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电池如何进行充放电能力测试

汽车电池如何进行充放电能力测试

对密闭性二次电池来说,在过充过放的情况下,都会引起气体在密闭容器内的迅速积累,从而导致内压迅速上升,如果安全阀不能及时开启,可能会使电池发生爆裂。

在通常情况下,安全阀在一定压力作用下会开启释放掉多余的气体,气体泄出后,会导致电液量减少,严重时使得电液干涸,电池性能恶化,直至失效。

并且,在气体泄出过程中带出一定量的电解液,而一般的电解液均是浓酸或浓碱,对用电器有腐蚀作用。

因此,一个性能优良的电动汽车电池应有良好的耐过充能力,绝对不能有爆裂的现象出现,并且在一定的过充放程度下,不能出现泄漏现象,电池外形也不应发生变化。

电池在设计中,一般采用负极过量的方式来避免气体在电池内部的过度积累。

为避免过放电时反极现象的出现,一般是在正极中接入反极物质,实行反极保护。

进行过充电测试时,可根据具体的电池种类及型号选用适当的条件。

以MH-Ni电池为例,过充电流的选择可根据恒流源的输出功率确定,对一些大容量的电池(D型、SC型),一般的恒流源都不能输出1C的大电流,并且,在大电流情况下,应考虑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

对于容量相对较小的电池,则可选用较大的电流倍率。

不同的放电制度下,判断电池过充电能力的标准也相应的有一定的区别,实际工作中采用以下两种过充制度。

01) 以0.1C的电流恒流充电28天,试验过程中电池不得爆炸泄漏,并且充电后以0.2C放电其容量应不低于标称容量。

02) 以1C的电流恒流充电5h,试验过程中前75min应无泄漏现象,此后允许有泄漏现象发生,但不得爆炸,并且充电后以0.2C放电,其容量应不低于其标称容量。

在充电过程中,对泄漏的检测可通过封口处滴加酚酞液来进行检定。

溶液变红或有气泡产生均视为发生泄漏。

对电池进行过放电测试时,首先应将电池充足电,然后选择适当的条件进行放电。

常用测试条件有以下两个。

01) 将电池与一标准电阻(10Ω左右,根据电池型号选用)串联,连续放电24h,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应无爆炸、无泄漏,在过放电后电池的容量应不低于标称容量的90%。

02) 将电池首先以1C放电到0V,再以0.2C放电至0V,然后以1C的电流强制过放电6h,电池应无爆炸,但允许有泄漏或变形,测试后电池不能再被使用。

杭州固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于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领域,是一家专注于动力电池的应用以及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全套检测维护解决方案的企业。

研发了一系列动力电池,机电,机电控制维保领域的相关产品,有效的降低了服务商的运营维护成本,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我们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领域的工具链及数据链,全力打造一个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检测维护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