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保密知识竞赛试题 .doc

2018年保密知识竞赛试题 .doc

2018年保密知识竞赛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涉密人员是指在工作中接触、知悉、管理和掌握的人员。

2、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和。

3、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前,必须清退管理、使用的全部国家秘密载体并签订。

4、禁止在普通手机通话、发送短信息、社交媒体通信过程中,通过明语或暗语谈论、传递。

5、不得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国家秘密信息。

6、不准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方式传递属于国家秘密的、和。

7、涉密人员因公携带外出,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并采取可靠的保密措施。

8、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采用或的方法彻底销毁,确保信息无法还原。

9、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10、使用普通传真机和一体机传输涉密信息。

11、涉密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必须实行。

12、计算机一旦存储和处理过涉密信息,就应当确定为,并粘贴相关密级标识。

13、未经本单位管理部门批准,不得自行对涉密计算机进行格式化并重装操作系统。

14、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现场维修时,应由有关人员全程陪同。

15、存储在涉密计算机或存储介质中的电子文件,只要内容涉密,就应当。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A.确保国家秘密安全B.便利各项工作的开展C.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D.实事求是2、()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

A.国家安全部门B.公安部门C.中央保密委员会D.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3、一份文件为秘密级,保密期限是10年,标志形式应当是()A.秘密10年B.秘密★C.秘密★10年D.秘密●10年4、重要涉密部门的人员选配,应当坚持()的原则,并定期进行考核,不适合的应及时调整。

A.谁选配谁负责B.先审后用C.先选后训D.边审边用5、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全部清退,并()A.登记销毁B.订卷归档C.办理移交手续D.不一定办理移交手续6、书面形式的涉密载体,应在封面或者首页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汇编涉密文件、资料或摘录、引用属于国家秘密内部的应按照其中()标注。

A.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B.最高密级和最短保密期限C.最低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D.最低密级和最短保密期限7、定密责任人在职权范围内承担有关国家秘密的()工作。

A.确定B.变更C.解除D.以上都正确8、国家秘密确定的基本程序为: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的定密的具体意见,再由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A.单位领导B.定密责任人C.承办人D.上级机关9、领导干部阅办秘密文件、资料和办理其他属于国家秘密的事项,应在()内进行。

A、办公场所B、家中或办公场所C、咖啡馆D、图书馆10、某领导外出时提包被窃,找回后发现包内钱物丢失,涉密文件完整无缺。

这一事件()A、属于泄密事件B、不应视为泄密事件C、在不能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按照泄密事件处理D、无法定性11、一般情况下,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为()A.3年B.2年C.1年D.不超过6个月12、涉密人员离开原涉密单位,调入其他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负责。

A.原涉密单位B.调入单位上级管理部门C.原单位上级管理部门D.调入单位13、下列关于涉密载体管理说法错误的是()A.将涉密载体保存在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施、设备B.定期清查、核对C.离开办公场所,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中D.涉密载体丢失后经查找回的无须报告14、复制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内容形成的国家秘密载体,()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A、不得擅自改变B、可以根据情况改变C、应降低D、应提高15、印刷、复印等行业在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方面,接受县级以上各级政府()的指导和监督。

A、公安部门B、工商部门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D、国防科技管理部门16、印刷、复印等行业的定点复制单位,在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时,应当尽量缩短复制时间,对不能当即取走,确需过夜的,须放在安全可靠的()内,并派人值班看守。

A、车间B、仓库C、文件柜D、办公室17、收发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手续。

A、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B、交接C、签字D、移交18、下列关于涉密载体销毁管理错误的是()A、自行销毁少量涉密载体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B、涉密载体销毁的登记、审批记录无须长期保存C、机关、单位送销涉密载体应当分类封装、安全运送,并派专人现场监销D、销毁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审批手续,并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销毁工作机构或指定的单位销毁19、下列不符合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人员保密管理要求的是()A、上岗前保密审查B、定期进行在岗保密教育培训C、未经批准私自出国D、签订保密承诺书20、下列关于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说法错误的是()A、需按国家保密标准配备技术防护设备B、应使用经过保密技术检测的设备和产品C、在不谈论国家秘密的情况下可使用普通手机D、经机关、单位保密委员会(领导小组)批准,并登记备案,可以将专用手机带人保密要害部位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涉密人员在非涉密出版物上发表文章、著作,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2、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

