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营销史上品牌革新案例
品牌革新( Brand Innovation)是营销学上术语,指企业为了不断地更新产
品形
象和企业形象,根据企业内外经营环境变化,对原有品牌(商标)进行更新,以适应不断
发展企业宗旨和经营理念。
品牌一经制定,一般是不能轻易改变,以免使
该品牌价值积
累丧失。
一些诞生于十九世纪老商标一直沿用至今。
如Colgate(高露洁,1806)、 Hei
nz(亨氏, 1876)、 Pepsi_Cola(百事可乐、 1898)、 Kodak(柯达、1888)。
Quake
r(贵格麦片、 1876)、 Palmolive(棕榄、 1898)等,它们品牌价值随着
时间推移只
会越来越高。
以上这些老品牌也经历过一些图案或字体上革新,从繁杂到
简洁,由写实到
抽象,如百事可乐字体从 1898 年到 1973 年已经历过 7 次更新,一次比一次更简洁,又如贵
格麦片商标由一个十分写实人头像改为比较抽象形象。
但以上这些更新主
要是为了适应
广告媒体对标志要求,不能算是真正品牌革新。
真正品牌革新是名称彻底
变革。
早期品牌革新主要是针对品牌名称,有些老品牌名称最初设计得不是很合适,如含义
不好。
名称太长等,难以推销商品,树立第一眼好印象,因此必须更换,
免得花费双倍
广告费用去宣传它。
这种早期品牌革新道理很简单,即一个好名称对产品
成功有促进作
用,并没有现在CI理论深奥。
案例一: 1899 年,英国联合利华公司( unilever)向市场推出一种香皂,命
名为“猴
牌”(Monkey)。
香皂商标用“猴牌”,没有任何联系,显得不伦不类,
且有不洁感觉。
之后公司采用了一个比较好名称: Sunlight(阳光),但仍落俗套,销路并
不见好。
第二
年,公司在利物浦专利代理人汤普生向公司提议采用Lux(力士)作品牌名称。
Lux 作香皂
商标,令人耳目一新,立即得到董事会同意。
商标更换之后,立即销路大
开,不长时间就
成为世界名牌。
虽然当初这种香皂品质并无多大提高,但其品牌名称革新
所起作用却
是巨大。
Lux 是西方品牌命名经典范例,借受人们推崇。
它能满足优秀品
牌名称所有特点。
首先,它只有三个字母,简洁明晰,易读易记,在所有国家语言中发音
一致,具有国际品
牌特性。
其次,它来源古典拉丁语 Lux(阳光),但比英文 Sunlight 更富典雅
高贵气质。
最后,它拼写和读音令人潜意识地联想到另外两个英文单词Luxury(豪华)
和 Lucks(幸
运),以至很多人误认为 Lux 来源于它们。
不管从那方面讲, Lux 是一个绝佳
之作,至今尚无
其他品牌名称能在命名上出其右。
案例二: 7—up 是全美第三大软饮料品牌,6O 年代,
J.W.Thompson把它定位为“非可
乐”(Uncola)而名声大振。
1929 年,广告人兼商人查尔斯·格里格在密苏里州圣路易城
成立了 Howdy 公司,配制出一种大众化桔子饮料,取名为“常饮牌柠檬酸橙
矿泉汽水( Bib_
la beI Iithiated lemon lime soda)。
尽管这种汽水味道不错,但因名字太长十
分
难记,引不起人们购买兴趣。
格里格试图取一简短而有特色名称,考虑了
六个,但都不
能令人满意,第七个,他忽然想到 7—Up。
它来源也是众说纷纭。
其一是这
种饮料里包含有
7 种味道,在一份题为“七喜,仍然是非可乐”中有这样一句话:“所以,在七喜里,我们加
入7 种不同自然味道。
”这一说法似乎可信。
Up 则是模仿当时流行 Bubble Up 牌饮料。
不论是什么原因,更名为 7—Up 证明是成功。
7 一 Up 简洁含义丰富, 7
是西方国家吉祥
数字,赌博中掷骰子得7 者为赢。
案例三: 1971 年,有一家名为“蓝带”(Blue Ribbon)体育用品公司,老板菲·
奈特有感于类似品牌名称很多(如“蓝带”啤酒),为了塑造独特形象,
提出将商标改为“
六度空间”(Six Dimensions)。
职员们认为这个名称太过于含糊和抽象,为了公司前
途应别挥好名。
老板无奈,要求职员们在 12 小时之内必须想出更好名字,否则就用“六度
空间”。
一名叫杰夫职员想着想着竟然睡着了,在梦中他遇见了胜利女
神Nike,一声“N
ike 脱”口而出。
传说中 Nike 身生双翼,携带橄榄枝,给人们带来胜利消
息和诸神礼物。
8O 年代以后品牌革新主要是适应企业 CI战略。
有品牌名称不能体现企业已经变化
经营方针和营销理念,或者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要塑造新形象,而原有品
牌老化,易被误
解,企业已落后于国际形象潮流,这时品牌革新主要是为了重塑企业形
象。
案例四: 1986 年,台湾宏基电脑聘请奥美为其导入 CI。
在导入过程中,奥多认为宏基
原有品牌 Multitech (多样技术)不合适,必须革新,因为这一名称概念太泛,往往使
人联想到一般机械产品(国外有很多机械类产品以此命名),不能体现电
脑这种高科技特点
,另外国外已有很多重名商标存在,不利于公司进行国际注册和国际市场
开拓,因此,为了
使宏基有一全新国际形象,必须进行品牌革新。
为了创造一个有国际品味
名称,奥美动
用其在世界各地创意工作者,运用电脑从 4 万个名称中筛选,挑出 1 千个符合命名条件名
字,再由相关人员经过 7、8 个月讨论,最后择定 ACER作为新品牌名称。
ACER作为电脑
品牌具有良好形象和内涵。
它来自拉丁语,表示“敏锐、鲜明、活泼、有洞察力”之意,
符合电脑特征;在英语中, ACER源自 Ace(王牌),有“杰出、卓越”
之意,可以体现公
司经营目标; ACER亦简洁易于流传。
另外,在列举品牌名称时,人们习
惯以字母顺序排列,
ACER第一、二字母均排列在前,这有助于宏基在媒体中排名在先,易于
加强消费者印象。
从 ACER命名来看,品牌命名是要经过一系列科学程序,而不是所谓“拍脑袋”、“点子
”。
案例五: 1994 年,青岛电视机厂改组为海信公司。
改革从企业名称和品
牌名称改起,当
时青岛电视机厂是中国工业 500 强之一,“青岛”品牌已经比较值钱,但
公司领导人坚定地认
为。
这一带有计划经济体制品牌名称十分不适应以全球为市场背景现代经
济运作,在公
司CI策划中,采用一个新品牌名称——海信,道出了企业“诚信博大”
胸怀。
但这样
名称是不能全球通行,即使是它汉语拼音也是如此(汉字加拼音,中国品
牌老套路)。
为了适应全球营销战略,公司在“海信”基础上加上一个谐音英文品牌——HiSense。
它意为”高灵敏、高清晰”,作为电子产品商标十分合适,同时它又
可引申为“卓越远
见”,体现了企业经营宗旨。
海信及其英文品牌是近年来出现中国品牌名
称中西合壁
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