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一.腾讯的概述及发展简史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成立十年多以来,腾讯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产品。
1998年11月12曰,马化腾和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张志东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
QQ为中国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即时通讯软件,其服务提供商腾讯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通讯应用软件服务商,目前其注册用户超过10亿,活跃用户超过6亿。
1998年11月,腾讯公司成立,推出无线互联网寻呼解决方案。
1999年2月10日,腾讯公司即时通信服务开通,正式推出QQ99 b0210,与无线寻呼、GSM短消息、IP电话网互联,从那一天起,QQ开始改变着国人的沟通方式。
同年11月QQ 用户注册数突破100万。
2000年4月,QQ用户注册数达500万。
5月28日《人民日报》报导:5月27晚20:43分,QQ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十万大关。
6月Q注册用户数再破千万。
2002年3月,QQ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
2003年8月推出的“QQ游戏”再度引领互联网娱乐体验。
同年9月QQ用户注册数升到2亿。
2004年4月QQ注册用户数再创高峰,突破3亿大关。
5月,位居“2003年深圳软件企业百强”排行榜第四,6月16日是值得腾讯骄傲的时刻,在香港主板上,股票代号为700HK 的新股正式亮相,全称为腾讯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imited)的股市新军。
2005年2月16日,腾讯QQ的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了1000万。
2005年10月27日,QQ2005正式版在北京发布,“丰富”、“安全”、“交流”、“个性”、“整合”、“文化”六大特色功能,再次成为国内即时通讯产品发展的风向标。
2006年11月16日推出超级旋风。
2006年12月7日推出QQ医生。
2007年7月24日推出QQ日历。
2007年11月20日推出QQ拼音输入法。
2008年腾讯用户达4.3亿。
2010年3月5日,19时52分58秒,腾讯公司宣布QQ同时在线用户数首次突破1亿。
从腾讯发展史看腾讯的成功之处2011年7月7日,腾讯公司决定斥8.9亿港元投资金山软件。
二.腾讯创新的成功这里说先解释一下,知道一点网络的同学可能会觉得腾讯和创新应该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它的大多数产品都不是自己的原创。
但是请大家先听完以下的内容再来考虑一下腾讯是不是在创新。
首先,腾讯QQ的创新1997年,马化腾接触到了ICQ并成为它的用户,他亲身感受到了ICQ的魅力,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一是英文界面,二是在使用操作上有相当的难度,这使得ICQ在国内使用的虽然也比较广,但始终不是特别普及,大多限于"网虫"级的高手里。
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一开始想的是开发一个中文ICQ的软件,然后把它卖给有实力的企业,腾讯当时并没有想过自己经营需要投入巨大资金而又挣不了钱的中文ICQ。
当时是因为一家大企业有意投入较大资金到中文ICQ领域,腾讯也写了项目建设书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开发设计OICQ,到投标的时候,腾讯公司没有中标,结果腾讯决定自己做OICQ。
要知道,当时腾讯给OICQ标的价格才仅仅为三十多万而已。
到后来腾讯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马化腾十分合时宜的说,"我们需要自己的中文网络软件,我们需要自己的ICQ!"。
中国第一个OICQ的诞生本来就是一种创新。
其次,腾讯创新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学习性创新(1998~2004)QQ正式推出于1999年,腾讯的创新理念渗透到了早期的产品之中,比如离线消息、QQ群、魔法表情、移动QQ、炫铃等。
创新的产品与技术成就了QQ庞大的用户群,成为稳固整个腾讯体系的支点。
第二个阶段,整合创新(2004~2006)2004年腾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同时建立了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
第三个阶段,战略创新(2006~未来)腾讯的目标是为全中国的用户提供在线生活,希望这种在线生活能像水和电一样的成为大家每天使用的服务。
最后,经营管理的创新2000年8月,腾讯同广东移动合作,从而使腾讯扭亏为盈,度过难关。
以移动QQ为首的一系列无线服务,给腾讯和中移动带来了大量的收入,使得腾讯得以腾飞。
可是好景不长,在中移动打造价值产业链的过程中,中移动瞄准了移动IM的巨大市场,推出了自己的IM产品:飞信。
这对腾讯是极大的冲击。
因此,腾讯很快调整了营销模式,逐渐摆脱对于移动运营商的依赖,将目光更多的投回互联网,不断扩宽收费途径,推出了大量的收费服务,使得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为腾讯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这一决策也同时伤了很多网友的心。
腾讯还有一点很英明的战略,那就是人才战略2006年6月1日。
清华大学联手腾讯公司共同举办了首届“清华大学IT创新创意大赛”这一举措不但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自己的创新之路,也为自己收集了很多先进的创新人才。
