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会基础知识

工会基础知识


❖ 社会阶层分化
❖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 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 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 社会主导阶层:前四个阶层
❖ 李强的四大利益群体,根据改革以来人们利 益获得和利益受损的状况,将中国人分为四 个利益群体或利益集团,即特殊获益者群体、 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 底层群体。
❖ 1929年10月,国民党政府颁布《工会法》,规 定工会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党部的指导和政府的 监督下进行,
❖ 三大问题:为什么要有工会?

工会是什么?

工会干什么?
❖ 一、工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劳动关系的矛盾

1. 劳动关系含义与特点
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 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 私营企业主状态

3 确保工会性质
❖ 《工会法》第9条:“企业主要负责人的 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 成员的人选”。
❖ 划分阶层标准:资源拥有量 ❖ 三大资源: ❖ 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
❖ 《国际劳工公约》第98号《组织权利和集体谈判权 利原则的实施公约》第2条,工人组织和雇主组织 均应享有充分的保护,以防止在组织的建立、运行 和管理等方面发生一方直接或通过代理人或会员干 涉另一方的任何行为。特别是其意在促使建立受雇 主或雇主组织操纵的工人组织的行为,或者通过财 政手段或其他方式支持工人组织以期把它们置于雇 主或雇主组织控制之下的行为,应被认为构成本条 约所称的干涉行为。
“它废除了以前禁止工人为保护自己的
利益而联合起来的一切法令。工人得到
了过去只有贵族和资产阶级才有的结社 的权利。”
❖ 1924年11月,孙中山颁布中国第一部《工会条 例》工人有组织工会、言论、出版、罢工等自 由。
❖ 1924年,国民党筹建全国和各省区工团联合会
❖ 1925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 国劳动大会,宣告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 劳动者:彻底市场化 就业:劳动力市场
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 ❖ 固定工制度改革:
6阶段(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制度、优化 劳动组合、破三铁、全员劳动合同制、 下岗、买断工龄)

❖ 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 土地- 地租、资本- 利润、劳动- 工资、企 业家才能- 年薪
❖ 二、工会性质:劳动者的组织 ❖ 1 法律规定:《工会法》第2条:“工会
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 织”。
《劳动法》:“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 合法权益”
❖ 阶级性、群众性

❖ 2 工人阶级及其分化重组
❖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并不等同于工人阶级这 一概念,
❖ 据全国总工会《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 国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由四部分人组成: 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高级管理 者。
❖ 3.劳动者组织工会(自由结社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 集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中国工会法》第3条:“都有依法参加 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 与国际比较:《国际劳工公约》第87号《结社 自由和保护组织权利公约》第2条工人和雇主
应毫无区别地有权不经事先批准建立
❖ 联合国下属的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及监
督实施国际劳工公约
❖ 三大国际性工会组织:世界工会联合会、国 际自由工会联合会、世界劳工联合会,
1799年和1800年,英国《防止工人非法组 合条例》,工人结社构成刑法上的共谋 罪。1825年通过“结社法” ,1871年 工会法颁布,工会才成为合法组织, 1871年的英国工会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承 认工会为合法组织的法律。恩格斯:
两个要点:什么要素取什么收入;收入多少取决 于素质和供求
❖ 问题:劳动者未得到充分合理的补偿(低工资 制度、劳动者生命周期)

❖ (2)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特点: ❖ 私营企业三大类型: ❖ 原生型,农民-企业主 劳动积累资本
转制型, 厂长-企业主 公有资产-私有资本 官家(子弟)型, ❖ 农民:计划经济中最底层 被剥夺(剪刀差政 策)、被歧视(户口制度) ❖ 中国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特点:强资本、弱劳动
和参加他们自己选择的组织,其唯
一条件是遵守有关组织的规章。第3条 工人组 织和雇主组织应有权制定其各自组织的章程和 规则,充分自由地选举其代表,自行管理与安 排活动,并制订其行动计划。
❖ 单一制。中国《工会法》第10条:“全 国建立统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
❖ 批准制。第11条:“基层工会、地方各 级总工会、全国或者地方产业工会组织 的建立,必须报上一级工会批准”。
❖ 康晓光“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普 通大众”、和“贫困群体”。
❖ 孙立平的“断裂社会”
❖ 工人状态评估:转制中的不公正“经营层低价买断 企业、工人低价买断工龄”
❖ “随社会经济制度转型所导致的权力、收入、地位 跌落,工人的社会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地位失落感、社会不公平感、被剥夺感强烈,马克 思曾经描述过的异化感增强,对社会、对政府、对 官员的不满增加,希望改变现存制度的愿望增强。 “工人阶层目前正在适应现实,同时也在刚刚失落 后的茫然中忍耐。他们当前的悄无声息并不意味着 社会太平。”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157 页
❖ (资方)用人单位
劳动者(劳方)


所有者

经营者


劳动关系具体内容
❖ 劳动关系主体:雇主、劳动者、政府
❖ 劳动标准:工资奖金、福利、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工时、休息休假等
❖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工会、企业规章制 度、集体协商、工资集体协商、民主管 理等

Hale Waihona Puke 劳动关系特点❖ 利益性
❖ 双重性:平等性(法律平等)
隶属性(被管理、被支配、被使用)
❖ 劳动者弱者
❖ 2.中国劳动关系现状 ❖ (1)公有转制型劳动关系
❖ 公有企业转制:产权清晰(生产资料所有者清 晰、劳动力所有者清晰)
❖ 三个标准:公有资产退出、经营者持大股 (MBO)、工人买断工龄
❖ 所有者、管理者、劳动者
❖ 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
❖ 找所有者 → 卖 → 经营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