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焊接技术
1.1 焊接工具
电烙铁。
电烙铁是最常用的焊接工具。
我们使用20W内热式电烙铁。
如图1.1所示。
图1.1 焊接工具
新烙铁使用前,应用细砂纸将烙铁头打光亮,通电烧热,蘸上松香后用烙铁头刃面接触焊锡丝,使烙铁头上均匀地镀上一层锡。
这样做,可以便于焊接和防止烙铁头表面氧化。
旧的烙铁头如严重氧化而发黑,可用钢挫挫去表层氧化物,使其露出金属光泽后,重新镀锡.
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焊锡和助焊剂
焊接时,还需要焊锡和助焊剂。
焊锡。
焊接电子元件,一般采用有松香芯的焊锡丝。
这种焊锡丝,熔点较低,而且内含松香助焊剂,使用极为方便。
助焊剂。
常用的助焊剂是松香或松香水(将松香溶于酒精中)。
使用助焊剂,可以帮助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利于焊接,又可保护烙铁头。
焊接较大元件或导线时,也可采用焊锡膏。
但它有一定腐蚀性,焊接后应及时清除残留物。
焊接原理简述:电烙铁加热到一定温度下,焊锡便可融化到熔融状态,此时便可将与焊锡相亲的铜丝与电路板上的铜质电路焊接到一起。
1.2 辅助工具
为了方便焊接操作常采用尖嘴钳、偏口钳、镊子和小刀等做为辅助工具。
如图1.2所示。
图1.2辅助工具
1.3 焊接方法
(1)右手持电烙铁。
左手用尖嘴钳或镊子夹持元件或导线。
焊接前,电烙铁要充分预热。
烙铁头刃面上要吃锡,即带上一定量焊锡。
(2)将烙铁头刃面紧贴在焊点处。
电烙铁与水平面大约成45℃角。
以便于熔化的锡从烙铁头上流到焊点上。
烙铁头在焊点处停留的时间不要过长。
(3)抬开烙铁头。
左手仍持元件不动。
待焊点处的锡冷却凝固后,才可松开左手。
(4)用镊子转动引线,确认不松动,然后可用偏口钳剪去多余的引线。
如图1.3所示。
图1.3.焊接方法
1.4 焊接质量
焊接时,要保证每个焊点焊接牢固、接触良好。
要保证焊接质量。
所示应是锡点光亮,圆滑而无毛刺,锡量适中。
锡和被焊物融合牢固。
不应有虚焊和假焊。
如图1.4所示。
虚焊是焊点处只有少量锡焊住,造成接触不良,时通时断。
假焊是指表面上好像焊住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焊上,有时用手一拔,引线就可以从焊点中拔出。
这两种情况将给电子制作的调试和检修带来极大的困难。
焊接电路板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太长,电路板将被烧焦,或造成铜箔脱落。
从电路板上拆卸元件时,可将电烙铁头贴在焊点上,待焊点上的锡熔化后,将元件拔出。
1.5 焊接小结及心得
(1)焊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可焊性,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有良好的可焊性。
焊接时,由于高温时使金属表面产生氧化膜,影响焊接的可焊性,为了提高焊接可
焊性,一般在其表面镀锡或者镀银来防御表面氧化。
(2)通过焊接练习,我已经掌握了焊接的基本技巧,但是在焊接时也遇到了虚焊的问题。
多半是因为加热时间不够就急着送锡。
在焊接过程中主要遇到这几个问题,焊锡过多,使两个焊点连到一起,这时就要用镊子将两个点分开。
我在焊接时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加热时间不够,使焊锡没有完全融化,这些问题都提醒我在以后装配电器时要注意焊点的焊接,还要有耐心。
图1.1.4焊接的问题
2 双音调电子门铃
(1)电路的工作原理
双音调电子门铃电路如图2.1所示。
图2.1 双音调电子门铃电路原理图
晶体管VT1、VT2,电阻R1、R2和电容C2组成互补型多谐音频震荡器。
由于在晶体管VT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串联大容量的电容C1和小电阻R3,震荡器在震荡过程中,C1不断充电与放电,因而使电路产生阻塞,从而形成“嘟哩”双音声。
电容C3为电源的退耦电容,用来减少电池的交流内阻,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Vt1用9013硅NON晶体管,β≥100;VT2可用9012硅PNP晶体管,β≥30;R3可在1——5.1KΩ间选用,R3的阻值不能过大,否则阻塞震荡不能产生。
(2)电路的布局
元件的布局设计的原则是元器件的分布均匀,合理,接线尽量的少。
(3)电路的组装
电路由多谐音频震荡器(晶体管、3个不同的电阻、和电容互补组成)、2个电解电容和1个瓷片电容、开关、喇叭和电源组成。
(4)电路的调试
2.4.1 检查电路接线
检查的方法是按照电路原理图检查。
用万用表测量在电路原理图上应与它连接的部分是否都连接上。
检查是否有错焊、露焊处。
2.4.2 调试的方法
在安装完毕后对电路的参数及工作状态进行测量,并在测试的基础上对电路的参数进行修改,使之满足设计要求。
2.4.3 调试步骤
【1】先将电源调到规定数值,然后关闭电源,将电源接入待测电路。
接通电
源后仔细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包括有无冒烟,是否有异常气味,用手摸元器件是否发烫等。
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关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通电。
