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通信网络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计算机通信网络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通信工程本科课程计算机通信网络复习提纲与测试编写:2019-05-22(*此文档采用大字体,建议使用电脑观看*)Chapter Ⅰ·概述一、章节体系结构与要点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对“自主”的理解)* P1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资源共享、信息交流…… P2~4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从传输技术:广播式、点到点式 P12~13从覆盖范围: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P14~174、什么是协议、协议的作用* P235、什么是协议体系* P23垂直分层 P23、协议栈 P24、封装P25、解封P25、接口 P23、服务访问点(教案)、实体 P236、服务方式:面向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服务质量 P27(主要是特点和对比)7、服务与协议的关系* P308、OSI模型*七层结构和各层功能 P32~33互连设备:中继器 P231、桥P267、路由器P290(工作层次教案)9、OSI模型与TCP/IP模型*TCP/IP模型结构和各层功能 P35~36OSI与TCP/IP模型的关系 P37~41(教案有很好的总结)10、计算类型:数据传输速率、与距离有关的(传播)延迟、位长、封装的开销等有关的计算。

二、术语和定义1.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自主计算机的互联集合。

·自主(Autonomous):对等的行为模式(非主从式)。

·基本功能: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2.主机(Host):网络上实现网络应用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信源和信宿)节点(Node):实现通信功能的计算机或网络设备,实现寻路和转发功能信道(Channel):物理层数据传输经过的线路链路(Link):数据链路层数据传输经过的线路站点(Station):网络上的主机和节点3.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逻辑分类:资源子网、通信子网按传输距离分类:个域网(PAN)、局域网(LAN)、家庭网(HNET)、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互联网(Internet)、无线网。

·广播通信:由电台到用户的通信·广播式通信:局域网、无线网和总线型网络等一类计算机网络通信模式,由多台主机共享一条信道4.异步传输(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一次传输一个字符,每个字符之间有不确定的延时,用于网络状况较差的环境同步传输(Synchronous Transmission):一次传输一个数据块,用于信道质量较好的环境5.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FDM) ·时分多路(TDM)·波分多路(WDM)(光纤) ·码分多址(CDMA)(无线)6.无线网络(fixed wireless):表示接入网络无需网线移动计算(mobile wireless):表示可以随处使用网络(例如酒店网线),而不是固定在某处7.协议(Protocol):对等实体共同遵守的一组规则集,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表达方式(PDU格式)如:手机号码为3+8格式·语义:表达含义(符号含义)如:3表示区号,铃声是指提示·时序同步:完成过程如:网络时序图协议约定了对等实体之间如何进行通信。

8.协议体系·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协议栈(Protocol Stack):一个特定系统所使用的一组协议、利用各层SAP产生协议间的关联组合称为协议栈。

通过SAP,在协议栈中形成了多个功能序列,为上层应用提供了多种可选通信方法。

·封装(encapsulation):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公开接口·解封装:去掉传输过程中额外的添加信息·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对等实体之间交换数据形成,由头部(Header,本层实体的控制信息)和数据(Data)构成。

填充时从后往前填充,避免数据搬移。

注:PDU(N) = SDU(N - 1); SDU(N) = PDU(N + 1);SDU+Head = PDU 本层的PDU为下层的SDU·实体(Entity):执行协议和完成本层功能,可由硬件、软件实现,对等实体是指不同系统同层存在通信关系的实体。

注:不同系统同层之间的实体如果不同心则不构成对等实体。

实体之间的通信模式:有连接和无连接两种。

·服务(Service):某层向其上层提供的功能集合,下层为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上层为服务用户(Service User)。

服务数据单元(SDU)构成PDU 的数据字段,最终传递给对等实体 ·接口(Interface):上下层实体边界(交流地点)·服务访问点(SAP):n 层SAP 是n+1层可以访问n 层服务的地方(上层访问下层)。

