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管理(ppt 63页)

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管理(ppt 63页)


2 景区产品的定价策略
(1)影响景区价格的因素: 资源因素、季节因素、需求因素、竞争因素、
政策和法律因素 (2)基本定价策略: 产品定价策略 折扣与让价策略 产品线定价策略
3 景区产品销售渠道策略
(1)直接销售渠道 (2)间接销售渠道:旅行社、饭店、交通企业 4 景区产品的促销策略 (1)广告促销 (2)公关促销:与新闻界的关系、节庆活动、专题 活动、公益活动、特种事件促销
三、自然山水类旅游景区 案例分析:栾川
辅学资源
栾川重渡沟
栾川养子沟
栾川旅游经历了接待型——事业型——产 业型的历史跨越。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 栾川已初步形成了山水游、森林游、溶洞 游、农家游、温泉游、滑雪游六大代表品 牌。栾川成为在河南省同时拥有两个国家 4A景区的县份。2004年,全县接待游客 249万人次,比2000年翻了三番,旅游总 收入6.45亿元,是2000年的13倍,占全县 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提高到 23.9%。
乐山大佛的营销始于1981年。
1994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国文物古迹游”主题旅 游活动,乐山大佛景区借此机会举办了首届“国际旅游大 佛节”,并于1995年和1996年又接连举办了两届。
2002年,乐山市举办了“中国民间艺术 游·四川乐山第四届国际旅游大佛节暨首届峨眉 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保护节”,并同时庆祝了乐 山大佛展,吸引海内外注意力,开幕式上推出了三 首乐山大佛旅游歌曲;举办“郭沫若诞辰100周年 暨郭沫若与20世纪先进文化学术座谈会”,强化 了乐山市名人故里的形象;三大武林门派峨嵋论剑, 宣传了中国武术文化;来自世界29个世界遗产地 的代表和专家等参加了“全国世界遗产保护论坛”, 宣传了乐山保护世界遗产的理念,提高了大佛在国 际上的影响。节庆期间,各新闻媒体给予了很高的 关注,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深圳电视台 等纷纷大篇幅报道了乐山的节庆活动。
二、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 案例分析:环球嘉年华
辅学资源
上海环球嘉年华
北 京 环 球 嘉 年 华 海 报
环球嘉年华是世界上最大的巡回式移动游乐场。 嘉年华(carnival)即狂欢节,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后
来演化成古罗马农神节的庆祝活动,近代风靡欧美各国。 传统的狂欢节虽源于一脉,但各个国家不同的风土人情, 赋予了不同的特色,如德国慕尼黑狂欢节、英国诺丁山狂 欢节、巴西狂欢节、威尼斯嘉年华等,均成为当地各具文 化特色的传统活动。
2 景区营销管理:通过旅游市场分析,准确确定目标 市场,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使之获 得预期的旅游体验,是旅游景区产品实现过程的 全过程管理,是一种游客需求的管理。
三、旅游景区营销的特征 1 景区产品的共享使用权和暂时使用权 2 游客和员工都是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可进入性的影响 4 淡旺季的影响 5 固定成本高,可变成本低 6 易受时尚的影响 7 基于”口传”的景区形象 8 景区的属性差异化 9 景区营销主体的多元化
四、人文遗迹类旅游景区 案例分析:三星堆
四 景区传统营销的误区 1 景区市场营销传统目标僵化 2 景区市场营销传统方式单一 3 景区市场营销传统时限较短 4 景区市场营销传统功能不强
五 科学的景区营销观
1 景区市场营销的目标多元化
2 景区市场营销的过程持续性
全程营销:市场营销并非是在旅游者来景区游玩之前为吸引旅游者而 作的工作,市场营销的时间跨度应该包括从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 地到旅游者返回客源地直至重新选择下一个旅游目的地为止的时 间段,并且这个过程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乐山大佛景区频繁参加旅游交易会、展览会 或其他相关旅游活动。如2001年与西南航空公司 合作,赴韩国汉城(现首尔)、釜山、济州等城 市宣传四川“世界遗产游”;2003年乐山大佛、 九寨沟等六大景区联合赴上海拓展旅游市场,举 行了“四川世界遗产之旅”推介会,并把上海作 为发展自助游的首选客源地。