创新实现价值,创新成就品牌,创新改变生活——这就是腾讯。
三.腾讯发展道路的成功1、以IM为核心腾讯公司是以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IM)发家的,他们在国内网民大都还不知道什么是IM的时候,第一个把IM引入中国并开发出了中文版本的IM软件:QQ。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腾讯成功地将QQ在中国互联网内大规模地推广开来,吸引了为数众多的用户。
同时由于IM的技术及使用特点,对用户具有极大的粘性,从而腾讯培养了大量忠诚度相当高的用户,在此后一直占据着中国IM市场的几乎垄断的地位。
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原因说是运气太好。
而马化腾总结说,是对QQ的专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几年来,腾讯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规范QQ服务的工作,是国内惟一专注从事网络即时通讯的公司。
正是这种以IM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使得腾讯在建立初期明确以IM为发展方向后能集中资源和精力,不断完善QQ功能,扩展与QQ相关的各种产品与服务,为其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拿来主义”管理、定位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说,借鉴别人的产品、创意,通过自己的加工推向市场,这种“拿来主义”是腾讯成功的关键。
QQ的前身OICQ便是当时国外流行的聊天软件ICQ的中国版,马化腾将这项技术与产品几乎原封不动的移植到QQ上。
其后,腾讯又在QQ上推出了QQ秀,这项技术最早是从韩国来的,2004年在韩国达到顶峰。
而Qzone则是由韩国的“赛我”而来,它与QQ的结合使其推出后大受欢迎。
QQLive也是一样的,PPLive等国内网络电视的兴起引发了网络视频直播的热潮,QQ便将其整合进了QQ。
类似这样的在QQ上集成的应用还有很多很多。
除此之外,腾讯还善于利用互联网上的一些成熟或新兴的技术,开发出类似的产品,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一举占领该产品的市场制高点。
像QQ交友在SNS领域、Qzone在BLOG 领域、门户在综合信息网站领域,以及腾讯的各种网络游戏,都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HOTMAIL在电子邮件领域、拍拍在电子商务领域、搜搜在搜索领域也是异军突起。
QQ设立的QQ实验室在目前看来,更多的作用在于搜集新的技术、产品、应用,以便为QQ所用,将“拿来主义”发扬到底。
虽然腾讯一直强调自主创新,可是目前腾讯的产品大多数还是借鉴模仿的多,真正的创新应用少,但是这并不妨碍腾讯不断地推出优质的新产品与服务。
甚至在进入一些新的互联网领域时,由于资金、技术、用户群等方面的优势,腾讯能够从竞争对手处抢夺相当多的用户,以后来者的身份变成该领域的老大。
这样的成功更促进了腾讯对于“拿来主义”的坚持与发展。
3、灵活多样的营销手段立足于互联网的营销手段使腾讯有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腾讯在这上面的营销也是相当的成功。
他们围绕QQ推出了一系列的服务,同时制定了完整而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从基本的QQ会员、QQ秀等服务,到QQ空间、高级交友等扩展的服务,甚至将作为稀有资源的QQ 靓号作为收费项目,无一不显示出了腾讯的精明。
现在,腾讯的营销之路越走越宽。
腾讯已形成了互联网业务、无线和固网业务、广告业务、企业服务和品牌授权等五大业务体系。
相信这种灵活多样的营销手段能为腾讯的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4、极强的前瞻力在上世纪末,中国兴起了互联网热潮,许多网络的创业者纷纷做起了门户网站、电子邮件等当时流行的网络应用,想要马上淘到金子。
马化腾却选择了相对不那么流行的IM。
马化腾凭着对网络市场一种朦胧却又相当有预见性的理解,用近乎偏执的兴趣和近乎狂热的工作热情搭起腾讯的架子,牢固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理念,极端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
同时在营销上,腾讯表现出了高超前瞻力。
腾讯一方面看到了腾讯的无线增值业务受移动运营商的影响将不可避免的进入衰退,故而积极的寻找替代和新的出路,另一方面对互联网增值业务和网络广告业务的前瞻使得目前腾讯的收入稳定增加,利润率也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另外,腾讯开始举办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全体网民的创新大赛,目的就是要从中挖掘互联网中的新技术、新应用,同时发现人才、储备人才。
这一切,都反映出腾讯极强的前瞻力,这将引领腾讯在未来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内越做越大,越走越远。
四.总结以及腾讯的未来发展腾讯作为中国拥有用户量达十亿的大公司多年来在竞争激烈的信息市场中不断的吸取各方经验,稳稳的占据了中国互联网市场。
同时通过不断的努力拓展自身的实力,为在国际中竞争增加自己的实力。
不用大量的广告,不用广阔的宣传,因为腾讯有所有其它IT公司所羡慕的大量的用户。
在其他公司不断埋怨腾讯在抄袭,腾讯不道德的同时,腾讯不屑与其争辩,腾讯只一心为自己做更好的改进,为中国网民提供更优质的优质服务。
有人将腾讯的成功归结于运气好,但是我想,腾讯的运气并不好,腾讯在不经历了一次有一次的低迷之后能够仍旧站在中国互联网市场的顶峰是需要勇气的。
相信腾讯能够继续为大家带来一个有一个的奇迹。
或许某天你漫步在莫斯科的郊外,耳边会莫名的飘来一阵熟悉的铃声“嘀嘀嘀……”和让你兴奋的敲门声“当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