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管理
糖原贮存少
肌张力低,肢体伸 展,体表面积增大 血管收缩功能差,血 液流经体表散温分度(根据核心体温) 轻度—36-36.4℃(96.8-97.6℉) 中度—32-35.9℃(89.6-96.6℉) 重度—<32℃(89.6℉)
核心体温目标—37℃(98.6℉)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护理
主要内容
• 体温的护理 • 皮肤的护理 • 控制不显性失水 • 减少声光刺激 • 预防感染
体温的护理
健康婴儿发生低体温的 危险性较低
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低 体温的危险性增高
体温的护理
足月儿对寒冷刺激的正常反应
四肢血管收缩 血液停留在身体核心部位 防止血液通过体表散热
活动增加和肢体屈曲 活动增加 肌肉产热增加 肢体屈曲 减少体表面积 减少散热
棕色脂肪代谢
棕色脂肪
➢ 棕色脂肪组织是新生 儿产热的重要部位
➢ 棕色脂肪分布部位—纵 隔、肩胛间区、腋下 和肾上腺周围
➢ 孕晚期前贮存量不足
棕色脂肪在 孕晚期前贮 存量不足
体温的护理
超低出生体重儿对寒冷的反应
棕色脂肪少或无
世界卫生组织(1997)
体温与氧消耗之间的关系
体温的护理
低体温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危害: • 不利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肺透明膜
病的发生率增高或病情加重 • 低血糖 • 缺氧 • 酸中毒 • 硬肿症 • 肺出血
体温的护理
热量获得或丧失的途径: (1)传导 (2)对流 (3)蒸发 (4)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