【2】分级调试又分为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
【3】整机联调
在各级调试完成后,将各级连接在一起,加入固定输入信号,测量总输出是否满足要求。
通常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和用万用表测量输出信号的数值。
2.4.4 双音调电子门铃的调试
在设计的过程中,开始由于自己没有按电路图设计,布局也很凌乱,在焊接完毕后,门铃没有按预期的响起。
我先后用万用表检查了3个电阻、电容还有晶体管、开关的好坏,发现没有问题。
我这时猜想一定是哪一部分的导线焊接有问题。
在再三的检查后,发现原来是开关与喇叭处的接线没有焊接牢固。
再一次的改正后,门铃终于响起。
(5)实训的收获
一个月的电工实践过去了,这短暂的一个月中,使我从理论到实践上的一个飞跃,这次电工实习,使我深刻地理解了实践的重要性,理论无论多么熟悉,但是缺乏了实践的理论是行不通的,现在终于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含义。
本次电工实习的目的是使我们队电工工具、电器元件及线路安装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了解一些初步的线路原理以及通过线路图安装、调试、维修的方法;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初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作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这次时间我已经可以熟练掌握简单的焊接技术,能灵活的运用电烙铁在电板上焊接电器元件,可以到达要求。
焊点不大不小,焊点的质量很好,圆滑、
光亮。
很少出现毛刺,锡量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在焊接电路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电烙铁不能长时间放在电路板上,容易烧坏电路板,使实验设计失败。
焊点之间也应该不要使锡相连到一块,容易照成短路或者是断路。
我也学会了电子门铃电路的布局与布线。
在制作之前很认真的观察了电路图,在板上把每个物件的位置安排好了,而且尽量做到了接线尽量少、接线交叉尽量少的原则。
整体布局均匀,各个物件都在电路板上间距、连线很均匀。
在设计的完成以后,我按照老师的指导,细心的对电路做出了调试。
刚开始时,发现开关没有起到作用,电源一接通,门铃不会响起。
后再仔细检查,发现开关单独双联在电容一侧,对整体的电路没有作用,只是把电容C1短路了。
照成了多谐音频震荡器没发挥作用。
后把开关重新安排在正确的位置后,门铃终于发出了“嘟哩”的双音声。
设计总算成功。
通过最后的调试,我学到了,在设计时一定要观察好电路图,任何一个小的物件的放置错误都会导致整体的失败。
我们应该认真的观察电路,细心的焊接实物。
经过几个星期的电工实践,我们学会了基本的焊接技术,双音调电子门铃的制作,知道了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我们还学会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这些都为我们的动手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次学习,又明白了很多东西。
而且这在我们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应该也是很有用的,就我们自己的专业来言我们也是要系统学习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方面的知识,而这次我在制作门铃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最基本的概念。
总之,在实践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出现错误,一定要认真的冷静的去检查分析错误!在最后终于听到自己所做的门铃成功发出动人的声音,真的很高兴,总算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校我们学到的很多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从考试到学习,都是围绕书本的理论知识展开的,而很少会关心我们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一次的实践,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想问题,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去亲手操作,实践,这个
过程使得我觉得自己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我更加明白了,其实我的电工之路还是很漫长的,还有着很多很多的东西我没有接触过,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现在才真切的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