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创业调查报告

中国创业调查报告

中国创业调查报告篇一:马云创业经历的调查报告马云创业经历的研究报告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

期间他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而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都不会有行动。

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

当时是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28岁,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

但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风风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

创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

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

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

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

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

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

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

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

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

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

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倒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

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

“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噩梦般的讨债之旅结束了,马云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个疯狂的念头。

成为“阿里巴巴”马云的想法是,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

创业开始,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所有的家当也只有6000元。

于是又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这才凑够了80000元。

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10万元。

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区区10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对于中国黄页来说,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

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

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0做到了几百万。

1996年,马云的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也就是这一年,互联网渐渐普及了。

这时马云受到了外经贸部的注意。

1997年,马云被邀请到北京,加盟外经贸部的一个由联合国发起的项目——edi中心,并参与开发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常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btob思路渐渐成熟: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服务。

他研究认为,互联网上商业机构之间的业务量,比商业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业务量大得多。

为什么放弃大企业而选择中小企业,马云打了个比方:“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

”第三次:创办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

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

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那是1999年。

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

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

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

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

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

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1999年,马云回杭州创办“阿里巴巴”网站。

临行前,他对他的伙伴们说:“我要回杭州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从零开始。

愿意同去的,只有500元工资;愿留在北京的,可以介绍去收入很高的雅虎和新浪。

”他说用3天时间给他们考虑,但不到5分钟,伙伴们一致决定:“我们回杭州去,一起去!”芝麻,开门!几个月后在互联网上出现一传十,十传百,阿里巴巴网站在商业圈中声名鹊起。

然后,马云继续挥舞着他那双干柴般的大手,到世界各地演讲:“btob模式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的生意方式,从而改变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他在吸引到大量客户的同时也吸引人才和风险投资。

台湾人蔡崇信是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investab的亚洲代表,他听说“阿里巴巴”之后立即飞赴杭州要求洽谈投资。

一番推心置腹之后,蔡竟然出人意料地说:“马云,那边我不干了,我要加入'阿里巴巴'!”马云吓了一跳:“不可能吧,我这儿只有500元人民币的月薪啊!”但两个月后,蔡崇信就任“阿里巴巴”的cfo(首席财务官)。

后来蔡的妻子告诉马云:“如果我不同意他加入,他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我。

”这一事件引起华尔街一阵惊奇和震动。

随后以华尔街高盛为首的多家公司,毫不犹豫地向阿里巴巴投入了500万美金。

高盛资金到位的第二天,马云马不停蹄飞赴北京“见一位神秘人物”。

见面才知,是成功投资了雅虎网站的“全球互联网投资皇帝”、日本软银公司的董事长孙正义要求见面!面谈仅6分钟,孙正义就说:“马云,我一定要投资'阿里巴巴'!而且用我自己的钱。

”XX年1月,双方正式签约,孙正义投入XX万美金。

一时,阿里巴巴声名大震。

造就互联网第四模式有首歌唱道:“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马云也是个快乐的青年,他讲述了一个中国版的天方夜谭。

现在“阿里巴巴”被业界公认为全球最优秀的btob网站。

来自国内外的点击率和会员呈爆增之势!一个想买1000只羽毛球拍的美国人可以在“阿里巴巴”上找到十几家中国供应商;位于中国西藏和非洲加纳的用户,可以在“阿里巴巴”网站上走到一起,成交一笔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可想像的生意!XX年,“阿里巴巴”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进入全球商务的高端领域。

如今,“阿里巴巴”服务的商人达到240万,马云即使在睡梦中,“阿里巴巴”每天也有100万元的收入。

非典期间,“阿里巴巴”业务量增长了5-6倍。

“阿里巴巴”创造的奇迹引起了国际互联网界的关注,其发展模式与雅虎门户网站模式、亚马逊b2c模式和ebay 的c2c模式并列,被称为“互联网的第四模式”篇二:当代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报告关于当代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分析班别:11生本一班学号:XX574104 姓名:陈丽前言: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一张大学毕业证已经不能成为广大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需要适应时代的变更,满足社会的需求。

于是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当前社会形势下职场规划兴起的一个新的方向,在社会掀起一股热潮,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一、调查目的:为了更全面深入地探讨大学生创业意向状况,提高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为能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我在老师的指导与要求下进行了一次名为“有关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的小型网络调查。

参与本次调查的均为各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使调查结果更具普遍代表性、可比性,故参与于人员各年级、性别比例都较为均衡。

问卷针对性的做出了当代大学生对创业一词的理解、创业的目的动机、态度、看法、创业的需求,创业所需要的精神素质、创业所需的指导及准备等做出了调查。

二、调查方式:网上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48份)、亲身访问三、调查时间:XX年5月28日至6月6日四、现将调查结果呈现如下:1、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不高在问及对未来的规划时超过60%的人选择了就业,而有想创业的人仅有25%。

对创业缺乏明确的认识,在打算创业的人群中有不少于53%人虽有创业的想法,对于具体怎样创业,创什么业,怎么操作都较为模糊,不知道如何实施。

很多人虽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但对于创业好事没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创业多存在与想象中,普遍觉得就业较为稳当。

故可在调查中看出尽管当前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了,大学生虽意识到创业的重要性与时代性,但创业的意识依旧不高,没能科学的规划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去实施它。

2、大学生创业的目的有超过70%的学生认同创业,觉得创业是实现自我理想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也觉得这会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得一种不错的选择。

80%的受访者认为创业是一种挑战自我,提高能力,能让自己过一个不样的人生的的途径,与此同时有80%的受访者也觉得创业是当前就业压力下的“|自救”之计。

这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选择创业一方面是为了避开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让自己过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3、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是多样的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50%不到的受访者的亲属、朋友中是有自主创业的,这个比例是较为低的,说明大学生创业缺乏实际性熏陶与指导,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

于此对应的是有75%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应从有经验的亲戚朋友中获取创业经验。

此外有%的受访者认为缺乏启动资金以及社会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创业障碍,也有%的人认为父母的不支持是他们创业的最大阻力。

且受访大学生普遍表示在校期间也缺乏相关的创业教育,对创业较为具体实施途径、方法、要求都缺乏了解。

4、当代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对象及资金来源有76%的人会选择与自己的朋友同学一起创业,有10%的人乐意自己独闯一片天,而选择与自己父母亲戚一起创业的人只有5%不到。

在问及创业启动资金的筹备时,选择通过融资这一渠道的人数占了40%,选择自己和朋友筹备的占35%。

11%的人希望是家里提供的,只有6%的人选择了借钱这一途径。

五、针对以上调查情况,经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中国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不高,大多说的大学生还是普遍倾向于传统的做法去找一份具有稳定收入的工作。

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及社会风气影响的,大多数的学生在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中都缺乏关于创业方面的实际指导与熏陶。

学生缺乏相关的认识,不知道给如何开展创业。

对此,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对于相关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宣传,此外,中国式的应试教育在大学中应该减缓下来,巩固本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对于学生的生存能力的培养也势必不可少的。

2、大学生创业基本是一种设想状态,虽有不分大学生有意愿创业就一番自己的事业,但真正能去这样做的却是极少的一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