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间标志明确,有实际屏障。
二、医务人员进入产房必须洗手、戴口罩、戴帽子、更衣、换鞋,患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产房工作。
三、产房应保持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温度在24℃~26℃,湿度50%~60%,每日通风2次,每周大扫除一次; 空气、物体表面应达医院环境监测标准。
四、接送病人车辆应用交换车。
平车、待产床、产床上铺防水床单,每个病人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产垫、无菌单、被服一人一换。
待产床及产床每个病人使用后用5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床栏等表面,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可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五、严格无菌操作,接生前刷手,水龙头采用非手触式,手刷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手刷严禁重复使用。
六、产前病人进行HBV、HCV、HIV检查,设隔离待产床和隔离产床,传染病人的胎盘必须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并做好标识。
待产床、产床及房间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七、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非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后去除血迹、保湿,放入器械回收盒,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处理。
八、每季度对空气、医护人员手、每月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留存监测资料。
九、拖鞋、拖布、抹布每次用后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冲洗、晾干、备用。
十、死胎、死婴处置符合有关规定,有记录。
医疗废物处置符合规定。
十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落实情况,持续改进,并有记录。
十二、所有人员上岗前应接受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