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类加工厂的过程控制标准

肉类加工厂的过程控制标准

肉类加工场过程控制标准1生猪屠宰1.1入厂验收;毛猪重量小于65公斤以下拒收。

所交送的牲猪必须具有三证(包括动物检疫证、车辆消毒证,五号病非疫区证明)。

,健康无病并取得非疫区证明和产地检疫证明,否则拒收。

,卸猪要做到轻赶,任何人不准用棍棒打猪、踢猪,经过宰前检疫方能放行。

,兽医应进行逐头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别存放于待宰栏,观察猪圈和病猪隔离圈。

,对重量、病死猪做好登记,并逐头检查猪体外表及伤残情况并做好记录,在当日上报车间统计员。

,对将近死亡的生猪及时送急宰室处理,不允许仓亡生猪时间过长,导致肉尸变质。

,或经宰前检疫有明显的传染病,不能进入车间加工生产的猪都应送到急宰间处理。

静养:宰前应(12-24)h,充分喂至宰前3h停止。

1.2.宰杀把猪赶进淋浴间,淋洗猪体污垢。

淋浴的水温应根据季节变化适当加以调整,冬季一般在38℃左右,夏季一般在20℃左右,淋浴时间为3—5min。

喷水应是上下左右交替喷向猪体,使猪体表面清洗干净。

淋浴后要让生猪休息5—10min,再进行麻电刺杀。

,电流不大于1.5A,麻电时间应为3—5S,赶猪电棍电压50V.左手抓住猪后腿,右手用链圈扣住猪后脚跗骨节,将其提升,注意将链圈扣紧。

从麻电致昏至刺杀放血,不得超过30秒,刺杀放血刀口长约5-7cm,刀口深15cm,沥血时间不得少于5min,道口要正、准、不得割断食管和气管,不得刺破心脏,不得呛嗝、淤血。

进刀的部位是:纵的位置是在猪的颈部正中及食道的左侧2cm处,横的位置是颈部第一对肋骨水平下3.5—4.5cm,这个纵与横的交叉点就是进刀放血的部位。

生猪经栓链提升入自动轨道后,刺杀人员用左手抓住猪的左前蹄,右手持刀,将刀尖对准应刺入的部位。

握刀必须正直,大拇指压在刀背上,不得偏斜,刀尖向上,刀刃与猪体颈部垂直线形成15—20 的角度,倾斜进刀。

刺入后刀尖略向右斜,然后再向下方拖刀,将颈部的动、静脉切断,刀刺入深度一般在15cm左右,刀口长度5-7厘米。

刀不要刺得太深,以免刺入胸腔和心脏,造成淤血。

沥血时间不少于5min。

,浸烫时间控制在2-3min,也可根据原料、品种、季节适当调整,以不烫生烫老为准。

打毛时间不超过30秒,打毛机负荷不超过4头/次,机内不断进水,严禁打断肋骨,不伤及皮下组织。

,浸烫时间控制在2-3min,也可根据原料品种、季节适当调整,以不烫生烫老为准。

我厂现使的是180型立式刮毛机,产量300头/小时,电极功率15KW。

机身内有三个滚桶,成“品”字型,滚轴上安装软硬刮创,各朝不同方向旋转。

机身外有温水箱,向机内喷水。

猪尸烫好后,被用翻铲翻进三个滚轴之间,边上下滚动,边刮去鬃毛,然后拉动操纵杆,猪身从机内滚出,但四肢夹裆残毛仍需人工刮除。

打毛时间不超过30秒,打毛机负荷不超过4头/次,机内不断进水,严禁打断肋骨,不伤及皮下组织浸烫脱毛是带皮猪屠宰加工的重要环节,浸烫脱毛的好坏与白条肉质量有直接关系。

1.2.6刮后肢余毛挑刀口用刀刮去后肢余毛,特别是道口以上部位的毛,以去蹄后后腿上没毛为标准。

挑刀口,刀口不得超过5厘米并不得把肌肉漏在皮外,最后用铁扁担穿好两边刀口,挂上滑轮。

去股毛:使猪背对操作人员,将猪屁股上的毛去干净.挑裆:猪体腹部与人相对.操作者有左手抓住左肋,以其固定和着力作用,沿两股之间切开皮肤,脂肪层和腹壁去裆毛:.将猪后裆中的毛和大腿内侧残留的毛去净。

刁门圈:操作者面对肉尸背面,刀尖向下,从尾根下面落刀,轻轻划开该部皮肉,然后以左手食指伸入肛门口,拉紧下刀部位皮层,右手刀刃沿肛门饶刀刁成圆形,刀尖稍向外,割开肛圈四周皮肉,割断尿梗、筋络,使直肠头脱离肉尸,操作时应该注意勿使刀尖戳破里面直肠,也不要戳入后腿肌肉、膘肉内,同时也应该防止指甲刻破肠壁。

