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实验四
实验4 交换机的配置与操作
一、基础知识介绍 二、能力培养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作业 五、提升与拓展
基础知识介绍
基础知识介绍
一、网络模拟器Packet Tracer简介 思科路由器模拟器Packet Tracer是由Cisco公司发
布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学习CCNA课程的网络初 学者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 境。学生可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 方法建立网络拓扑,软件中实现的IOS子集允许学生 配置设备;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 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
基础知识介绍
三层交换机的优点在于接口类型丰富、支持多层 交换、路由能力强大,便于实现选择最佳路由、负荷 分担、链路备份等路由器所具有的功能,适合用于大 型的网络间的路由。 3.四层交换
基础知识介绍
二、交换机MAC地址表的地址分类 在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有三种类型的地址。
(1) 动态地址。动态地址是交换机通过接收到的报文 自动学习到的地址。当一个端口接收到一个包时, 交换机MAC将把这个包的源地址和这个端口关联起 来,并记录到地址表中。 (2) 静态地址。静态地址是手工添加的地址。静态地 址和动态地址功能相同,不过相对MAC动态地址而 言,静态地址只能手工进行配置和删除,不能学习 和老化。静态地址会保存到配置文件中,即使交换 机复位,静态地址也不会丢失。
基础知识介绍
VLAN的划分有基于端口、MAC 地址、协议和子 网这四种方式,目前最常用的是基于端口的VLAN划 分。通过使用VLAN,可以带来如下的好处: (1) 隔离广播包,即广播包只在本VLAN中传播,从而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整个网络的处理能力。 (2) 虚拟的工作组,通过灵活的VLAN设置,可以把不 同物理地点的用户划分到同一工作组内。 (3) 一个VLAN内的用户和其他VLAN内的用户不能互 访,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基础知识介绍
(3) 支持逻辑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设计模式。逻辑空间 模式用于进行逻辑拓扑结构的实现,物理空间模式支 持构建城市、楼宇、办公室、配线间等虚拟设置。 (4) 可视化的数据报表示工具。配置有一个全局网络 监测器,可以显示仿真数据报的传送路线,并显示各 种模式,前进后退,或一步步执行。 (5) 数据报传输采用实时模式和仿真模式,实时模式 与实际传输过程一样,仿真模式通过可视化模式显示 数据报的传输过程,使用户能对抽象的数据的传送具 体化。
基础知识介绍
CCNA模拟器的主要特点: (1) 支持多协议模型。支持常用协议HTTP、DNS、TFTP、 Telnet、TCP、UDP、Single Area OSPF、DTP、VTP以及 STP,同时支持IP、Ethernet、ARP、 wireless、CDP、Frame Relay、PPP、HDLC、inter-VLAN routing以及ICMP等协议模型。 (2) 支持大量的设备仿真模型,包括路由器、 交换机、无线网络设备、服务器、各种连接电缆、终端 等,还能仿真各种模块。另外,提供图形化和终端两种 配置方法,各设备模型有可视化的外观仿真。
基础知识介绍
三、交换机的管理方式 可网管交换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管
理:通过RS-232串行口(或并行口)管理、通过网络 浏览器管理和通过网络管理软件管理。 (1) 串行口管理:可网管交换机附带了一条串口电 缆,供交换机管理使用。 (2) Web浏览器管理:可网管交换机可以通过 Web(网络浏览器)管理,但是必须给交换机指定一 个IP地址。在默认状态下,交换机没有IP地址,必 须通过串口或其他方式指定一个IP地址之后,才 能启用这种管理方式。
基础知识介绍
(3) 管理软件管理:可网管交换机均遵循SNMP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协议是一整套的符合国 际标准的网络设备管理规范。凡是遵循SNMP协议的 设备,均可以通过网管软件来管理。
基础知识介绍
四、VLAN的划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
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所以也称为二层交换技术。 二层交换技术的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 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 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 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在小型局域网中,广播包影响不大,二层交换 机的快速交换功能、多个接入端口和低廉价格为小 型网络用户提供了很完善的解决方案。
基础知识介绍
(3) 过滤地址。过滤地址是手工添加的地址。当交换 机接收到以过滤地址为源地址的包时,将会直接丢 弃。MAC过滤地址永远不会被老化,只能手工进行 配置和删除。过滤地址会保存到配置文件中,即使 交换机复位,过滤地址也不会丢失。
如果希望交换机能屏蔽掉一些非法的用户,可 以将这些用户的地址设置为过滤地址,从而这些非 法用户将无法通过交换机与外界通信。
是在一个物理网络上划分出来的逻辑网络,这个网 络对应于OSI模型的第二层网络,VLAN的划分不受 网络端口的实际物理位置的限制。VLAN有和普通物 理网络同样的属性,除了没有物理位置的限制,它 和普通局域网一样。第二层的单播、广播和多播帧 均在一个VLAN内转发、扩散,而不会直接进入其他 的VLAN之中。
基础知识介绍
五、交换机的层Βιβλιοθήκη 交换机用做网络集中设备,其端口连接网络中
的主机。在转发数据帧时,端口带宽能够独享。交 换机按其工作在OSI参数模型的对应层次,有第二 层、第三层和第四层交换机。可管理的交换机内置 了操作系统软件。
基础知识介绍
1.二层交换 传统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第二层—数
基础知识介绍
2.三层交换 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
机,三层交换机最重要的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 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个 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对 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由硬件高速实现, 而像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 由确定等功能由软件实现。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 层交换技术 + 三层转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