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疗效分析

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疗效分析

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的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不同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3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0351,P=0.0002)。

结论:行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的疗效非常可观,并发症少,具有较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标签:鼻内镜;鼻息肉;鼻窦炎
鼻息肉鼻窦炎是耳鼻科中最常见的多发疾病之一。

其中鼻息肉是鼻腔内产生的赘生物,触之没有疼痛感,往往是鼻窦慢性发炎和变态反应引起的,并不是真性肿瘤;而鼻窦炎是鼻腔鼻窦黏膜极度水肿,并逐渐下垂形成的化脓性炎症,情况严重的会造成患者呼吸道感染,影响患者呼吸,有的甚至会引发患者颅、眼、肺的并发症[1-2]。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传统治疗方法效果较差,且治疗后疾病反复发作的情况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此方法不仅能彻底清除已经病变的组织,而且能保证患者的鼻腔鼻窦黏膜及周围相关结构的正常状态,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随机选取的100例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探讨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鼻息肉鼻窦炎或两病兼具,均表现出头痛、鼻塞、流脓涕、哮喘等不同程度的臨床症状。

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2~43岁,平均(35.45±2.45)岁;病程1~12年,平均(5.25±1.34)年;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3~42岁,平均(35.53±2.22)岁;病程2~13年,平均(5.34±2.79)年。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病程、性别、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治疗组患者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

手术进行之前,要对患者做常规的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充分了解鼻息肉鼻窦炎的情况,避免盲目进行手术,为预防感染发生,还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3~10 d。

术前患者需忌烟、酒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若患者患有高血压,还需按时服药,保证血压维持在正常的水平;促凝血药物可以预防手术中出血不止的情况,应于术前45 min注射为
宜。

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不过一般情况下均选择表面麻醉,同时鼻部还应该局部麻醉;若患者存在相对特殊的病症则选择全身麻醉[3]。

麻醉师要严格地按照患者本身的情况进行麻醉,手术的过程主要包含对患者进行鼻息肉摘除、钩突切除等,还要根据患者情况开放蝶窦、筛窦及额窦,扩大上颌窦的窦口。

正常情况下对中鼻甲应予以保留,若其息肉严重变性或肥大,则应切除息肉性组织与外侧缘。

在术后要对患者的鼻腔进行常规处理,预防感染,可以用医用含碘的海绵填塞,在手术结束36 h左右取出,再使用1%的麻黄碱涂抹,2~3次/d,以防止鼻腔粘连,同时保持鼻腔清洁,可大大减少感染发生。

另外,术后还得服用一周左右的抗生素[4]。

治疗过程中须认真观察并记录好患者临床症状。

1.2.2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治疗方法,选用地塞米松片剂与鼻渊片,用法和用量分别为:地塞米松片剂口服,第一周每次服药1~4片,3次/d,满一周后每天维持1~2片;鼻渊片也是口服,3次/d,每次服用6~8片。

对于不同的病情用药也有不尽相同,对只患鼻窦炎的患者,可以只用鼻渊片;对患鼻息肉和两病皆患的患者,则应该同时服用地塞米松片剂和鼻渊片。

但效果不甚理想,复发率高。

治疗过程中须认真观察并记录好患者临床症状。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鼻息肉鼻窦炎相关的疗效标准,制定如下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头痛、鼻塞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鼻腔内没有脓性分泌物,黏膜上皮化,鼻窦口较好开放;(2)有效:头痛、鼻塞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鼻腔有少量脓性分泌物,部分黏膜水肿,有肉芽组织生成;(3)无效:头痛、鼻塞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脓性分泌物明显,鼻窦口较窄,且部分鼻腔发生粘连[5]。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不同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3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0351,P=0.0002),见表1。

3 讨论
鼻息肉鼻窦炎对人的身体危害极大,它可引起头痛、失眠健忘、容易发脾气、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鼻息肉鼻窦炎还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它可以成为周围组织发炎的病灶,对肺、气管等下呼吸道和周围的大脑、眼睛等组织的功能产生影响,严重的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6]。

据有关调查和统计发现,鼻息肉鼻窦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青年群体,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而根据本文的探讨证明,鼻内镜手术对鼻息肉鼻窦炎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彻底清除已经病变的组织的基础上,还能尽可能保留鼻腔的生理恢复功能,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并发症少,治愈率高,且术后恢复比较快,还能避免传统治疗方法中操作盲目和粗暴不足等问题[7-8]。

鼻内镜手术中出现的4个无效病例,经过深入探究发现,是因为患者病灶清除出现问题,最终导致鼻腔引流不畅。

在行鼻内镜手术前要做好手术前、中、后的准备。

首先就得做好预防患者感染的工作,为提高效率,应对患者做常规的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充分了解鼻窦及其周围结构的特点;相关医护人员还需具备较足的手术经验及技巧,这样在术中才能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手术前的麻醉工作也至关重要,做好这些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兆科.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机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4):2740-2742.
[2] Mascarenhas J G,da Fonseca V M,Chen V G,et al.Long-term outcomes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and without nasal polyps[J].Braz J Otorhinolaryngol,2013,79(3):306-311.
[3] Cornet M E,Georgalas C,Reinartz S M,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J].Rhinology,2013,51(4):328-334.
[4]徐峰,許晓英.鼻内镜手术应用于鼻息肉及鼻窦炎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14-15.
[5]李燕,李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106-107.
[6]沈小燕,朱荣强,沈勤丰.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35例[J].江苏医药,2012,38(6):734-735.
[7]朱小燕,邹恒英.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92-94.
[8]孙幸波,王美珩,宫国俊,等.鼻内镜下霉菌性鼻窦炎手术方式的选择[J].江苏医药,2012,38(14):1721-17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