如肛门内粪便较稀且较多时,应在下刀前先排出粪便,以免刁开肛门圈时粪便随直肠落入腹腔,沾染肉尸。

去腹背毛:.将腹背的毛用刀刮净去左前部毛将猪体左前部(脖子,前腿,及肩)的毛用刀刮净,前腿以去前蹄后前腿无毛为标准去右前腿的毛: 将猪体右前部(脖子,前腿,及肩)的毛用刀刮净,前腿以去前蹄后前腿无毛为标准1).开胸左手握住猪的左肘,保持稳定,右手拿刀对准胸部两推乳头,中间偏右1 ㎝,刀锋向下,由下而上,从放血口处往上撬,撬开胸前箭骨,与开剖部位成一条直线。

要求:严禁开胸刺破胆、心、肚。

开口要正,严禁刺破内脏。

2)下前蹄左手抓住蹄尖,成向下掰的姿势,右手持刀,拇指按紧刀背。

割左边脚蹄时刀在腕关节处,从右向左划成半圆形裂口;割右边脚蹄时则从左向右划成半圆形裂口,并割断血管和韧带,左手用力将脚蹄往下扳,右手沿关节将其割下。

同下前蹄,区别为前蹄为腕关节处,后蹄为跗关节处。

屠体腹部与人相对,操作者用左手抓住左后肋。

以起着固定和着力的作用。

右手持刀,沿两股中间切开皮肤、脂肪层和腹壁肌,到耻骨缝合,然后将刀柄和右手放在腹腔内,右手拇指和食指紧贴在腹壁上,用力向下推割,一直割到与挑胸口的刀口形成一条线,俗称三口成一线,即放血口、挑胸口、腹口成一条线。

入刀时用力要适当,用力过重,会切破膀胱、直肠和其余肠子,污染肉尸和刀具,用力过轻,则需要两三刀。

如内脏破损,必须将污物排除,用水冲洗干净,刀具应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而影响肉质把直肠、膀胱从骨盆中拉出割除,称为拉直肠割膀胱。

操作时使屠体腹腔朝向操作者,左手抓住膀胱体,右手持刀,将左右两边两条韧带切断,然后左手用力一拉,使直肠脱离骨盆腔,同时用刀割开结肠系膜与腹壁的结合部分,直至肾脏处,最后在膀胱颈处切断,将膀胱放入容器内再做处理。

拉直肠时注意用力要均匀,以防止直肠被拉断或被拉出花纹而降低经济效益。

同时,用刀时还要注意防止戳破直肠壁和膀胱。

操作时左手抓住直肠,右手持刀,割开直肠系膜与腹壁的固着部分直至肾脏处,然后左手食指和拇指再抓住胃的幽门部管1.5cm处,并切断,使其分离,再轻轻提放到内脏整理台上,防止胃、肠破裂,粪便和胆汁污染肉体。

此外,如果肉尸已被污染,应立即冲洗肉尸,胃、肠也应冲洗干净。

肠系膜检验操作时以左手拨开左边肝叶,右手持刀,从左隔肌处入刀,紧贴腹壁作逆时针方向运转,切开左侧肌膜的腱质部分,接着用左手拎起肝的尾叶,右手持刀在隔肌脚处入刀,切断隔肌脚与肝脏的连接,隔肌脚留在屠体上,大小适中,便于肉品检验时采样用。

再用左手拨开肝的右侧叶,右手持刀从右隔肌脚处入刀,顺时针方向运转,切开右侧隔肌腱质部分,这时左手换抓肺的两叶向下捺,右手持刀在肺的背缘和脊椎之间割开纵隔并切断主动脉弓,然后刀刃沿左胸壁向下割开心包膜,把气管拉到放血口下部即成。

操作时注意不要弄破胆囊,以免污染肉尸。

操作时,左手抓住尾巴,右手持刀,在尾部关节将为割下,要求为根不突出无残留,但割下也不能太多。

,左手抓住猪耳,右手拿刀从耳根处下刀,看到骨头关节后用刀尖挑开,然后将其切下(根据要求割三角头或平头)。

我厂现用的是桥形圆盘式电锯劈半,一人操作,由操作者启动电锯,牵引设备拖动猪体向前运行,锯到颈部寰椎为止,要求两边均匀,脊背对开,整齐美观,由于大小血管内的残血外流和不慎割破的脏器造成粪胆汁的外溢,使肉尸受到污染,如不及时冲洗,就会使细菌繁殖,肉品质和外观都受到影响,所以应反复冲洗,一般要求至少冲洗五次,用净水冲洗胸腔和腹腔,洗净腔内淤血、浮毛、污物。