()3、未经批准,不得将带有录音、录像、拍照、信息存储功能的设备带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4、涉密计算机不得安装使用无线键盘、无线鼠标、蓝牙、红外设备和无线网卡。

()5、配偶、子女和本人都是涉密人员,互相谈论涉密事项没有关系。

( )6、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指派专人传递,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渠道传递()7、某单位进行文件汇编工作时,少量摘抄某涉密文件,经办人员认为该文件汇编册不涉密,可不标注密级。

()8、公开报道、出版或个人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方面内容的,不用事先经过审批。

()9、已拆除硬盘的涉密计算机,可以赠送给希望小学使用。

()10、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在国际互联网网络主页、电子公告栏、聊天室、网络新闻组、微博上发布、谈论、张贴、传播国家秘密信息。

()2018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感谢你的观看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资料1建筑能耗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比逐年增长。

在我国,已建房屋中有400亿平方米属于高能耗建筑,节能建筑不到总建筑面积的3%;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能耗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将形成极大的能源损耗。

在北京,建筑能耗问题也较为严重。

2014年底,全市城镇民用建筑总面积达到77059万平方米,总能耗达到3114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45.6%。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建筑节能的工作力度。

自2013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节能75%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居住建筑采暖耗热量指标由原来的 14.65瓦/平方米降至10.5瓦/平方米。

自2015年11月1日起,又实施了新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暖空调设备和照明设备能效的标准,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减少约20%~23%。

北京市大力建设节能建筑,占比由2009年的55.18%提高至2015年的74.4%。

同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近几年来,北京市共完成 6257万平方米既有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其中,居住建筑改造5657万平方米,惠及200多万居民;公共建筑改造600万平方米。

这些改造,不仅提高了室内舒适度,而且节省了能源。

北京市还大力实施了农村建筑节能改造,完成农民住宅新建翻建、感谢你的观看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和节能单项改造共计53.57万户,改造后的农宅冬季不但室内温度提高了4℃~6℃,而且节约燃煤30%以上;夏季室内明显感觉凉爽,不但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低5℃~6℃,而且减少了耗电量。

资料2老北京的四合院、湘西的吊脚楼、皖南的民居和陕北的窑洞,都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窑洞在我国西北地区比较普遍。

作为住宅,窑洞是很简陋的,有很多不方便之处。

但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窑洞也有建筑成本低、节约能源、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等一系列优点。

窑洞通常深7~8米、宽3米多、高3米多,厚厚的黄土具有较强的隔热效果。

所以,大多数窑洞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0℃~22℃之间,相对湿度为30%~75%,真正做到了冬暖夏凉。

套用现在的术语,窑洞称得上是典型的低能耗建筑。

在现代,我国普遍学习西方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对建筑能耗问题和节能材料的考虑相对较少。

上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与推行建筑节能技术,但我国没有及时跟进,建筑节能工作相对落后。

现在,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内绝大多数采暖地区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差许多。

比如,与北京气候条件大体接近的德国,1984年以前建筑采暖能耗和北京目前水平差不多,每平方米每年消耗24.6~30.8 公斤标准煤。

到了2001年,德国的建筑能耗降至每平方米3.7~8.6公斤标准煤,为原来的1/3左右,北京却基本没变。

资料3当前,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制定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目标和技术政策,建立适合本国特点的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及相应技术体系,超低能耗建筑正在成为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欧盟2002年通过并于2010年修订的《建筑能效指令》,要求欧盟国家在2020年前,所有新建建筑都必须达到近零能耗水平。

美国要求2020-2030年“零能耗建筑”应在技术和财政上可行;韩国提出2025年全面实现零能耗建筑目标。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室内环境标准感谢你的观看较低,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和产业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德国、丹麦等欧洲国家有很大不同。

为此,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标准体系,很有必要。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探索超低能耗房屋建设。

2016年,首座超低能耗建筑——科学体验中心在昌平区小汤山镇建成。

据悉,朝阳区计划在焦化厂公租房项目中的3栋楼里使用超低能耗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