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1118心肺复苏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20141118心肺复苏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沙市区人民医院
心肺复苏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为检验我院对于急救的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实战意识,加强应急训练,锻炼处置队伍,检查备战状况,查找疏漏,及时整改。

一旦发现猝死的患者,马上要做到“四早”,早进入急救系统心肺复苏、早初级心肺复苏、早除颤、早高级支持。

我院医务科提出演练计划报请院领导批准,准备11月底在本院进行一次心肺复苏的急救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成立应急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黄宏云
副组长:刘安辉
成员:李先华、胡友明、董明杰、韩继、肖志敏、袁海琼、李明松、李红梅、陈力
二、职责分工
演练总策划:刘安辉
演练评估:黄宏云副院长
演练方案:刘安辉
交通工具:袁海琼
现场秩序维护:李明松
三、演练的目的和原则
检验我院的整体应急、组织协调能力及应急工作准备情况,检验我院医护人员对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掌握程度。

四、演练内容
(一)病情简介
患者杨某某,女,63岁,家住沙市某小区。

患者因“胸痛4
小时”入院,患者10月20日与家人到厦门旅游后,于今晨(10月28日)8时许坐长途汽车约11小时回家,晚七时许感阵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含服速效救心丸5颗后卧床休息,病情并无缓解。

晚11时许,患者感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濒死感。

家属遂将患者就近送至我院门诊,患者在门诊就诊时突然倒地、神志不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未触及。

询问家属患者既往有“冠心病病史”。

查体:呼吸无、脉搏无、血压无法测出。

昏迷状,面色苍白,颈部动脉搏动消失、胸廓呼吸运动消失、心音消失、生理反射消失。

无呕吐白沫、二便失禁、肢体抽搐。

初步诊断:昏迷待查:1.急性心肌梗死?
2.恶性心律失常?
3.其他?
(二)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三)心肺复苏操作程序:(首先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1)判断意识(判断意识、呼吸、心跳是否停止的时间<10秒钟)
护士报告病情,医生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叫患者。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如果只有一名医务人员在场)立即呼救,寻找他人帮助,并记录时间。

(2)判断呼吸、心跳是否停止
判断呼吸: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体逸出)三步骤来完成。

判断心跳: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食指和中指并拢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男性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触及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隐处,触摸患者颈动脉有无搏动。

(3)胸外按压(医生胸外按压,护士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人工胸外按压时,患者仰卧硬板床上或平整地面,头颈、躯
干无扭曲,两臂放于身体两侧,解开上衣、腰带、暴露胸部,求救者跪在其旁。

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3处或剑突上二横指或胸骨下半部、双乳头之间。

按压手法:
①按压姿势:左手掌根部放在胸部正中双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右手平行重叠压在左手背上,双手指紧扣,保证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保证手掌用力在胸骨上。

按压时,肘关节伸直,依靠肩部和背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肩、肘、腕一轴线。

②幅度:≥5cm
③频率:≥100次/分
④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⑤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
⑥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

注意:胸外按压应有节律、不间断,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放松=1:1。

(4)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 先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若有义齿松动应取下。

术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同时另一手的示、中两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通畅气道。

(6)人工呼吸
①急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孔,吸气后,双唇紧贴包绕患者口部,用力吹气,看到胸廓起伏;
②吹毕立即离开口部,松开鼻孔,视患者胸廓下降后,再重复吹气一口;
注意:平静吸气后缓慢吹气,持续时间大于1秒,确保胸廓
起伏。

(6)电除颤
心脏外电除颤是利用除颤仪在瞬间释放高压电流经胸壁到心脏,使心肌细胞瞬间同时除极,终止导致心律失常的异常折返或异位兴奋灶,从而恢复窦性心律。

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颤。

及时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虽可部分维持心脑功能,但极少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而迅速恢复有效的心律是复苏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

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时间(尽早除颤)是治疗室颤的关键。

除颤电极的位置:最常用的电极片位置是指胸骨电极片置于患者右锁骨下方,心尖电极片放在与左乳头齐平的左胸下外侧部。

其他位置还有左、右外侧旁线处的下胸壁,或者心尖电极放在标准位置,其他电极片放在左右背部上方。

若植入了置入性装置(如起搏器),应避免将电极片直接放在置入装置上。

除颤能量第一次选择200J-300J,第二次及后续的除颤能量应相当,而且可考虑提高能量。

一次电击无效应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后(约2分钟)再次分析心律,必要时再次除颤。

(7)医护交流,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5个周期,期间护士按医嘱静脉用药,再次判断,简述按压有效指标及终止复苏标准。

(8)开放静脉通道,若无自主心律,按医嘱静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g、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5-1mg,并根据病情逐渐增大剂量,同时做好记录。

若心电监护为室颤,给予利多卡因针剂100mg静推。

(9)心肺复苏有效指针:1、能扣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kpa(60mmHg);2、面色、口唇、甲床和皮肤色泽转红;3、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4、散大的瞳孔缩小;5、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高。

(10)高级心肺复苏(通过120救护车送上级医院病房进行)
主要措施包括气管插管建立通气、除颤转复心律、建立静脉通道并应用必要的药物维持已恢复的循环。

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

可用于电击无效的室颤及无脉室速、心脏停博或无脉性电生理活动。

血压不回升者,给予盐酸多巴胺注射液100mg-160mg稀释后静脉滴注;呼吸衰竭者,可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注射液0.375静推、盐酸洛贝林注射液3mg-5mg静推。

必要时可用5%葡萄糖250ml加尼可刹米注射液5支(每支0.375)静滴。

心脏骤停或复苏时间过长者,或早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患者可适当补充碳酸氢钠,但应注意防止产生碱中毒。

给予2-3次除颤加心肺复苏及肾上腺素之后仍然是室颤/无脉室速,可再次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0mg静脉推注。

(四)医院应急处置
(1)迅速报告分管领导;
(2)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①通知应急组织相关部门(医务、院办、护理、药剂、器械及相关临床科室)到位;
②组织院内专家会诊,成立抢救小组,制定抢救方案。

五、演练结束
(一)由黄宏云副院长宣布本次演练活动结束;
(二)整理演练器材、设备,清理演练场地;
(三)对本次演练进行经验总结,查找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尽快进行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