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案
七、米部的写法
类
粉
粟
8课
亲所好 亲所恶
力为具 谨为去
父母亲所喜欢的东西,要尽力为他们准 备好;父母亲所讨厌的东西,要小心为他 们拿掉。
小故事有感悟
郯子是古代的一位大孝子,对父母特别孝顺。 父母的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眼睛也看不见东 西了。郯子听说鹿乳对恢复视力有好处,他决 定想方设法取得鹿乳。郯子来到山上,却无法 靠近鹿群。于是,郯子买了一张鹿皮,披在身 上混进了鹿群中。郯子的耐心获得了回报,终 于有一天,他得到了鹿乳。经过一段时期的治 疗,郯子父母的眼疾被治好了,身体也一天天 强壮起来。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也传遍了天 下。
小故事促思考
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 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 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 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 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 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
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 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 的不够?
二、耳字旁的写法:
十、女部的写法
奴
11课
亲有过 怡吾色
谏使更 柔吾声
母亲有过错,要耐心劝说,让他们改正; 规劝时要和颜悦色,说话要轻声细语。
小故事懂道理
春秋时,有个叫孙元觉的孩子,十分孝顺长辈, 可他的父亲对祖父极不孝顺。有一天,父亲要 把病弱的祖父扔到深山里去。孙觉元哭着跪倒 在父亲面前,恳求他不要这样做。可是父亲却 哄骗他:“爷爷年老了,年老不死会变成妖怪 的。”来到了山里,父亲把爷爷放下就要离开。 孙元觉一声不吭地背起抬爷爷的竹筐,父亲不 明白他的意思,孙元觉说:“等到你老了,就 能用上它了。”父亲一听,大吃一惊,最终改 变了主意,又把爷爷接回了家。
国学经典:
弟 子 规 教 案
第一课:
国学教育的认识
第二课: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第三课: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第四课: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第五课: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第六课: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第七课: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第八课: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第九课: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第十课: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第11课: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第12课: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五、日部的写法
早
昨
香
6课
事虽小 苟擅为
勿擅为 子道亏
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不要随随便便地处 理了,如果很草率地处理了这很小的事情, 你的道义就会有所亏失。 事情即使很小,也不要由着性子胡来,如 果胡来的话,你的道德品质就会出毛病。
小故事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死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 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他写下了一封 信来教育他。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 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是说, 不要认为这件事情小,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好 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后 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还没有大的失 误。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 自己,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
十一、王部的写法
环
呈
望
12课
谏不入 号泣随
悦复谏 挞无怨
你的劝说父母听不进去,那就等父母高兴 时再劝,要哭叫着规劝;父母生气了,抽 打你一顿,也要毫无怨言。
小故事懂道理
闵子骞小时候经常受继母的虐待。有一年 冬天,闵子骞兄弟俩随父亲外出。一跃上,闵 子骞一个劲地喊冷,弟弟却直说热。父亲见子 骞穿的棉衣比小儿子的还要厚,以为子骞撒谎, 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棉衣抽破了,露出了散 乱的芦花,父亲明白了真相,要把继母赶走。 闵子骞哀求父亲说:“现在只有我一人受冻, 母亲走了,我们兄弟三人都会孤单。”父亲最 终打消了赶走继母的念头。。
十二、虫部的写法
虹
13课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要自己先尝,看看是 不是太苦、太烫;父母亲病倒在床上,要 日夜护理,不离开他们的身边。
小故事会感恩
汉朝时,汉文帝虽然贵为皇帝,却很孝 顺自己母亲。每天不管公务多忙,他都要 去母亲房间请安。有一次,文帝的母亲病 了,汉文帝日夜精心服侍,一步也不曾离 开母亲床前,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而且 每天母亲吃药时,他都要亲口尝尝,唯恐 太苦、太烫。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 子。但汉文帝侍奉母亲却长达三年之久, 他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四、山部的写法
岁
峡
岳
5课
出必告 居有常
反必面 业无变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 居住的地方要固定,工作也不要随意变动。
小故事有感悟
