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刚石石墨和C60(公开课)资料

金刚石石墨和C60(公开课)资料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1、碳单质有___金_刚_石___,___石_墨_____ 和C60分子,它们都由__碳__元素组 成。
答:不同,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它们的物理性质是否相同?为
什么不同?
+6 2 4
3、下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 .金刚石可作钻探机钻头,石墨可作电极、润
3、时间:4分钟
1、常见的碳的单质有哪些? 2、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3、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相差大的原 因? 4、木炭、活性炭、碳60的性质和用途? 5、人造金刚石的方法?发生的是物理变 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 高贵华丽的碳单质
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金刚石吗? 它有什么特性?
木炭和活性炭都是由石墨的 微小晶粒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右图所示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什么性质?
电 子显微 镜下看 到的木 炭结构
讨论:你认为吸附的 过程是物理变化, 还是化学变化呢? 你的根据是什么?
一、碳的单结质 构
用活途性炭的用途
木炭的用途







吸收一箱些食品和工业 产品的去味色素、吸收有 异味的剂物质
良好的导电性
滑腻
用途 铅笔芯
电极 润滑剂
一、碳的单质
铅笔里含铅(Pb)吗? 铅笔是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的。
用6 B铅笔作的素描画
一、碳的单质
石墨能作电极
因为石墨 具有良好的导 电性。
自行车淋雨后,车锁常会出现不易打开的现 象。如果在锁内注油润滑,开锁能后换的成钥铅匙笔上芯沾吗满? 油污,不便携带。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3、捕捉、预标:粗读教材(包括课后习题),捕捉教 材中的重点和疑点,用铅笔进行标注。(重点句子:
用“﹏ ”标注,重点词语用○圈起来,疑点用“?”
进行标注。)
4、展示交流:前2分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后3分钟
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1、要求:精读教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完成教材中的填空和下列思考题。
2、标注:对所确定的重要知识点再次进 行标注。(用红色笔)
水,是生命之源!
古代字画
重要档案
❖这是一幅古代画家用墨画成的一幅山水画,它能够保存 至今仍不变色,为什么?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 2、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用途。 3、理解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1、浏览内容:P104-107。
2、浏览时间:6分钟。
5、1999年,曾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 这
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的石墨,它 们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造成设备短路而 停电。试解释这是为什么。
6、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 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有什么现象发生, 为什么?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单质 会不断发现,碳单质的用途也将不 断扩大。




吸附能力比木炭强、吸
性炭高性能木炭填充的枕头附色毒制气白、糖制糖工业里脱
食品脱色
一、碳的单质
物质炭黑
用炼钢途铁用的焦炭
炭黑
制造墨、油墨、油漆、鞋油 和颜料,还可以增加轮胎制 品的耐磨性。
焦炭
冶炼金属
一、碳的单质
4.C60—— 神奇的碳单质分子
请 说出图 文中给 出的信 息。
C60 的分子结构
此处用石墨作电刷,这 是利用了石墨的哪些性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
石墨
无色透明
深灰色鳞片状固体
正八面体状晶体
钻石王冠
光泽 硬度 导电性
加工琢磨后 有夺目光泽 自然界最硬物质

略有金属光泽 最软矿物质之一
良好
工业石墨
用途
钻头、切刀、刻刀、电极、铅笔芯、润
装饰品等
滑剂等
一、碳的单质 3.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滑剂,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B .木炭使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褪色是物理变化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别的原因
是因为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排列不同
D .科学家发现一种组成为C60的物质,它是一种
新型化合物。 4、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
的( C ) A .混合物 B .单质 C .化合物 D.纯净物
再 见
性质
用途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 状的固体,折光率2.42,具 有强色散性。
经仔细琢磨后,成为装 饰品——钻石。
划玻璃、切割大理石、 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物质。 加工坚硬的金属,装在钻探
机的钻头钻凿坚硬的岩层。
一、碳的单质
2.石墨—— 平凡多能的碳单质
性质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
透明的细磷片状固体; 很软
⒈ C60是分子。 ⒉ 每个C60的分子是由60个
碳原子构成。
⒊ C60分子的结构形似足球。
一、碳的单质
⒈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 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如: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等都是由碳元 素组成的单质。 ⒉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吸附过程是物理变化. 3.物质的一切外在表现都是由其内在因素决 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