摘肾脏:用左手把腰子挖出,然后用刀把连接处割断,即可放入盘内或筐内。

摘腰子不得割破,并做到猪腰上不带油,槽头肉不得有猪毛,小皮或杂油运关要及时。

,用大拇指扣住油包,两手向上用力提,至板油上边缘用力往下拽撕下,放到架上或盘中,再把没有撕尽的小油一点点撕尽,放入架上或盘中,最后送到冷藏车间包装。

板油要撕尽,肉尸不带小油,板油不带红肉,不得漏撕。

,右手把赘肉割下,并修去刀口血肉,看看是否有猪毛,碎皮杂质等,然后放入盘内或筐内,最后送到包装间包装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治理的淋巴主要指暴露出来的病变淋巴,如出血花脓肿大结合等病理变化,应该全部割除。

过磅打级:用铁钩拉住吊杆,用力将片肉拉至磅砣上,司磅员计下数据,铁钩应按规定消毒。

按现行标准分级,观察体型.,胆污、机损修理恰当。

1).表皮上的红斑点、伤痕、疤痕、擦伤、病变组织,一定要认真修理干净。

2).将猪胴体体表的毛燎好、刮净。

1).表皮上的红斑点、伤痕、疤痕、擦伤、病变组织,一定要认真修理干净。

2).将猪胴体体表的毛燎好、刮净。

胴体复验相对湿度:75-84% 排酸时间:12-24h排列方式:猪体朝同一个方向排放,肉体间距不得低于3—5min.对外标准:将体表速冷至0℃的胴体,迅速转入0℃-4℃的冷却排酸间,冷却排酸12h~24h,直至后腿深层中心温度达到7℃左右。

对内标准:迅速转入0-4℃的冷却排酸间,冷却一段时间,直至出库时,其后退深层温度达到7-8℃.天津标准:迅速转入0-4℃的冷却排酸间,冷却一段时间,直至出库时,其后腿深层温度达到16℃.2怎样鉴别注水猪肉2.1视检法。

表面有水淋淋的亮光。

正常的新鲜猪肉,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洁白,表面微干;注水后的猪肉,肌肉缺乏注水的猪肉发肿发胀,分割的注水猪肉湿而且软,肌肉表面色淡无正常肉粉红色泽但有水泽;视检内脏,看清内脏是否“水淋淋”,特别是在肝脏用刀作一切口,观察切面是否外翻,外翻严重者则是注水无疑。

有的心脏有明显的注水口。

2.2触检法,注水肉指压弹力较差,压痕恢复缓慢,注水多者压痕中可渗出水。

用手挤压注水猪肉会挤出水来,手感光滑湿润不粘手。

正常鲜猪肉手感滑腻粘手。

用刀切后,切面无水流出,冻肉的肌肉间无冰块残留;注水后的猪肉切面有水顺刀流出,如是冻肉,肌肉间还有冰块残留。

2.3剖检法,用刀将注水猪肉切开一长而深的刀口,过一会儿,可见切面有水的亮泽,切口处有水分渗出。

2.4纸片法。

用吸水性强的滤纸等纸片贴在鲜猪肉的新鲜切面上,纸片很快润湿,过一会,轻轻揭下纸片用火烧,若为注水肉纸片不易着火,点燃后火焰微弱。

未经注水的猪肉贴纸片后,纸片被油浸润,点燃时很快起火,火焰旺盛。

或者把一长条纸片插入新切的刀口内,纸片很快湿润到另一端者为注水肉,否则就不是。

2.5测水仪法。

目前肉类水份测定仪已研制成功.不少集贸市场已有应用。

用该仪器对宰后24小时内的鲜猪肉是否注水进行判定,结果比较准确。

2.6冷冻法,未注水的冷冻猪肉肉尸或分割好的肉块表面干燥,皱纹清晰、肌肉、脂防(板油、肥膘)表面干燥无光。

冷冻注水猪肉肉尸滚圆,肉尸或分割的肉块表面光滑无皱褶,肌肉、脂肪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冰敷在上面,稍加缓冻后,刚能切开时,用刀切开注水肉块,仔细观察切面会发现亮晶晶的冰渣。

正常冷冻猪肉缓化后只会见到极少量水,注水冷冻猪肉缓化后会流出大量水。

2.7加热法,将一小块(100g左右)注水猪肉切成片状,放入锅内翻炒,可立即炒出水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