聂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大侠士,很孝顺自己 的母亲。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一起生活。聂 政因为是一个有名的侠士,所以常有人请他出 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但是,为了不让母亲 担心,所以遇到危险的事,聂政总是刻意回避, 能在家陪母亲就尽是在家陪母亲。几年后,聂 政的母亲去世了,安葬了母亲后,聂政离开了 家,替朋友行侠仗义去了。这次出门后,因为 无牵无挂,聂政再也没有回来,他死在外地了。
十五、广字头、厂字头、病字头
厅
庄
病
(一)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 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横、短横。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 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 稍按一下笔,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人们 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 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 竖、撇的起笔较重,点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 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 稍重,然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撇、挑 都要出尖。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 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 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 写准确。
九、火部的写法
灯
灵
10课
亲爱我 亲憎我
孝何难 孝方贤
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父母 亲不喜欢我,我还是要孝顺他们,这才是 最可贵的。
小故事 话感恩
王祥是晋朝人,他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取了继 母。继母对王祥很苛刻,但王祥从不忌恨,仍 然对她很孝顺。继母生病了,他总是伺候在旁。 有一年冬天,王祥的继母病了,想吃鲜活的鲤 鱼。大冬天的,哪里能捕鱼呢?但王祥还是来 到了河边,河上已经结冰了。为了能捉到活鱼, 王祥竟然脱掉衣服卧在冰上用体温化开冰捕鱼。 真巧,两条鲤鱼一跃而出。他不知有多高兴. 王祥的孝行感动了继母,以后,继母对他也格 外关心起来。
六、土部的写法
寺
场
尘
7课
物虽小 苟私藏
勿私藏 亲心伤
东西虽小,也不能偷偷私藏起来;如果私 自藏东西,父母会感到伤心。
小故事大道理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人 品极好。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 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没 想到,母亲却把鱼原封不动地让人退回去,并 且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是国家的官 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虽然只 是一坛腌鱼,但也是为政不廉啊!”陶侃深深 记住了母亲的教导,从此他勤政为民,两袖清 风,最终成为了晋朝著名的清官。
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 父亲倒一杯水。 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
三、木字旁的写法
查
村
集
4课
冬则温 晨则省
夏则清 昏则定
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 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 晚上要伺候父母睡下。
小故事有感悟
东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去世后他 和父亲相依为命。黄香虽然很小,但却知道孝敬 父亲。夏天,酷暑难耐,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 入睡,黄香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 冬天,天寒地冻,黄香每天先钻到父亲冰凉的床 上,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黄香小 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 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
八、目部与月部的写法
盯
肌
肯
9课
身有伤 德有伤
贻亲忧 贻亲羞
要爱惜身体,遵守道德。身体有了伤痛, 会让父母担心;道德出了毛病,会让父母 亲丢丑。
小故事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带领军队来到国 都,废掉了皇帝刘辨,另立刘协为傀儡皇帝, 并从此独揽朝政。董卓专权期间,对朝廷中的 大臣肆意杀戮,对天下的百姓任意欺凌。结果, 他的暴行引起了人们的愤怒,朝臣王允等人联 合起来利用美人计一举将他除掉。董卓的恶行 使其家庭也受到了牵连,连年迈的父母也因此 受到株连,当时他的母亲已经90我岁了,也被 依法处死。实在是可悲啊!
第13课: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第14课: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第15课:祭尽成 事死者 如事生
第一课:国学教育的认识
《弟子规》是学生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 面的书。
学习古代的礼节——鞠躬
双手放在裤线 的两旁,低下 头同时把腰轻 轻的弯下去, 正确的姿势看 到自己的脚面。 手臂自然下垂。 有的表示诚意 鞠躬到90度。
十三、框形结构
闪
同
国
14课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父母死了,要守丧三年。有孝心的,提起 父母会难过哭泣。三年中,夫妻不同居, 不喝酒吃肉。
小故事会感恩
蔡邕小时候非常孝顺母亲。母亲得病长卧不 起,蔡邕心中非常难过,总是在母亲床前殷勤 服侍,而且为母亲洗马桶不厌其烦。看到母亲 将不久于人世,蔡邕无心学习了,连衣服也不 换洗,整天坐在母亲床前,直到她永远闭上了 眼睛。埋葬母亲之后,蔡邕哭倒于坟前不愿回 家。一帝做事的仆人见此情境,莫不潸然涕泣。 之后,他叫仆人在坟墓旁搭个小房子,他住在 那里,继续守墓,以表爱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