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架空配电线路安装、检修规程完整

架空配电线路安装、检修规程完整

架空配电线路安装、检修规程1 总则1.0.1本规程适用于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以及接入此配电系统的用户自维线路(不包括用户变电所、开闭所配出线路),凡新建、改建以及检修配电线路时,必须遵守本规程。

1.0.2 配电线路一般分为中压(1千伏~10千伏)配电线路和低压(1千伏以下)配电线路。

1.0.3新设配电线路应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

至少按十年发展规划考虑。

中压配电系统的网架线路还应考虑互供互带能力。

1.0.4 新建、改建、大修配电线路时,其线路结构、金具等应按配电线路定型设计施工,特殊线路、大档距线路可按具体情况设计。

2 线路供电方式及设计要求2.0.1中压配电线路宜采用10千伏三相三线式供电。

低压配电线路宜采用380/220伏三相四线式供电。

单相供电方式可应用在照明负荷及其他单相负荷地区。

在一个变台供电半径围既有照明负荷,又有动力负荷时,应采用三相四线式供电。

2.0.2用户的电力一般由公用电网供给,尽量减少专线供电方式。

供电可靠性应根据用户用电性质决定。

重要用户、军事用电或中压负荷电流在200安培以上的大用户,根据电网的具体情况可给于专线;重要用户宜采用中压双电源供电,但必须经调度和运行部门批准。

经批准装设中压双电源的重要用户,两个电源线不应由同一棵电杆进户,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障一回线路停电检修时,另一回不至于受到影响。

2.0.3同一电杆上并架的中压线路不宜多于两回(不包括中压夜间线、临时线路);二次变10千伏出线路径不够时,可局部线路采用多回供电,并进行10千伏系统优化设计,避免多回线路同时停电;低压线路并架时,除交叉杆外也不宜多于两回。

2.0.4同一棵电杆上的中低压线路应由同一电源供电。

2.0.5配电线路宜使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节能金具,市区宜采用绝缘导线,可采用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

2.0.6 新设、改造中压配电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线路电压损耗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4%。

为了保障供电可靠,系统运行经济、灵活,以及考虑负荷的发展,城市中压配电线路主干网架的导线截面宜统一,且不宜小于:1.大、中、小城市区:绝缘线240平方毫米;2.大、中、小城郊区:裸铝线150平方毫米。

2.0.7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一般应根据负荷密度来确定,为了保障电压质量,减少线损,供电半径不宜过大。

1.中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市区不宜大于3公里;郊区不宜大于10公里;2.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市区一般为150~300米;郊区不宜大于500米。

2.0.8配电线路的档距,一般采用表2.0.8所列数值。

耐段的长度一般不宜大于1公里表2.0.8 配电线路的档距(米)2.0.9中压线路干线应分段安装负荷开关,每段长度一般不宜大于1.5公里。

开关应满足负荷和短路容量的要求。

中压分支线应按负荷大小在首端装设开关,与用户自维线路分界处应装设自动跳闸开关、分断器开关或跌落式熔断器(此杆竣工后应移交给供电公司)。

2.0.10 街道路灯宜采用低压控制,宜采用低压绝缘线;低压路灯线、路灯控制线的安装位置不应高于动力线和照明线;低压路灯火线应设在电杆的道路侧。

2.0.11配电线路的三相负荷应力求平衡。

配电变压器二次的零线电流不应大于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5%。

2.0.12 低压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电压损耗选取。

最大电压损耗不得超过4%。

一般情况下,低压主干线截面不应小于:1.市区:铝线、绝缘线95平方毫米;铜线50平方毫米;2.郊区:铝线、钢心铝绞线35平方毫米;铜线25平方毫米。

2.0.13 电焊机、点焊机、电热器等容量较大的用电器具,宜采用三相式供电。

在公用电网上接用此类单机电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接用380伏电压;2.在线路上引起的电压损耗不大于4%;3.不引起变压器过负荷。