每个实体对自己提供的SAP 进行编号以区分不同对应关系,实体通过SAP 联系上层(无需知道上层是谁)地址是同层实体之间用于区分网络设备的标示,注意区分地址和SAP 的区别·服务原语(Service Primitive):定义上层实体与下层实体的接口模型,提供上层实体使用下层服务 Req :Request ,请求 Ind :Indication ,指示 Resp :Response ,响应Conf:Confirm,证实·有证实服务:要求确认无证实服务:不确认·面向连接的服务建立连接->通信->拆除连接,可靠(不丢失不重复按序到达)·无连接服务直接发送报文,不事先通知·实通信与虚通信实通信:数据在线路上的传输过程(垂直过程)虚通信:对等层通信,数据经由下层转交(水平过程)·服务(Service):下层提供给上层的功能集合(垂直)协议(Protocol):对等实体之间通信共同遵守的规则集(水平)9.OSI七层模型各层概述:10.OSI/RM网络互联模型:“端系统(7)-中继系统(3)-端系统(7)”中继系统:·物理层采用中继器(RP Repeater)实现信号的再生与放大·数据链路层采用桥(Bridge)实现不同媒体的访问·网络层采用路由器(Router)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联11.TCP/IP模型OSI与TCP/IP的对比:·特点OSI:OSI更容易进行协议替换、OSI先有模型再有协议、OSI更倾向面向连接、通用性强,但是协议复杂,且忽视无连接服务和协议及计算机软件工作方式TCP/IP:先有协议、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实用性强,但通用性差、替换协议时产生影响较大三、测试1.系统具有X层结构,从最底层传出Y字节数据。

假设除了最底层外,每层需要封装M字节的Header,请计算开销比例(开销占总量的比例)。

2.假设一个报文分为10帧传输,误帧率为。

分别对以下两种重传策略,计算平均传输的帧数量。

(1)接收方对每一帧进行确认,并请求重传错误帧;(2)接收方接收完全部帧以后确认,并请求全部重发。

3.一个人的速度假设为18km/h,他身上有24GB的信息。

请问在什么距离范围内,人的数据传输速率能够超过150Mbps的WiFi网络4.假设某组网采用广播式,共有n台主机,每台主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访问信道的概率为p。

求因冲突被浪费的时间占比。

v1.0 可编辑可修改5.一幅图像的分辨率为1024 × 768,每个像素3 Bytes。

通过56 kbps的调制解调器传输这张图像需要多长时间通过10 Mbps的以太网呢6.请解释互联网和互连网的区别。

7.写出以下协议对应的网络类型。

①②Chapter 2 ·物理层一、章节体系结构与要点1、物理层功能* P762、傅立叶级数与数据传输速率的限制(不要求傅立叶级数公式及推导)P72~73 教案3、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公式(要求公式和计算)* P754、传输介质:分类、特点(带宽、距离、应用特点等)* P755、电话系统:结构:(本地回路、交换局、干线)P100干线上的多路复用技术(分类:FDM、TDM、SDH等)P115~1176、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原理、特点、对比)* P123~1267、物理层接口的基本类型及四大特性(教案)8、计算类型:与采样、编码有关的波特率、采样速率、数据传输速率。

与复用技术有关数据传输速率,与交换技术有关的延迟等。

二、术语和定义1.物理层(Physical)·服务:提供Bit Stream传输·协议:物理接口四大特性①机械②电器③功能④规程特性2.数据传输速率的傅立叶级数分析:3.奈奎斯特(Nyquist)定律(无噪声信道):(单位:bit/s)其中,B为带宽,V为信号电平级数量(如果是二进制信号,则V=2,log2V表示一个信号变化可以表示多少位数据的变化)。

可以通过提高编码效率,在有限的带宽中多传数据,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4.香农(Shannon)定理(随机噪声信道)(单位:bit/s)其中,S/N为SNR(信噪比)。

要提高信道速率,在无噪声信道中不能无限制增加信号数量(接收方难以区别细微差别信号),在有噪声信道中不能无限制增加带宽(噪声能量与信道带宽成正比)。

由上可以得到数据在信道的传输速率受·带宽·编码效率·SNR的影响。

5.物理层参数:·Bit Rate(比特速率)·Transmission Time(传输时间): 从开始发送到发送完毕的时间。

(将N bit送上信道所需的时间)设传输速率为R,则传输时间:·Transmission Delay(传播延迟):从开始发送到开始接收的时间。

信号在信道上的传输时间设信道长D,信号传播速度为V,则从开始传输到接收完毕所花的时间为图解法示意如下:·Bit Error Rate(误比特率BER):bit出错的概率6.传输介质·双绞线:一股四对八根,一对线单向信道,两对线双向传输,分为UTP 和STP(屏蔽双绞线,外加金属抗干扰),特征抗阻100Ω,传输距离<100m,成本低且安装维护简单,多用于星型组网。

典型带宽与传输速率:1类STP:10M/100M以太网;3类UTP: 10Mbps;5类UTP:10M/100Mbps·同轴电缆:成本低,安装维护难基带同轴电缆:50Ω,典型带宽:10Mbps,传输距离500m~2km宽带同轴电缆:75Ω,典型带宽:几十Mbps,传输距离几十km·光纤(单向):单模光纤速率高、传播远(10Gbps,100 km)多模光纤速率低、传播近(100 Mbps,2km)注:光纤传输速率受光电转换频率的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