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ppt课件
13
骨髓增生程度分级
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 有核细胞/H 常见原因
增生极度活跃 1:0.5-2
1:1
>100
leukemia
增生明显活跃 1:5-12
1:10
50~100 leukemia,增贫
增 生 活 跃 1:16-32
1:20
20~50 正常,各种贫血
增 生 减 低 1:35-70
1:50
5~10
第二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
1
一血细 胞 生 成 发育规律
正常形态学特征
23ຫໍສະໝຸດ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增殖示意图
4
正常骨髓涂片
5
原粒细胞(myeloblast)
6
早幼粒细胞(promyeloblast)
7
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late granulocyte precursors)
8
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
-
CD33 -
CD13 -
HLADR
+
TDT +/-
T-ALL -
+
-
-
-/+ +
AML -
-/+ +
+
+
-
40
• 2.ALL的免疫表型 • B系列:早期B CD19+ CD10-
普通B CD19+ CD10+ 前B CD19+ 胞质u链+ T系列:B细胞型 CD19+ 胞膜Ig+ 前T型 CD7+ CD2T细胞型 CD7+ CD2+
(++)
巨核系 (++)
32
临床意义
• LPD ;病毒感染正常 • 红白血病 +++; MA正常 • 急粒-;急淋+,颗粒状或块状;急单 +++,弥漫性
成熟巨核+++
33
(八)铁染色
• 1.细胞外铁 • 2.细胞内铁 • 意义: • 1.缺铁性贫血:细胞外铁(-). • 2.非缺铁性贫血:胞外铁增多 • 3.铁粒幼细胞贫血:环状铁粒幼细胞15%
鉴别:急粒、急单和急淋,特别是M3和M5。
23
(二)苏丹黑B染色
• 临床意义同POX
24
(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NAP
正常值阳性率10~40%,积分值40~80
25
临床意义
• 慢粒 和类白血病反应 • 急粒 、急单 和急淋 • AA 和PNH • 化脓性感染 和病毒感染 • 恶性组织细胞病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
症
26
(四) 酸性磷酸酶染色ACP
• 1。协助诊断HCL。HCL时ACP呈阳性 且不被L-酒石酸所抑制。
• 2.协助诊断T和B淋巴细胞。T(+) B(-) • 3.Gaucher病(+) 、Niemann-Pick细胞(-)
27
(五)氯化醋酸AS-D萘酚脂酶染 色 (AS-D NCE)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急单和急淋(-)
28
(六)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α-NAE
主要存在于单核系细胞中 29
临床意义
• 急单+++,但被NaF抑制
• 急粒±,不被NaF抑制
30
(七)糖原染色(PAS)
31
PAS染色反应
•
正常细胞
白血病
红系
(-)
(+++)
粒系 原粒(-)余(+) (-)或(±)
淋系 (-)或(±)
(++)
单核系 (+)
填充报告单
19
20
三.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是以细胞形态 学为基础,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 应用骨髓涂片进行固定,化学反 应显色,复染等程序染色光学显 微镜下观察
21
㈠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苏丹黑染色(SB) 氯化醋酸AS-D萘 酚酯酶染色(AS-D)
22
Peroxidase(POX)
CAA
增生明显减低 1:100-300 1:200
<5
AAA
14
(二)油浸镜检查
15
㈡油镜下检查
1.有核细胞计数、分类 G:E=2~4:1 巨核细胞计数、分类
⒉观察细胞形态: 异常细胞,寄生虫
16
各系细胞及各发育阶段比例
比例 粒系 50%~60% 红系 20% 淋巴系 20% 单核 <4% 浆细胞 <2% 巨核细胞
各发育阶段比例 原、早、中1/5,余1/5 原红<1%,早红<5% 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成熟单核细胞为主 成熟阶段为主
17
各系列细胞比例改变临床意义
• 粒红比例 • 粒系 • 红系 • 淋系 • 单核细胞系统 • 浆细胞系统 • 巨核细胞系统
18
㈢Blood Smear
⒈白细胞分类计数 ⒉成熟红细胞形态有无异常 ⒊略估血小板形态与数量 ⒋注意有无寄生虫疟原虫
同上
NAP
增加
减少
正常或增加
同上
PAS
+,粗 – 或+,弥漫 – 或+,弥漫性 +++
颗粒状 性淡红色 淡红色或细颗
或块状
粒状
36
四 免疫分型
• 一检测方法: • 1.免疫荧光法 • 2.免疫酶染法
• 识别不同系列细胞
37
(二) 细胞免疫分型的临床应用
• 识别不同系列细胞 • 识别不同淋巴细胞 • 检测T细胞亚群 • 识别不同分化阶段细胞 • 识别不同功能状态细胞 • 对不同系列和分化阶段细胞进行分离研究 • 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研究 •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 • 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特点
以上
34
㈤铁染色 细胞外铁 细胞内铁
35
几种常见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急淋 急粒
急单
红白血病
POX
–
+~+++
-- + 视合并的白细胞类似而定
SB
–
++~+++
+~ –
同上
AS-D NCE -
++~+++
+~ –
同上
α-NAE
–
– ~++
++~+++
同上
α-NAE+NaF – 不被NaF抑制 能被NaF抑制
急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急性 淋巴细胞(-) Myeloblast(-)→Promyelocyte/N(+) ↑ Eosinophil strong positive Basophil(-) Monocyte(±) Lymphocyte、erythroid、Megakaryocyte(-)
38
• B淋巴细胞:cCD22, cCD79,CD10,CD19 • T淋巴细胞:CD2, Ccd3,CD4,CD7,CD8
髓系:MPO, cCD13 ,CD14,CD15,CD33, CD65
39
(三)急性白血病的免疫分型
• 1.ALL与AML细胞免疫表型的特点:
CD19 CD7
B-ALL +
9
嗜碱粒细胞(basophil precursors)
10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法和内容 ㈠低倍镜检查 ⒈确定骨髓标本取材和涂片满意?
11
⒉观察骨髓增生度
12
⒊观察巨核细胞
数量:低倍镜 成熟程度:油镜 产血小板功能 形态
4.异常细胞
异常组织细胞 转移癌细胞 Gaucher细胞 Niemann-Pick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