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实验十、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第一法酶水解法
1、目的与要求
1.1 了解食品中淀粉含量的分析原理及分析方法。

1.2 掌握用酶水解法和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方法。

2、原理
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3、试剂
3.1 0.5%淀粉酶溶液:称取淀粉酶0.5克,加100mL水溶解,加数滴甲苯或三氯甲烷,防止长霉,贮于冰箱中;
3.2 碘溶液:称取3.6克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加入1.3克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mL;
3.3 乙醚;
3.3 85%乙醇;
3.4 6mol/L盐酸: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mL;
3.5 0.1%甲基红乙醇溶液;
3.6 20%氢氧化钠溶液;
3.7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
4.639克硫酸铜(CuS0
4·5H
2
O)。

加适量水溶解,加0.5mL
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
3.8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克酒石酸钾钠与50克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3.9 0.1000mol/L高锰酸钾溶液;
3.10 硫酸铁溶液:称取50克硫酸铁,加入200mL水溶解后,加入100mL硫酸,冷后加水稀释至1000mL。

4、操作方法
4.1 称取2.00g~
5.00g试样,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mL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再约用100mL乙醇(85%)洗去可溶性糖类,将残留物移入250mL烧杯内,并用50mL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min,使淀粉糊化,
放冷至60℃以下,加入20mL淀粉酶溶液,在55℃~60℃保温1h,并时时搅拌。

4.2 1h后,取1滴水解液加1滴碘溶液,看是否呈蓝色,若显蓝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mL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液不显蓝色为止。

4.3 加热至沸,冷却后移入250mL锥形瓶中,加5mL盐酸(1+1),装上回流冷却器,在沸水浴中回流1h,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200g/L)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mL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4.4 测定:
4.4.1 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
5.00毫升,置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20毫升,加入玻璃珠2粒,从滴定管滴加约9毫升葡萄糖标准溶液,控制在2分钟内加热至沸,趁沸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同时平行操作三份,取其平均值,计算每毫升(甲乙液各5.00毫升)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该值计为m
1。

4.4.2 样品溶液预测: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
5.00毫升,置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20毫升,玻璃珠两粒,控制在2分钟内加热至沸,趁沸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样品溶液,并保持溶液沸腾状态,等溶液颜色变浅时,以每两秒1滴的
速度滴定,直至溶液兰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液消耗体积记为m
2。

4.4.3 样品溶液测定: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
5.00毫升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20毫升,玻璃珠两粒,从滴定管滴加比预测体积少1毫升的样品溶液,使在2分钟内加热至沸,趁沸继续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兰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液消耗体积,同法平行测定三份,得出平均值消耗体积。

4.4.4 同时量取50mL水及与试样处理时相同量的淀粉酶溶液,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
试验,测定值记为m
3。

5、结果计算:
=
)
100
/
(g
g
淀粉
)
(
100
1000
100
/
250
/
50
9.0
3
1⨯




-
V
m
m
m
式中:m1—10mL碱性酒石酸铜混合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单位(mg);
m2—为样品的质量,单位(mg);
m3—试剂空白中还原糖的质量,单位(mg);
V—测定时消耗样品溶液的平均体积,单位(mL);
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成淀粉的换算系数。

第二法酸水解法
1、目的与要求
1.1 了解食品中淀粉含量的分析原理及分析方法。

1.2 掌握用测定淀粉的方法。

2、原理
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酸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然后按原原糖进行测定,并换成淀粉的含量。

3、试剂
3.1 盐酸(1+1)。

3.2 乙醚。

3.3 乙醇(85%)。

3.4 氢氧化钠溶液(400g/L)。

3.5 氢氧化钠溶液(100g/L)。

3.6 0.1%甲基红乙醇溶液。

其余试剂同第一法“3、试剂”
4、操作方法:
4.1 粮食、豆类、糕点、饼干等较干燥的试样:称取2.00g~
5.00g磨碎过40目筛的试样,置于放有慢速滤纸的漏斗中,用30mL乙醚分三次洗去试样中的脂肪,弃去乙醚。

用150mL(85%)乙醇分数次洗涤残渣,除去可溶性糖类物质。

4.2 滤干乙醇溶液,以100mL水洗涤漏斗中残渣并转移到250mL锥形瓶中,加入30mL 盐酸(1+1),接好冷凝管,置沸水浴中回流2h。

回流完毕后,立即置流水中冷却。

4.3 待试样冷却后,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液,先以氢氧化钠溶液(400g/L)调至黄色,再以盐酸(1+1)校正至水解液刚变成红色为宜。

若水解液颜色较深,可用精密pH试纸测试。

使试样水解液的pH约为7。

4.4 然后加入20mL乙酸铅溶液(200g/L),摇匀,放置10min。

再加20mL硫酸钠溶液(100g/L),以除去多余的铅。

摇匀后将全部溶液及残渣转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锥形瓶,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过滤,弃去最初滤液20mL,滤液供测
定用。

4.5 蔬菜、水果、各种粮豆含水熟食制品:加等量水在组织捣碎机中捣成匀浆(蔬菜、水果需先洗净、晾干、取可食部分)。

称取
5.00g~10.00g匀浆(液体试样可直接量取),于250mL锥形瓶中,加30mL乙醚振摇提取(除去试样中脂肪),用滤纸过滤除去乙醚,再用30mL乙醚淋洗两次,弃去乙醚。

以下按4.1“用150mL(85%)乙醇……”起依法操作。

五、结果计算:
=
)
100
/
(g
g
淀粉
)
(
100
1000
100
/
250
/
50
9.0
3
1⨯




-
V
m
m
m
式中:m1—10mL碱性酒石酸铜混合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单位(mg);
m2—为样品的质量,单位(mg);
m3—试剂空白中还原糖的质量,单位(mg);
V—测定时消耗样品溶液的平均体积,单位(mL);
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成淀粉的换算系数。

6、注意事项及说明
6.1 样品含脂肪时,会防碍乙醇溶液对可溶性糖类的提取,所以要用乙醇除去。

脂肪含量较低时,可省去乙醚脱脂步骤;
6.2 样品中加入乙醇溶液后,混合液中乙醇的浓度应在80%以上,以防止糊精随可溶性糖类一起被洗掉;
6.3 因水解时间长,应采用回流装置,以保证水解过程中盐酸的浓度不发生大的变化;
6.4 水解条件应严格控制,以保证淀粉水解完全,并避免因加热时间过长对葡萄糖产生影响。

6.5 根据淀粉的水解反应:
(C
6H
10
O
5
)
n
+nH
2
O=n(C
6
H
12
O
6
)
162180
把葡萄糖含量折算为淀粉含量的换算系数为:162/18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