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健康教育

五年级健康教育

五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期我将继续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扎实开展体育卫生健康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五年级学生健康知识不够全面,校内外意外伤害有所增加,有必要继续开展健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进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课间活动,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节课,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2、教学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3、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团结协助,尊敬师长,让学生热爱生活。

四、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青少年获得必要的健康知识,激发其增进健康的愿望,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保护生命、维护健康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1、使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养健康的意识行为,懂得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适时、适体的穿着有益健康,引导学生培养朴素、大方、适时的穿着风格。

3、使学生认识吸毒的危害,教育青少年千万不要因好奇去尝试吸毒。

4、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使自己逐步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5、让学生了解学校健康促进的内容,并在行动上支持和参与学校健康促进活动。

五、教学进度安排五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篇《贫血症状与食品安全》第一课《贫血对健康的影响》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贫血概念和症状2.知道贫血发生的原因、危害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难点:贫血的危害、治疗和预防教学准备:课件、挂图、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1、贫血的概念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贫血吗?师:同学们的回答到底对不对,让我们一起看课本就知道了。

教师总结:缺铁性贫血是由于身体里的铁贮存不足,造成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使红细胞个儿小,颜色也浅。

2、儿童为什么易患贫血儿童需铁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儿童有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积极防治原发病,如钩虫病、溃疡病、月经过多等慢性失血性疾病3、贫血的症状及危害(1)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短。

(2)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短三、课堂总结了解贫血的症状以及对身体的影响。

希望大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参加学习和各项活动,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并把今天所学的知识与家人分享。

《贫血对健康的影响》第2课时一、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关于贫血的分类以及基本症状。

1.失血性贫血2.营养不良贫血3.缺铁性贫血4.生理性贫血二、贫血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贫血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欣赏完后大家分组讨论有关贫血的话题。

三、贫血与饮食1.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蛋类、鱼类等2.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3.富含铁的食物4.富含铜的食物四、课堂总结提倡均衡饮食,荤素搭配,保证相关营养素的摄入。

希望大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参加学习和各项活动,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第二课《合理膳食,防止贫血》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缺铁性贫血以及症状、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教学重点: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最好方法是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合理搭配教学难点: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及早发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教学准备:课件、挂图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师:孩子们,你们平时喜欢吃哪些食物?不喜欢吃哪些食物?有没有吃零食的习惯?学生答。

教师:饮食习惯对我们人体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

有一种疾病就是由于膳食不当引起的,它就是缺铁性贫血。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

(板书课题)二、探究学习教师:那么什么是缺铁性贫血呢?所谓贫血,指单位体积血液内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健康性贫血最为常见。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

教师补充介绍全剧L童少年患缺铁性贫血的数据统资料:约占15%。

探讨其原因:偏食、吃零食、食物单调,或者患慢性副道疾病,影响营养宗的吸收。

了解其症状和危害:头晕、眼花、耳鸣、脸色苍、气急、易疲劳、注意不集中、学习效果差等现象。

还影响生长发育。

三、课堂小结我们学了这一课,能吸取什么教训呢?据我课前调查的情况,同学们挑食、偏食的现象是存在的(下面可把调查统计的材料报告一下,如有多少人不吃芹菜,多少人不吃菠菜,等等)。

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你也会因营养失衡而导致贫血。

希望大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参加学习和各项活动,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合理膳食,防止贫血》第2课时一、巩固知识1.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以及危害2.正确地选择补铁食品二、如何预防先让学生交流预防措施,教师总结:首先是纠正偏食和零食的习惯;然后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最后还要多吃富:维生宗和铁的食物,即通过膳食营养来解决。

如何通过调配膳食来预防缺铁性贫血?(1)学生列举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食物,指生答。

教师补充讲解: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

(2)具体预防措施,可以让学生先交流总结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板书。

三、联系实际1.教师:缺铁性贫血为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无论机体的肌肉、骨骸或其他器官,对铁的需求都比成人多。

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对照今天学到的知识,你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需要做怎样的调整?(请学生回答)2.出示一个情景:让学生出谋划策。

(小明总爱吃零食,又挑食。

他个头明显比同龄人矮,学习成绩也差。

你能帮他比出主意吗?)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打算?教师总结:这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缺铁性贫血,还懂得了如何去预防。

希望同学们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茁壮成长。

第三课《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2、让学生了解游泳时或不小心溺水的预防。

3、在学校安全教育中,要认识道路安全标志,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做到行走安全、外出乘车安全。

教学重难点:食物中毒的预防教学准备:课件、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请同学们欣赏有关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新闻视频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讲授新知通过学习课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有关食品安全知识的概念以及对人的影响以及中小学生应注意的饮食卫生习惯。

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用品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蔬菜水果洗干净后再食用4.尽量少吃剩的食物最好不吃5.选择食品时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食品7.不吃街头食品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一、理论联系实际请同学们认真默读食品选购常识:1.注意食品的新鲜程度和卫生状况2.不要购买无证摊贩的食品3.购买熟食要去有卫生许可证4.在超市和商店购买食品时,要检查外观。

5.注意营养搭配平衡,应尽量选购天然食品、绿色食品、少吃含酒精、香精、色素和防腐剂的食品。

四、课堂小结这堂课让我了解了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以及在平日的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饮食习惯和食品选购常识,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睛,丰富了我们的食物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希望同学们能回家把这些宝贵的知识分享给家人。

《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食物中毒2.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症状以及急救方法教学重难点:掌握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症状以及急救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挂图等教学过程:一、讲授新知通过预习课本,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食物中毒以及它的症状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2.有毒动植物和食物中毒3.化学性食物中毒二、发展阶段通过欣赏有关食物中毒的视频,让学生深刻了解食物中毒给人们带来的身体伤害还有心灵的伤害。

掌握食物中毒的症状:腹泻、呕吐、口干、眼窝下陷等。

读课本中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方法:1.催吐2.导泻3.解毒三、小组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食物中毒的事件,当时你们是如何处理的?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急救。

四、课堂总结今天同学们学习了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以及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与家人一起分享这些宝贵的好方法。

第二篇《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第一课《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肠道传染病2.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症状3.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4.在日常生活中讲就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教学重难点:肠道传染病的症状以及预防教学准备:课件、挂图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生活中有出现肚痛的现象吗?为什么?是否属于肠道传染病?2、肠道传染病的起因是什么?分小组议一议。

二、思考1、肠道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2、肠道传染病的症状是怎样的?3、肠道传染病多发的季节:(夏、秋季)4、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三、看图练习1、讲出肠道传染病的过程。

2、想一想填一填:四、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要求做到;①洗干净②煮熟③不要喝生水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的症状,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讲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巩固知识(一)肠道传染病的种类及特点:1.细菌性痢疾2.霍乱3.伤寒和副伤寒(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经水传播2.经食物传播3.生活接触传播4.昆虫媒介传播二、发展阶段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三、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讨论有关肠道传染病的防治,以及在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肠道传染病问题。

四、课后拓展请同学们在课下与家长一起在网上搜集有关肠道传染病的资料,为下节课做手抄报打下基础。

《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第3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请同学们欣赏多幅有关肠道传染病的手抄报作品,边欣赏边思考,作品主要表达了什么内容,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回答……二、创作手抄报请同学们以绘画的形式设计一幅有关肠道传染病的手抄报,在设计前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主题名字2.设计的几大板块3.文字与图画相结合4.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三、展示评价以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选出一至两幅作品上台展示,请同学们欣赏评价,以自评、互评为主,教师简评为辅的方式进行,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