星。

可是,它们的小弟弟——“小行星”却多得数以万计。

最先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名叫“”。

12.1618年,开普勒以为基础,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又过了半个多世纪,牛顿便在开普勒定律的基础上发现了“”。

13.从地球上看一颗恒星的亮度,称为它的“”,它的星等数称为“”。

14.最先观测的也是夫琅禾费,他曾将他们与太阳光谱进行比较。

但是,恒星光谱分类工作的真正先驱者却是意大利天文学家。

15.正是这种赫罗图,为人们了解恒星如何度过它的一生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

利用赫罗图推求恒星视差的方法,便是有名的“”。

16.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约前460一约前370年),曾天才地猜测银河是一大片星星构成的“云”。

后来伽利略用证实了德谟克利特的想法完全正确。

17.如今我们知道银河系是由2000多亿颗组成,外形宛如乐队中用的大钹,中央鼓起的部分叫银核,四周扁薄的部分叫。

18.在星系世界中,大小麦云乃是银河系最近的邻云居。

大麦云离我们“只有”
万光年。

小麦云离我们万光年。

19.星团可以分为和疏散星团两种。

疏散星团又称为,因为它们大多位于银河带附近。

20.1848年,法国物理学家斐佐(1819~1896年)指出:观测光波的多普勒效应,最好的办法乃是测量的微小移动。

二、选择题
1.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美丽传说。

而古代欧洲人称其为()(3分)
A.天鹰座
B. 天鹅座
C.天蝎座
D.天狼座
2.子午线是地球上通过南北两极的大圈,也叫()第一次丈量子午线是在我国()朝进行的。

(3分)
A.经度圈汉朝
B. 纬度圈唐朝
C.经度圈唐朝
D.纬度圈汉朝
3.利用这一方法在不渡河的前提下测量出大河对岸的一排街灯离我们有多远。

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出“天灯”月亮离我们有多远,这种方法是()(3分)
A.三角视差法
B. 分光视差法
C.造父视差法
4.《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文中讲了天文学中的一把“尺子”,也就是“一个天文单位”。

这里的“一个天文单位”是指()(3分)
A.地球到月亮的距离
B. 织女星和牛郎星之间的距离
C.太阳到银河系的距离
D.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5.天文学的研究,从古代的“地心说”到“日心说”,从认识银河系到探索河外星系,从使用光学望远镜到运用现代无线电技术,已经把人类的视野推向距离地球()的宇宙深处。

(3分)
A.16光年
B. 100多亿光年
C. 100多光年
D. 50万光年
6.《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书,开篇以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为序的好处有()(多选)(5分)
A. 揭示了作品中的天文现象
B. 增添了开头简洁、明快的特点,读起来畅快淋漓。

C. 引用诗文增添了文采,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引出下文对牛郎织女传说和星座的介绍。

7.推荐孩子们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本科普著作的目的是()(多选)(5分)
A.丰富孩子的知识
B.启迪孩子的思维
C. 激发孩子对天文探索的兴趣
D.让孩子们都成为天文科学家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星座?
2.如何利用子午线测定地球的周长?
3.地球目前的模样是怎样的?
4.开普勒的三定律分别指什么?
5.请列举你日常熟知的自然现象证明地球“万有引力”的存在。

6.发现“光行差”有什么意义?
一.填空题
1.天文学、科普作《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2.科普、《天上的街市》、“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3. 由近及远、月亮、银河系
4.分光视差法一造父视差法
5.“量天尺”、宇宙
6.88 天鹰座
7.唐朝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8.柏林三角法
9.雷达 384401
10.羿射九日征服大自然
11. 8 谷神星
12.日心万有引力定律
13.视亮度视星等
14.恒星光谱赛奇
15.分光视差法
16. 望远镜
17.恒星银盘
18. 16 19
19.球状星团银河星团
20.光谱线位置
二、选择题
1.B
2.C
3.A
4.D
5.B
6.ABCD
7.ABC
三、简答题
1.古人为了更方便地辨认星空,就用种种想象中虚拟
的线条,将天上较亮的那些星星分群分组地联结起来,这些星群便称为“星座”。

2.子午线,就是地球上通过南北两极的大圆,也叫“经度圈”。

从地球的赤道算起,沿着子午线向南北各走90°,就到了南北极。

从南极到北极的半个大圆是180°,因此只要测出每一度的长短为多少千米,那么乘上360之后,就得到整个地球的周长了。

3.地球不仅是个扁球体,还更像一个“梨”状的旋转体。

人造卫星的观测表明,地球赤道本身也不是正圆形的,而是一个椭圆。

不过,赤道上的最大半径比最小半径只长了100米左右。

所以,地球实际上更近乎是一个三轴椭球体。

4.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在它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行星向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这条定律又称为“面积定律”。

第三定律实际上就是说:只要知道了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圈需要几年,便可以算出它距离太阳有多少个天文单位。

5.示例:熟了的苹果从树端落到地面;向上抛的石头又回到手中;月亮绕着地球运转,又使地球和其他行星环绕着太阳运行不已。

6.首先,假如地球静止不动的话,光行差就不会出现。

因此,它与视差一样,同样明确地证实了地球确是在绕太阳公转。

其次,光行差既然已被发现,人们就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