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法基础知识(第一讲)

统计法基础知识(第一讲)


• 编制新的统计调查方案,必须事先试 点或者征求有关地方、部门和基层单 位的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保证切 实可行,注重调查效益。 • 统计调查需要的人员和经费应当有保 证。
第三节 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 • 一、统计调查制度 制定统计调查制度 应当遵 循法定程序。
统计调查制度
国家
部门
地方
国家统计局 制定
• 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 经常性调查
• 根据调查范围不同
• •
• 根据调查登记时间不同
• • • 一次性调查 义务性调查 自愿性调查
• 根据调查对象法定义务不同
根据调查组织实施主体的不同
政府统计调查
民间统计调查
国家
部门
地方
涉外调查
第二节 统计调查项目
• 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在一定时期为实现 特定统计调查目的而组织实施的统计 调查。
第五节 统计调查证件
统 计 调 查 证 件 的 种 类 统计调查证 临时调查证 工作证 普查员证和普查指导员证
• 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意义
• 持有统计调查证件人员的法律责任
再 见
发布形式
主席令 国务院令 人大公告 首长令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政府规章
各层次的法律效力等级不同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政府规章
统计法的表现形式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规章
四、统计法的作用
• (一)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 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 • (二)规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种经 济组织以及公民在统计活动中的行为, 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 。
统院有 关部门制定
部门
部门制定 系统内 (备案) 系统外 (审批)
地方
地方统计局 和有关部门 制定
国务院备 案
国务院审批
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 省级人民政府 统计机构审批; 同级人民政府
• 违法调查大量发生
鞍山市2004年对107家企业进行了调查, 各企业填报的报表总数519种。除国家、 省统计局制定的105种外,国家各部委、 省各主管局、市直各部门制发了414种, 占报表总数的79.8%,60%以上未审批 或备案,其中市直各部门制发的128种, 只有13种经市统计局批准。
根据调查组织实施主体的不同
政府统计调查
民间统计调查
国家
部门
地方
涉外调查
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
• • • • • • • 调查目的 调查内容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调查组织方式 调查表式 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等
统计调查制度的法律效力
• 统计调查制度一经审批或者备案,即 成为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的法定依据, 非经批准,不得变更
(三)政府统计的合法性 原则
合法性原则 主要包括
有赖于法律保障 受到法律的约束
• 依法统计,一方 面要强调依法保 障政府统计活动 的正常开展,另 一方面更重要的 是要规范、制约 (政府机构)统 计调查权和统计 管理权的行使。
二、统计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统计法的概念
(二)统计法的特点
统计法的调整对象及其法律特性
业务主管部门 制定
地方政府统计 机构制定
• 第六条 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 导人领导和监督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 其他有关人员执行本法和统计制度。 • 第七条 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 导人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和 统计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自行修 改。 • 第八条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实行工作 责任制,依照本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 如实提供统计资料,准确及时完成统计 工作任务,保守国家秘密。
法律规定的不足是导致报表多乱 的重要原因
“宽”——制定主体多,且存在“自 己制定、自己审批的问题” “松”——审批标准、程序不严 “软”——缺乏法律责任 存在分类不科学、分类缺乏法律意义 的问题
编制统计调查项目的原则
• 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地方 统计调查应对明确分工,互相衔接; • 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不得与 国家统计调查重复、矛盾,在已经批 准实施的各种统计调查中能够搜集到 资料的,不得重复调查。 •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综合协调部 门需要的统计资料,应当从本机人民
二、统计标准的概念及主 要内容
• • • • • • (一)统计标准的概念 (二)指标涵义 (三)计算方法 (四)分类目录 (五)调查表式 (六)统计编码
三、统计标准的分类
统 计 标 准 的 分 类
国家统计标准
全国范围内强制执行
部门统计标准
部门范围内容强制执行
其他统计标准
补充性
第四节 统计调查方法
五、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 享原则
统计信息属于公共产品 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
《官方统计的基本原则》的第一项规定: “官方统计是一个民主社会信息系统 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官方统计机 构应公正地收集和提供具有实际用途 的官方统计,让公民行使获得公共信 息的权利。”
应建立定期公布统计资料的制度
第三节 统计管理体制
一、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发 展演变
二、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 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我国统计法制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前的统计法制发展情况 • 二、新中国统计法制发展 概况
• (一)统计立法工作 • (二)统计执法工作 • (三)统计法制宣传工作
第二章 统计调查管理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分类
•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 统计数据的及时性 ①统计调查对象要依法申报统计资料 ②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要依法履行职责, 完成统计工作任务,保证数据质量 ③赋予统计人员一定的职权,以保证及 时获得真实、完整的统计资料。
第二节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 一、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 则
• 二、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 原则
统计法基础知识
江苏省统计教育中心
第一章
统计法基本问题
第一节 统计法概述
一、统计、政府统计与统计法
(一)统计的基本涵义
统计
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
统计学
(二)政府统计的概念、职 能和任务
概念:国家设立特定的机构专门负责 经济和社会的统计工作,为人们提供 关于一个国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重 要的数量化信息。这就是所谓的政府 统计。
• 统计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政府统计活动 中形成的各种关系。 • 《统计法》中,除第12条、第29条等少数 条款外,都是指政府统计。 • 第32条明确规定,民间统计调查活动的管 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三、统计法的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法律
立法主体
全国人大 国务院 省、省会城市、特 区市和较大市人大 省、省会城市、特 区市和较大市政府, 国务院各部门
一、普查 二、抽样调查 三、全面定期统计报表
(一)全面定期统计报表的概念及实施步骤 (二)合法统计调查表的要求
四、重点调查
• 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 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 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 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 人口普查、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 一次, 分别在尾数逢0和6的年份实施。经济 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尾数逢3 和8的年份实施。
• 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搜集;确实需要直 接进行统计调查的,应当编制统计调查计划 和统计调查方案,依照《统计法》及其实施 细则的有关规定,经批准后实施。 •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或者行政记录可以满足 需要的,不得制发全面统计调查表;一次性 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进行经常性 统计调查;按年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 不得按季统计调查;按季统计调查可以满足 需要的,不得按月统计调查;月一下的进度 统计调查必须从严控制。
• 三、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 义务原则
四、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 法权益原则
依法保守秘密(统计法第15条)
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 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 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
存在的问题
– 存在重大缺陷 – 缺乏法律责任
•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制定的《官方统计 的基本原则》第六项规定:“统计机 构为统计汇编所搜集的个人数据,不 管是涉及自然人还是法人,都应严格 保密,而且只能用于统计上的目 的。”
政府统计 的基本特征
实施主体 的特定性
严格依 法进行
具有 强制性
调查结果 的公共性
主要是 政府机关
严格依法 设定和实施
义务性 无偿性
成果社会 共享性
• 职能:政府统计承担着对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 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实行统计监督的重要职能。经过多年 的发展,我国政府统计已具备了信息、 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 。 • 任务:(1)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 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2)提 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3)实 行统计监督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