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田径》课程标准
学院:体育学院
教研室:田径教研室
课程名称:田径
课程代码: 7113213 执笔人:杨惠晓
**人:***
2016 年 9 月 13 日
《田径》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7113213 课程名称:田径
适用专业:体育教学模式:实践+理论
先修课程:无后继课程:无
计划学时:44
一、课程性质
田径是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学习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其他各运动项目的基础。
对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促进其他专项运动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小学体育课程开设的田径运动有关方面的内容和小学田径课余训练而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往田径教学中过分注重竞技功能学习和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田径教学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和正确的动作示范,能组织好一堂田径课教学,并具备田径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
课程内容突出了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内实训和顶岗实习等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富的实践机会。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
1.通过《田径》课程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本课程中的基本理论部分,较好地掌握技术部分中的重点内容,对一般内容要求基本符合规定的技术规格,具备基本的教学和示范能力。
2.通过《田径》课程教学、教育实习及社会实践,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技术部分的重点内容做到会讲,会做,会教,能够胜任小学体育课田径运动的教学和业余运动训练工作。
3.通过《田径》课程教学和裁判实习,使学生具备田径运动比赛裁判工作的能力,并具有组织小学田径运动会及场地管理工作的能力。
分目标:
四、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实践部分
1.基础性内容
田径教学的技术部分分为重点教材、一般教材,旨在使教与学双方明确重点,保证教学有序进行。
重点教材包括短跑、跨栏跑、跳高、跳远、推铅球,能胜任小学的田径教学。
(1)短跑
发展概况、锻炼价值和技术特点、短跑技术(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剌)短跑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①短跑起跑积极加速,步点准确,跑7步或8步踏上起跨点;
②蹲踞式起跑迅速有力,起跑与起跑后疾跑的动作连贯;
③加速跑做到“三个逐渐”(上体逐渐抬起,步由逐渐加大,速度逐渐加快);
④途中跑蹬摆有力,幅度大,落后“扒地”动作明显;
⑤摆臂规范与下肢配合协调,跑的直线性好。
(2)跨栏跑(直道跨栏跑为主)
发展概况、锻炼价值和技术特点、跨栏跑技术(起跨过第一栏、跨栏步、栏间步、全程跑)、跨栏跑的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①起跑积极加速,步点准确,跑7步或8步踏上起跨点;
②攻栏、起跨动作充分有力;
③过栏身体各部位积极配合、协调一致;
④下栏积极、身体平衡,与栏间跑紧密衔接;
⑤栏间跑节奏好,栏间用三步跑完,步长分配合理,频率快;
(3)跳高(背越式跳高为主)
发展概况、锻炼价值和技术的特点、跳高技术(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步点丈量方法、跳高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①短跑起跑积极加速,步点准确,跑7步或8步踏上起跨点。
②助跑身体重心高且平稳,后蹬充分且富有弹性,速度逐渐加快,步点准确;
③起跳脚放脚积极且脚尖指向助跑弧的切线方向,蹬伸充分,摆动腿和两臂的摆动应与起
跳腿的动作协高配合,身体转向背对横杆;
④杆上“背弓”充分,过杆是头、肩、躯干、臂部、大腿和小腿依次顺势完成,以肩背部
落在海绵包上。
(4)背向滑步推铅球(男子5kg,女子4kg)
①握球、持步以及预备协调自然;
②滑步时支撑腿的蹬地和摆动应该紧密结合,在滑步过程中以及滑步结束时,身体应该保
持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
③最后用力的时机应该准确,用力的顺序应该正确,出手角度适宜;
④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防止犯规.
(5)跳远(挺身式跳远为主)
发展概况、锻炼价值和技术特点、跳远技术(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助跑的步点丈量方法、跳远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①起跑积极加速,步点准确,跑7步或8步踏上起跨点;
②助跑速度适宜,节奏明显,步点准确,起跳前“短步”清晰;
③起跳时放脚积极,蹬伸充分,摆动腿摆动迅速;
④双臂与下肢配合协调,起跳后在空中呈“腾空步”姿势;
⑤蹲踞式姿势腾空步后,起跳动腿积极跟进与摆腿靠拢,落地时前伸小腿,以脚跟先接触
沙面后屈膝缓冲;
⑥挺身式姿势腾空步后,摆动腿下放积极,“展髋挺身”充分,收腹高抬大腿,两臂与下
肢配合协调,前伸小腿,以脚跟先接触沙面后屈膝缓冲。
(6)掷标枪
①发展概况、锻炼价值与技术特点、掷标枪技术(握、持枪方法、助跑、投掷步技术、最后
用力与维持身体平衡)、助跑步点的丈量方法、掷标枪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②持枪正确、放松、自然。
③助跑正确、放松、自然、有节奏。
④预跑与投掷步衔接紧密,形成超越器械。
⑤最后用力动作顺序正确,能沿枪的纵轴方向用力,有鞭打动作。
⑥器械出手后及时降低身体重心,维持身体平衡,防止犯规.
2.拓展性内容
(1)中长跑
发展概况、锻炼价值与技术特点、中长跑技术(起点、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呼吸方式、“极点”出现和克服方法。
(2)接力跑
持棒跑技术和接棒人起跑技术、传接棒的方法、传接棒的位置和起动标志线的确定及其各棒运动员的安排、接力跑教学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第二单元理论部分
1. 田径竞赛裁判法与场地
①田径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
②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
③田径场地的基本知识
④小型田径场跑道的设计和计算。
2.小学田径业余训练
①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的特点
②小学课月田径训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③课余田径训练计划的制订
五、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理论教学课时、实践教学课时)
2.教学建议
(1)本大纲的教材纲要部分按教材系统编排,这种方式有利于按教材的内在联系科学、系统地安排好各类教材,在符合教材本身逻辑结构的同时,可根据教学人员实际情况与个人教学特点确定教学顺序。
(2)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田径普修课均采用本大纲,并以2006年刘建国等主编的《田径运动》为主要教材进行学习。
(3)本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认真钻研所选取用的教科书,认真备课,精心组织,因材施教。
在完成本大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介绍本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动态及本人的学术观点。
3.学业考核与评定
(1)考核依据:田径课程的考核依据是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
(2)考核内容:本学期学习的田径技术重点项目;平时成绩。
(3)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由四部分组成:技评,达标,理论考核,平时成绩(出勤)。
在课程结束时统计并上报学生的田径课程成绩,其方法如下:田径课程总成绩=A×40%+B×40%+C×20%A:各项目技评、达标成绩的平均数B:各学期的理论考试成绩平均数C:各学期的平时(出勤)成绩。
总评成绩合格者,田径课程即为合格。
如总评成绩出现不及格,应按学校的有关规定办理。
考试标准:
六、教材建设选用及参考书目
1.《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6月.
2.《田径》.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建国主编,2006年7月.
3.《田径健身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兵主编,2001年8月.
4.《田径运动》.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建国等主编,2002年11月.
5.《田径竞赛规则》.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国田径协会审定,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