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
设计意图:
1、创建“立体”的阅读教学。
借助多媒体和有效的多元互动形式,让学生置身于阅读材料的情境中。
2、设计“有意义”的阅读教学。
课堂提问,教学环节都让学生感到有意义:获得上台表现的机会,借机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加自己的认知储备……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
3、引导“发现”的阅读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所读的书籍里,在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惊奇和赞叹可以治疗大脑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
”“发现”是防止阅读倦怠的良方。
设计亮点:
1、创设情境导入,引入优美的图片、悦耳的音乐,把学生带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2、通过“旅游产品介绍会”的形式,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降低背诵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主识字10个,读通课文,读准多音字“兴、
舍”。
2、过程与方法:研读重点词句,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
色,能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
观察的方法,通过“旅游产品介绍会”的形式,初步实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产生对小兴安岭的喜爱
之情。
教学准备:
1、上网查找有关小兴安岭的介绍。
2、制作精美实用的教学课件《美丽的小兴安岭》。
3、词组卡片,吸铁石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谈话引入:我们跟着第六组课文粗略地走过了大江南北,今天
我们去祖国最北面的山脉——小兴安岭去看看。
(出示中国地图,点红“小兴安岭”,生读,正音“兴——xīng)
2、知道小兴安岭吗?(生自由谈)
3、逐一出示首尾两段,整体感知:
师:有人这样夸它。
生齐读: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lì)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师:有人还这样夸它。
生再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yòu)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4、出示配乐滚动图片:小兴安岭这么美,老师带大家跟着图片去看看,好吗?看后,生自由说说感受。
预设如下:
生1:小兴安岭的春天是绿色的,夏天是五彩缤纷的,秋天是金色的,冬天是白茫茫的。
生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很美。
……
5、画面回到首尾两段:难怪有人说,小兴安岭是——生接“绿色的海洋”,是——生接“美丽的大花园”,也是——生接“巨大的宝库”。
(相机点红三个词组)
6、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说明:导语借用文中段落,初步感知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节约了教学成本,营造了气氛;揭示课文围绕总起句和总结句展开描写的方法,渗透概括文章中心的学法。
)
二、通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明确要求: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反馈:指名读各段。
(教师随机给学生评星级,激发认真读的兴趣,并相机正音。
)
三、品读“景物”,感悟观察方法
1、再次读文,出示要求:
默读思考:
课文具体写了一年四季中哪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怎样美
丽?划出有关重点词句。
(教师巡回,发现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2、反馈:请四人上台把各季节所描写的景物名称卡片贴在黑板上,体会作者抓住四季景物特点来写观察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这个词展开描写。
春天树积雪小溪小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