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美术《原色和间色》教材分析
左各庄镇东新中心校马瑞
本册教材是学生对色彩知识学习的起步,从认识三原色、三间色以及运用三原色作画都是第一次。
本课要让学生知道,原色是无法通过调和获得的,而两种原色调和可以获得间色。
在调色练习中引导学生观察两种原色调和间色的色相变化规律,从而认识间色并从中熟悉水粉画工具材料。
在跟画学习中逐步掌握水粉画的作画步骤与方法,感受用原色与间色作画色彩鲜明、强烈的效果。
《原色与间色》选自冀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中的第1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原色与间色及其关系,学习美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色彩知识。
它既是学生今后能否独立画好色彩画的一个重要方面,又能影响学生对调色绘画的兴趣。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期的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且对美术的基础知识和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在之前的绘画中使用的都是配置好的彩色画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运用科学知识自己调配颜色来进行绘画。
小学美术教学,不但是培养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向学生渗透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的美术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对课堂教学的结构予以合理地组织与精心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各教学环节的作用,把握
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利用其操作练习的热情,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本课在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同时,使学生掌握运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辨别能力;其次,在掌握色彩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调色的技能。
最后,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围绕这一主体框架,展开了本科教学的基本思路:感受色彩——认识色彩——运用色彩的基本教学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是解决此类看似乏味课题的关键。
大胆地把简单的问题先“复杂化”,通过不断地反复感知,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三原色和三间色之间的关系。
如何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是解决乏味问题的的办法之一。
本节课在落实教学目的第一点中的认识三原色——红、黄、蓝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如:在认识怎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时?教师在出示定义:“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做原色”。
哪几种颜色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成呢?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由红红、黄黄、蓝蓝三个穿着特色衣服的小成员出场,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三原色的印象。
而且三个小成员都说出自己是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是色彩王国的重要成员。
把这一概念性强,不易理解的问题通过直观的感受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在教学认识三间色——橙、绿、紫时,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幻灯片、演示色水实验等多种教
学手段来反复不断的强化感知。
使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三原色,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老师示范如何将两个原色调和成间色。
示范完毕,请同学上台操作。
增强课堂中师生互动及学生的参与教学。
接着告知学生刚才老师所变的魔术就是将两个原色相加调和出了间色。
运用魔术的形式来学习三原色配调三间色的公式,使枯燥的学习趣味化。
在落实教学目的第二点时,教师通过演示三原色调配三间色的过程进行当场示范,使这一教学难点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了调色的本领,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图形进行填色,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先让学生分组练习,学习调色,可以把自己心中最想画的画出来。
在巡回指导中,注意表扬和激励学生,充分肯定他们的想象力。
并且在构图与造型、调色比例等方面给与指导。
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播放柔和优雅的音乐,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其创作灵感。
随后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先让学生单个评价,然后教师进行综合总结评价。
并且将学生们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大家共同分享、学习。
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接着进行课堂小结:其实美丽的色彩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带着一双美丽的眼睛细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许多美好的事物。
而这些美丽的色彩就是由我们今天学习的颜色组成。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大胆的运用我们学过的色彩知识将生活装扮的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留下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作品,下次课时带过来和老师、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这样就尊重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对色彩的热
爱。
)
本节课在“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中导入新课,在录像“多彩的实际生活”中结束授课,力求取得完整、圆满、先后呼应的效果。
把教学的主题进行了适当的升华,对学生进行了保护环境的教育。
只有大胆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变苦学为乐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应该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激发学生、鼓励学生,把美术课上的活泼而不凌乱,严肃而不呆板,努力把学生带进艺术殿堂的大门。
2017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