不能满足以上条件时,应设专用线路、变压器供电。

2.0.14低压线路的分段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不小于控制围的最大负荷电流;2.控制围的短路电流不小于保险丝额定电流的四倍。

2.0.15低压线路的零线应按如下要求确定:1.单相或两相线路的零线截面必须与相线截面相同;2.三相四线式线路的零线截面一般与相线截面相等,也允许使用较小截面,但不得小于相线截面的二分之一;3.多回线路公用同一零线时,零线所用材料、截面与负荷最大的一回线路相截面相同。

2.0.16 新建或改建配电线路一般先按地图调查、然后实际测量线路经过处所附近状况及地势,按1:2000缩尺绘制平面图。

500米以下的中压线路(一般指分支线路)及低压线路可绘略图代替。

重要的配电线路或经过地段地形复杂的中压线路,还应绘制断面图。

2.0.17架空电力线路应按下列要求选择适当路径:1.易于巡线及维护;2.线路路径较短,地形不复杂,投资较少;3.与铁路、架空弱电流线路、架空电力线、架空索道、管道交叉为最少;4.必须横越铁路、公路、河川、架空线路时,需在能成直角或接近直角之处通过;5.尽量不跨或少跨建筑物,并必须符合规定要求;6.占用土地可能不发生交涉困能的地方;7.尽可能与城镇规划相结合。

2.0.18 架空电力线路应避免在下列处所架设:1.国家纪念塔、碑及其类似处所或规划之地;2.屋顶、庭园、林木丛生之地;3.山洪、水灾较多之处;4.生产、贮藏易燃易爆物的库房、厂房等处所;5.产生腐蚀性气体、液体及污秽严重之地;6.不易通过的山河、湖泊及基础不易稳固之地。

2.0.19架空电力线路的电杆应选择适当位置,避免在下列处所埋设:1.妨碍交通的场所或妨碍交通信号视线的场所;2.铁路路基取土处及路基斜坡面;3.地下管道、暗渠、电力电缆、电讯电缆及其他地下设施埋设之处;4.建筑物及地道等出入口;5.车马通行频繁易受损伤之处;6.临河岸及接近水渠之处;7.沙地、沼泽地及涌水地。

2.0.20设计图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计图纸规格宜基本一致,便于装订和存放;2.设计、审核、批准等程序完备;3.设计使用统一规定的符号、字母;4.平面图应包括下列各项:1)变电所、受电地点(杆塔)及线路的位置;2)线路附近的地势、沿线主要构筑物、铁路、公路、河川、桥梁、主要用户位置、并注明其名称;3)线路两侧的弱电流线路、电力线路;4)线路名称、,电杆位置、档距、转角度、电杆种类、长度以及线路方位;5)导线型号、亘长、根数;6)变台、柱上开关的位置、设置容量、结构型式、避雷器型号及数量、接地体结构等;7)拉线及拉线杆位置、截面、长度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等。

3 配电线路器材的检验3.0.1 凡用于配电线路上的所有器材必须经过检验,安装前还需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3.0.2凡线路上采用的设备或器材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重做鉴定:1.试验合格证超过了规定的有效期;2.超过了规定的保管期;3.运输或其他原因可能影响质量者;4.经检查发现变质、变色、变形、绝缘浸潮等可能降低电气、机械性能,认为有必要者。

3.0.3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应符合下列需求:1.外表光滑、平整、外壁均匀不露筋、不跑浆,凸凹不平不应大于3毫米;2.杆身弯曲不超过杆长的1/1000;3.按规定方式放置地面,无纵向裂纹,横向裂纹宽度不超过0.05毫米,长度不超过1/3周长;4.在杆身下三米处必须装设永久性制造商标,商标上应有国家标准型号、制造日期等。

3.0.4 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无断股、松股、折叠及磨损现象;2.无烧伤、退火及腐蚀现象;3.绝缘线无破损,偏心度不超标。

