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将军列传》字词句复习及检测

《李将军列传》字词句复习及检测

《李将军列传》班级学号姓名一、重点字词1.广家世世受.射【通“授”,传授】2.用.善骑射【因为】3.广从.弟李蔡亦为郎(注音+解释)【zòng 堂房亲戚】4.秩.八百石【俸禄】5.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统帅,部署;训练】6.皆惊,上山陈.【同“阵”,布阵】7.即.有急,奈何【假使】8.领属..护军将军【属某人所统领】9.睨.其旁一胡儿骑善马【斜视】10.得李广必生致.之【送达】11.广暂.腾而上胡儿马【突然】12.吏当.广所失亡多【判决】13.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摒除人事而居于山野】14.居无何..【不多久】15.后韩将军徙.右北平【迁调】16.广居.右北平【驻守】17.中石没镞.【箭头】18.广讷.口少言【说话迟钝】19.见敌急.【急迫,逼近】20.乃自以.精兵走.之【率领;奔向,趋向】21.东道少.回远【稍,略】22.其势不屯行..【屯结行进】23.今乃一得当.单于【抵挡】24.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暗中】25.数奇..【运数不好】26.固.自辞.于大将军【坚决;推辞】27.急诣.部【到】28.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辞别】29.愠怒而就.部【前往】30.军亡导,或.失道【同“惑”】31.后.大将军【后于】32.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穿越】33.广已.见大将军【……之后】34.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送给】35.因问广、食其失道..状【迷路】36.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复杂的情况】37.大将军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听审受质】38.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同……交战】39.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走;迂回绕远的路】40.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回复】41.无.老壮皆为垂涕【无论】42.其.李将军之谓也【大概】43.悛悛..如鄙人【同“恂恂”,诚恳的样子】44.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确实;被信任】4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路】46.可以谕.大也【比喻】二、重点句子(口头翻译)1.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2.于是至汉,汉下广吏。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3.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4.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5.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

6.顷之,家居数岁。

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

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

还至霸陵亭,……止广宿亭下。

7.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8.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9.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专以射为戏,竟死。

10.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11.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12.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13.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14.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15.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16.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李将军列传》检测班级学号姓名一、解释加点字。

1.广从.弟李蔡亦为郎(注音+解释)【】2.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3.皆惊,上山陈.【】4.即.有急,奈何【】5.得李广必生致.之【】6.吏当.广所失亡多【】7.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8.广居.右北平【】9.广讷.口少言【】10.乃自以精兵走.之【】11.其势不屯行..【】12.今乃一得当.单于【】13.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14.数奇..【】15.固.自辞.于大将军【】16.愠怒而就.部【】17.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18.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19.大将军急责广之幕府对簿..【】20.悛悛..如鄙人【】21.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二、翻译句子。

1.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2.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3.顷之,家居数岁。

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

4.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专以射为戏,竟死。

5.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李将军列传》检测试题班级学号姓名一、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同(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3)行十余里,广详死同(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8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将:带领B. 杀其二人,生得一人生:活捉C. 吾去大军数十里去:距离、离开D.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从:跟从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①是.必射雕者也B. ①未到匈奴陈二里所.②是.时会暮②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C. ①杀其.二人,生得一人D. ①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②李广乃归其.大军②大军不知广所之.4、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②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③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④今如此以百骑走.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5、下列句子中,“会”的用法与“会遭此祸”的“会”相同的一组是()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会天大雨③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④会征促织⑤会不相从许⑥俱会大道口⑦会其怒A. ①④⑥B. ②⑤⑥⑦C. ①③⑤D. ②④⑦6、下列句式与“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相同的一项是()A. 石之铿然有声者B. 磔磔云霄间C.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D. 古之人不余欺也7、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

B. 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

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

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人。

C. 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被李广止住。

D. 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

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必射雕者也。

(2)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3)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4)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答案一(1)尝同常(2)陈同阵(3)详同佯(4)幕同漠2 D(接应)3. A4. D5. D6. B7. D (据文中“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不符合文意)8. (1)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

(2)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

(3)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4)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