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内容提要: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改革工作的深入,这项制度已引起会计界的普遍重视。
任何企业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改善其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都必须借助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实施,但是目前看来,我国很多企业在内部会计制度建设这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系统分析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当前会计工作实际,指出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问题对策引言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核心组成部分的内部会计制度,对于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内部环境,提高经营绩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普遍存在着内部会计控制薄弱,内部审计弱化,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也影响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和经营绩效的提高。
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令人担忧,再次唤起我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思考。
只有通过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系,改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法,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等措施来推进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健全有效。
一、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概述(一)、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定义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
所谓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指“各企业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业务管理的需要制定的旨在规范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指导一个企业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文件。
目前,我国以所有制和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为主的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以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为指导,由企业自行设计内部会计制度的管理体制。
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国家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从而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同时,这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立行之有效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二)、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重要性1、加强企业会计监督的需要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工作应遵守的规定,健全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处理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企业会计核算和实现企业会计监督的重要准则。
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由《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三个方面组成。
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还是按照行业会计制度来实施的,从我国会计改革的发展方向来看,无论是在会计理论和会计规范还是会计教育方面,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并结合国际间惯例,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符合我国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特点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体系。
通过建立以《会计法》为主导,以会计准则(包括基本会计准则以及具体的会计准则)为中心,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为基础的企业会计体系,全面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
而在企业的经营机制进行转换后,政府还应该将财权和会计制度的制定权归还给企业,特别在“两则”颁布实施且具体的会计准则公布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让企业依据会计准则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各尽其效,来加强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
2、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统一会计规范的刚性约束力,导致企业只能不折不扣地按统一的要求组织和开展会计工作,不容许也没有必要自行设计会计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在这里,要使企业明确产权关系,保证产权清晰,必须建立相应的财产核算和管理制度,尤其是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制度;要保证权责分明,必须通过会计处理好经济责任受托及利益分配关系;要做到政企业分开,必须明确会计人员的单一身份,强调会计应把企业作为其服务主体;要实现管理科学,必须建立和完善包括会计制度在内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有序、健康、灵活地运行。
可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3、规范提高会计服务水平需要会计管理是一个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一项具有重要的综合性和职能性的管理工作,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对于规范企业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会计服务水平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内部会计制度包含了企业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应采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以及应达到的具体要求等。
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有确认的依据和标准,通过这些标准的指导,能使会计记录做到更及时、更准确,使会计报告更具完整性和可验性,使企业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从而强化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从而提高整个会计服务的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这充分反映了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中央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和深谋远虑。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信息的同样也有了新的要求。
那么,企业要想迅速地获得正确而可靠的会计情报和资料,要想防止内部人员舞弊或造成资源浪费,要想监视各部门贯彻管理层下达的政策和方针的情况,就必须对会计资料进行规律化的搜集、记录、整理和报告,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
4、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需要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企业更广泛地走向市场、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加强和各项会计改革措施的逐步进行,对会计工作的快捷性、准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对各种会计信息的需要更加迫切,会计电算化的全面推行可谓势在必行。
而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和正常运作,必然需要一套完整、便捷的操作程序,需要有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来进行规定和引导。
因此,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也是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必然要求。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不完善1、企业会计控制制度薄弱、不健全在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一些企业直接将企业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和上级下发各种政策文件等作为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使得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缺乏独立性、科学性、针对性。
一些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和岗位制度并不完善,有的甚至没有制定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这必然造成企业的财务不足,以致出现挤占和虚报成本,篡改数据,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加大了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随意性,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影响企业决算的正确性。
内部会计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在中小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大多数中小企业因自身经营业务较少,资金往来相对单一,认为没有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需要。
而另外一些企业,则出现内部会计制度形同虚设的状况,其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主要用于应付上级的检查,并没有起到实质作用和效果,制定的内部会计制度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
例如珠海跃华石油化工公司的衰落,就是由于未能有效制定和贯彻内部会计制度而引起的。
公司较注重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管理制度的制度,忽视会计核算和监督方面制度的制定。
这样就无法确保管理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得到实施,无法保证各种管理信息的准确可靠和财产的安全完整。
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相关规定。
内部会计制度实施不到位,经营活动不依据规定的会计制度进行,致使公司的账目记录混乱,无法确认其资产、收入、支出的真实数额,最终导致公司走向破产。
3、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不合理一些企业在建设内部会计制度时,没有充分考虑其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使得内部会计制度无法顺利地融汇、贯彻到企业管理中去。
以湖北省秭归县安达运输公司财务案件为例,该公司分公司经理杜某在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了大量公款。
在该事件中,销货单、收款证明等本应作为记账依据的原始凭证材料没有按制度要求完全到达会计部门,而是被杜某占为己有,而杜某通过在随后月份进行报销来骗取公款。
杜某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四十七条的相关规定。
这种以“票”谋私案件的发生,正是由于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
其内部会计制度没有做到使工作人员权责分离,因此失去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效力,各个部门没有连成一个整体,环节脱离,使得整个制度不具备系统性和整体性,从而使杜某轻而易举地找到漏洞并进行贪污。
(二)、管理理念政策不到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并不重视,常常用习惯用经验代替制度,家长制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很多企业也没有意识到内部会计制度的重要性,甚至对内部会计制度存在误解,认为内部会计制度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实际作用;或者错误地认为对内部会计的控制和管理就是对成本和安全性的控制和管理,就是对领导干部和员工权力的限制等。
还有一些经营管理者考虑到按照内部会计制度的要求实行“岗位分工,相互牵制”,必然要增设企业各部门岗位,加大企业经营成本,有的甚至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根本就没有概念,这种重视眼前利益的表现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无法真正得到有效的实施。
这一点,在中小企业表现的更加明显。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会计制度和法规主要是针对大企业和上市公司而制定,很少甚至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的会计需求和特殊情况,这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在构建内部会计制度时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
加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发布的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主要是从总体上指导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对企业而言不具备具体指导的效力。
这就要求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应本单位需求和实际的会计制度,但中小企业受自身财力和特点的约束,基本上难以做到,即便制定出相应的制度,也是残缺不全或形同虚设。
(三)、企业内部审计弱化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是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的一项基本措施。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大多设置于管理层之下,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其组织机构设置是平行于其他部门,或者隶属于财务部门,从形式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结果多是在企业负责人的授意和强令下做出的,缺乏应有的客观性。
二是我国仍有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仅局限于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审查,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