3.0.5绝缘子、瓷横担应符合下列要求:1.有制造厂商标,经试验符合国家标准;2.瓷件与铁件结合紧密,铁件镀锌完好;3.瓷釉表面光滑、完整、无气泡、斑点烧伤和缺釉等现象;4.瓷横担的弯曲度不应大于2%;5.已使用过的悬式绝缘子,应测量绝缘电阻值,其值不应低于300兆欧。

3.0.6 横担、金具应符合下列要求:1.符合规定尺寸,横担螺孔中心应在横担准线上,允许最大加工误差不超过1毫米;2.无明显弯曲、变形、无裂纹、气泡、砂眼;3.热镀锌无脱落,表面无腐蚀现象;4.线夹应采用节能线夹,并经试验合格;5.抱箍应采用热加工成型,不得冷弯加工;6.螺栓丝扣均匀、光滑、螺帽配合适当。

3.0.7 变压器、柱上开关应符合下列要求:1.技术参数和性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满足使用要求;2.有铭牌、标志清楚、明显;3.外表完整,无碰伤,油漆均匀无剥落,外壳无渗油现象;4.变压器油位、油色正常;5.柱上开关操作灵活。

变压器分接头开关位置正确,调节灵活;6.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必须满足安装地点:使用环境条件、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动热稳定电流、额定短路开断电流、额定短路关合电流、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外露绝缘件爬距等技术要求。

3.0.8 户外中低压隔离开关、跌落开关应符合下列要求:1.技术参数和性能满足使用要求;2.开关应有铭牌;3.瓷件无破损,浇铸件不活动;4.跌落式熔丝管长度调整合适,熔丝容量符合规定;5.各部件安装牢固,合闸后接触严密可靠。

3.0.9 中、低压避雷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技术参数和性能满足使用要求;2.瓷件无破损;3.密封及底部接线端焊接应良好;4.复合绝缘氧化锌避雷器外绝缘粘接牢固。

3.0.10 新购入的每批熔丝(片)应做熔断试验,特性应符合要求,不合格不得使用。

4 电杆与基础4.0.1 配电线路应采用定型产品。

离心式环形截面钢筋混预应力凝土电杆应符合表4.0.1要求。

物殊电杆另行设计。

4.0.2 各型电杆、应按下列荷载条件进行计算:1.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2.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3.最低气温、无冰、无风、未断线(适用于转角杆和终端杆)。

4.0.3 选择钢筋混凝土杆应使得杆承受的最大弯矩不超过允许弯距。

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

配电线路应采用国家标准环形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电杆。

非标准杆技术数据应根据制造厂技术说明书。

表4.0.1 钢筋混凝土电杆结构要求截面型式基本要求环型最小直径(毫米)用于中压线路190 用于低压线路150保护层最小厚度(毫米)10混凝土最低标号普通杆400 预应力杆5004.0.4分段式钢圈连接的钢筋混凝土电杆,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要由经过焊接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的焊工操作,焊完的电杆经检查合格后使用;2.焊接用的焊条应与钢圈材质相配合;3.施焊前应先将钢圈焊口上的油脂、铁锈污垢等清除干净;4.按钢圈对齐找正,中间应留2~5毫米的焊口间隙。

如钢圈有偏心,其错口不应大于2毫米;5.正式焊接前,按对称位置点焊3~4处,然后对称交叉施焊,点焊用的焊条应与正式焊接用的焊条相同;6.钢圈厚度大于6毫米时,应用用V型剖口多层焊接。

焊接中应特别注意焊缝接头和收口的质量。

多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收口时应将熔池填满。

焊缝中严禁堵塞焊条及其他金属;7.焊缝应有一定的加强面,其高度和遮盖面不应小于表4.0.4的规定;表4.0.4 焊缝加强面尺寸规定表焊缝加强面尺寸(毫米)钢圈厚度S(毫米)<10 10~20高度c 1.5~2.5 2~3宽度e 1~2 2~3示意图并不应有裂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