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统计法基础知识

2015统计法基础知识

统计法基础知识1.我国现行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行政规范)2.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的方式包括(召开新闻发布会、出版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统计公报、发布统计月报)3.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的统计调查对象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个体工商户、个人)4.民间统计调查的特点有(自愿性、盈利性)5.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在审查相关材料后,认为申请人不符合法定条件,应当(作出不授予统计从业资格的书面决定、说明理由、告知申请人享有执行行政复议的权利、告知申请人享有申请行政诉讼的权利)6.《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7.衣领统计行政诉讼的具体行为有(统计执法机关的行政处罚行为、统计执法机关不作为行为、统计执法机关的其它具体行政行为)8.引起统计违法行为的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违反统计法律规定)9.统计违法行为的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违反统计法律法规)10.立案查处统计违法案件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有明确的行为人、违法情节较重、应追究法律责任、属于管辖范围内)11.我国政府通缉的基本任务是(A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B童工统计资料C提供统计咨询意见D实行统计监督)12.我国统计调查项目包括(国家、部门、地方统计调查项目)13.统计资料公布的程序主要包括(核定、审批、备案)14.某公司统计报送企业年产值拘束是,多报,市统计局可以(对该公司予以通报批评、对该公司予以罚款、对该公司予以警告)15.下属可能引起统计行政诉讼的行为有(统计执法机关的行政处罚行为、统计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不作为行为、统计执法机关的其它具体行政行为)16.统计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法如实提供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不得(隐匿、篡改、毁弃、拒绝)17.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主要表现为(同意调查对象报送的资料受法律保护、对非法定统计与吴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尽可能减轻统计调查的负担)18.对政府统计的强制性行为(ABCDE)19.根据统计法的规定,有权对统计执法情况实施监督,并有权查出统计违法行为的机关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检察机关、国家统计局及排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20.政府统计具有的功能是(信息、咨询、监督)21.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条查项目、住处予以批准的书面决定,并公布。

审查时,影单审查调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22.统计机构和人员对什么资料有保密义务(属于国家、个人、商业、调查中活的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23.定期公布统计资料要求包括(发布统计资料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在载体应该是公开的、在载体应该是大众的、载体应该是官方的)24.统计人员有权(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统计资料、要求有关人员依照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向统计调查对象提出问题,询问与统一有关的情况)25.下列统计行政处罚的的种类有(罚款、警告)26.统计行政处罚遵循的原则包括(法定原则、公正、公开的原则、过罚相当原则)27.政府统计是指国家机关依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提供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提供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28.《统计法》明确要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不得(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迟报拒保统计资料)29.根据《统计法》的规定,我国目前的统计标准有(国家统计标准、部门统计标准)30.统计人员进行政府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的合法统计调查证件有(统计调查证、临时统计调查证、工作证、普查员证和普查指导员证)31.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在统计活动中违反了(统计法、统计调查制度)32.统计监督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33.违反《统计法》规定,有可能构成犯罪并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的的行为包括(打击报复统计人员、泄露国家秘密、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泄露调查对象个人信息、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34.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有(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统计机构依法履行义务原则、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保障统计法信息社会共享原则)35.统计法关于统计机构的设立有如下规定(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36.统计法第21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37.(×)政府统计调查不具备强制性,调查对象可自愿接受。

38.(√)对于未表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备案文号、有效期限导标志的报表,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39.(√)我国政府统计机构包括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门统计机构40.(×)行政处分只适用于国家机关人员,不适用于任何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内人员41.(×)某企业在填报统计报表时,瞒报营业利润且数额较大,但并未少缴所得税款,因此该企业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42.(×)统计信息社会共享,是指统计调查者收到的统计资料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43.(√)统计工作的统一性必须从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标准方面予以规范和保障4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这些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45.(×)统计行政复议以引起行政争议的抽象统计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46.(√)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人在普查中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47.(×)统计执法检查方式按不同标准有不同分类,根据检查在时间上的不同,可分为定期检查、临时检查和单独检查48.(×)对于单个统计调查对象的资料,着急要不列出该统计调查对象的名称,即可对外公布49.(×)在规定期限之后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不属于拒绝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违法行为50.(√)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对统计执法情况下进行检察监督时,检察监督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出示执法证件,未出示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检查51.(×)所有的听证都是公开举行的,这一程序的运用可防止执法人员的主观臆断,滥用职权52.(√)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的基本特点是“与事实情况不一致”53.(√)国家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评聘制度,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性54.(×)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分别制定或共同制定55.(×)在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比照或类推的方法对统计调查对象进行统计行政处罚56.(×)对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或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可以不必参加统计继续教育57.(√)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程序主要有申请、受理、审查与决定等58.(×)统计违法行为是指公民在统计活动中违法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对统计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形成侵害行为59.(√)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主体是特定的,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及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统计人员60.(√)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和统计违法为基础分两种形式61.(×)忠诚统计,乐于奉献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62.(√)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的统计资料,应当经本部门或本单位统计负责人或单位负责人审查、复核,并签署或盖章后才能向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上报63.(√)统计调查根据调查组织实施主体不同,分为政府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64.(×)当事人对所受处分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65.(×)对国家统计局排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统一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查处66.(×)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统计机构组织领导的统计调查对象都应积极参与,接受调查67.(√)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应积极参加政府统计机构组织的继续教育68.(√)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地统计法规范,始见于中华民国69.(×)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采取的基础方式是统计报表70.(×)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承办机关是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71.(√)1996年和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对《统计法》进行两次修改72.(√)县统计局拟对某企业处以较大数额的罚款,如果该企业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听证申请,则不用举行听证73.(×)统计人员在进行统计调查时,经调查对象要求可出示工作证件74.(×)行为人在统计活动中虽然没有主观上的过错,但却造成了客观上的危害后果,其行为也可以被认定未统计违法行为75.(×)统计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行为所应承担法律后果76.(×)统计法规定,调查对象不得提供不真实、不系统的统计资料77.(√)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是统计行政规章78.(×)地市级人民政府都有权制定发布统计行政规章,在本地区实施79.(×)地方性统计法规的内容不得与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定的统计规章相抵触80.(×)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经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8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是指为了收集和了解全国性的基本情况,仅有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调查项目82.(×)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出示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工作证件83.(√)属于秘密的统计资料,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当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变更84.(√)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统计资料管理制度85.(×)铁道部组织的旅客客运情况调查期调查应由国家统计局负责86.(×)统计专业职务分为总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统计员五种87.(√)对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试行统计继续教育88.(×)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收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对认为错误的统计资料要予以修正89.(√)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收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90.(×)统计违法行为必须是行为人故意违法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91.(×)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机关人员,不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的工作人员92.(×)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统计行为是统计违法行为93.(√)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的基本特点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94.(√)统计检查监督是使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依法统计,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95.(√)统计行政复议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层级监督的活动96.(×)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必须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申请复议97.(×)为了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政府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全部统计资料应及时的向社会公开98.(×)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主要对调查项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99.(√)泄露调查对象的商业机密,是指自泄露了调查对象采取保密措施,不为公众所知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