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


i2
iM
imax
nB
三、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分析
2. i0 和 imax 对应的两条负荷抛物线和发动机外特性
曲线包围的扇形区域是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
作的全部范围。
M
Me
i0 i1 i *
i2
iM
imax
nB
§3-2 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
一、概念
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是指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时,
第3步
作泵轮的负荷抛物线
序号
1 2 3 4 5 6 7 8
i
B
i0
B0
i0.1
B 0.1
i0.3
B 0.3
i0.5
B 0.5
i*
B*
iM
BM
i0.9
B 0.9
imax
B max

D
M B gB D5nB 2
负荷抛物线
nB [nBmin nBmax ]
不同转速比的泵轮负荷抛物线
4
4、全程调速和两极调速发动机
全程调速:油门置于某一位置
时,在调速特性曲线上,负荷
变化,而转速基本不变;当负
荷超过最大转矩时,发动机将
沿外特性工作。
两极调速:油门置于某一位置
T
A0 i0
时,发动机的供油量将固定不
A
A0
变。当负荷过大,发动机转速
A0
B
有低于最低稳定转速的趋势时,
A
调速器自动增大油门。当负荷
输出转矩-MT 输出功率-PT 每小时燃料消耗量GT 比燃料消耗量geT 泵轮转速nB
与涡轮转速nT的关系
二、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曲线的绘制
1. 所需已知条件
① 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
×10 6 K
10 2.4
2.0 8
1.6 6
1.2 4
0.8
2 0.4
h
h
K
1.0
B
0.8
0.6
0.4
0.2
0 0.0
M
i0 i1 i *
i2 iM
imax
nB
2.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确定步骤
第4步
作发动机净转矩特性曲线
M
Me
i0 i1 i *
i2
iM
imax
nB
三、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分析
1.负荷抛物线与发动机转矩净特性的交点是最大油门 开度时,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的稳定点。
M
Me
i0 i1 i *
imax Am Am
过小,发动机转速有高于额定
Am
转速的趋势时,调速器自动减
C0
小油门。
Cm
n
0 nmin
n
n n N max
5
5.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
指在不同的液力变矩器速比时,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
共同工作的转矩 和转速 的变化特性。
M
Me
i0 i1 i *
i2
iM
imax
nB
6. 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用途 1)它是研究发动机与变矩器匹配的基础。 2)它是研究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出特性的基础。
imax
iM
nBM MBM
imax nBmax MBmax
nB
第2步
K
2.4 2.0 1.6 1.2 0.8 0.4 0.0
0c.o0
i0
h 求取不同转速比i对应的变矩比K 及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η
η
K
1.0
0.8
0.6
0.4
0.2
0.0
0.2
0.4
0.6
0.8
1.0
i
i1 i* i2 iM imax
i
K
i0
K0
i1
K1
i*
K*
i2
K2
iM
KM
imax
Kmax
h
h0 h1 h* h2 hM hmax
第3步
根据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交点的转速、转矩值, 计算涡轮上的转速、转矩值.
(nB,MB)
MnTT
inB KM B
(nT,-MT)
PT
h PB
h
M BnB 9549
(nT,PT)
10 2.4
h
h
K
1.0
B
2.0
8
0.8
1.6
6
0.6
1.2
4
0.4
0.8
2
0.2
0.4
0 0.0 0.0
i0 i0.1
0.2
i0.3
0.4
0.6
i0.5 i
i*
0.8
iM i0.9
0.0 1.0
imax
2.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确定步骤
第2步
λ λX10X610 6
1100
根据所选定的工况点,在原始特性曲线上找出对应的 B值
序号 i
B
1
i0
B0
88
2
i0.1
B 0.1
66
3
i0.3
B 0.3
44
4
i0.5
B 0.5
22
5
i*
B*
00
00
00..22
00..44
0.6
0.8
1.0
i0 i0.1
i0.3
i0.5 i i* iM i0.9 imax
6
iM
BM
7
i0.9
B 0.9
8
imax
B max
2.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确定步骤
二、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的绘制
1. 所需已知条件 • 原始特性 • 发动机净转矩特性 • 循环圆有效直径D
• 工作油密度
• 发动机到变矩器传动比iq
M eB f (nB ) M B gB D5nB 2
2.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确定步骤
第1
在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曲线上选取典型工况点
×10 6 K
(2)速度特性: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或油门保持不变时,其 性能指标随转速而变化的关系。横坐标为发动机转速,纵坐标 为有效功率、有效转矩等。主要用于评价发动机的动力性。发 动机的节气门开度或油门最大时的速度特性叫发动机的外特性, 又称全负荷特性。一般可作90%、75%、50%、25%的部 分负荷特性。
(3)万有特性:发动机转速不变,其性能指标与负荷变化的 关系。横坐标为发动机转速,纵坐标为平均有效压力或转矩, 绘制等燃油消耗率、等功率等等值线。
0.0
0.0
0.2
0.4
0.6
0.8
1.0
i
②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
M
MB
i0 i1 i *
i2
iM
imax
nB
第1步
M
确定不同传动比时,负荷抛物线与发功机转矩特性
交点坐标(nB, MB)
i
nB MB
MB
i0 i1 i *
i2
i0
nB0 MB0
i1
nB1 MB1
iM
i*
nB* MB*
(1)恒速工况:发电工况或农田耕作工况。
(2)螺旋桨工况:船用发动机工况。
(3)车用工况:发动机有效功率和转速都独立 地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它们之间不存在特定的关 系。
3
3、发动机负荷特性与速度特性
(1)负荷特性:发动机转速不变,其性能指标与负荷变化的 关系。横坐标可用有效功率、有效转矩或平均有效压力来表示, 纵坐标为有效燃油消耗率、每小时燃油消耗量、排气温度等。 主要用于评价发动机工作的经济性。
第三章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 共同工作的特性
§3-1 发动机和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 §3-2 发动机和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 §3-3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
1
§3-1 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
一、基本概念
1. 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
发动机
变矩器
工作机
变矩器处于液力工况
2、发动机的三类典型工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