乐山大佛景区自1997年以来一直维持40元的 门票价格,直到2004年10月才提价到70元,而峨 眉山为120元。随后,乐山又在当年的12月实行年 票制,周边地区游客去乐山旅游,可以和本地市 民一样享受“同等待遇”,花上38—198元办张 年票,就可以享受峨眉山或乐山大佛景区一年畅 游待遇。这在其他世界遗产景区的一片涨价声中, 显得特立独行。
四 、旅游景区市场营销要素 现代流行的营销组合,即4C理论: 顾客价值(产品):Customer Value 顾客成本:Cost to the Customer 便利性:Convenience 沟通: Communication
1 景区旅游产品组合策略
(1)点线扩展组合策略:围绕产品的核心,向周围辐射、 扩展,形成整体集聚效应,诱发和引导建立次一级中心, 使产品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为旅游者提供多元、整体的 强吸引力的旅游集合。
案例启示
选用乐山大佛的案例主要是因为它是我国较早成 为世界遗产的景区,且代表了世界遗产现在主要 采用的政府主导型营销策略。
(1)世界遗产类景区更容易调动区域整体 资源优势,联合营销,强强联合是不错的 选择。乐山景区营销过程中整合了一切相 关的要素,如佛教基础、名人故里、武林 论剑等,全面丰富了世界遗产的内涵。
(3)营业推广 ——免费营业推广 ——优惠营业推广 (4)网络促销 新闻信息发布、票务预定、B2B模式
第三节 与旅游景区类型相适应的营销管理 一、世界遗产类旅游景区 案例分析:乐山大佛景区
辅学资源
乐 山 大 佛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距今已有1200 年的历史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1996年,峨眉 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 文化和自然双重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阿富汗巴米杨大 佛被炸,而我国政府却在此时组织了规模浩大的乐山大佛 修复工程,从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新的、在旅游规划和旅游景区管理中被逐渐接受的 一种调查方法:基于网络平台的潜在客源调查。பைடு நூலகம்该方法填补了旅游市场调查中在大样本前提下对 于潜在客源市场系统调查的空白。
3 结果处理阶段
三旅游景区营销战略
1 旅游客源市场细分 2 目标市场定位 (1)无差别市场:旅游产品的销售者不对市场进行细
分,将市场作为一个整体,产区无差别市场策略进行 营销。 (2)广泛市场:供方已对市场进行了细分,但其策略 是指向所有的目标市场,并针对每一个细分市场进行 相应的营销组合。 (3)差异性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将客源市场划分 为若干细分市场,供方只选择其中一部分细分市场作 为自己的营销目标。 (4)集中性目标市场:供方将目标市场确定为一个特 定的市场。 3 景区定位
在2005年3月9日,河南省委政研室、河南 省旅游局、洛阳市政府和中国旅游报报社 联合主办的“栾川模式”研讨会在北京顺 利召开,栾川旅游真正走向全国。“栾川” 模式是一个高端发力的典型,是一个政府 主导型发展经济的典型,是部门协力、群 众参与的典型,同时也是一个市场运作、 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典型。
主题公园类景区在进行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应 该特别注意顾客价值的实现,即从产品的吸 引力和更新度入手,着重提供给游客较为满 意的体验。
游客导向型的人造主题公园景区,社会时 尚的变化和人们兴趣的转移,会对营销过程 产生重大影响,必须持续密切地审视社会潮 流的变化,根据变化趋势及时添置新的游乐 项目,以便取代已经过时的设备和设施。此 外,应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改进和优化 其展示和解说的方式。
O、T分析: 从旅游景区而言,机会和威胁通常有以下内容: 1 政治和经济环境 2 社会文化环境 3 生态环境 4 技术、市场环境
二 旅游景区的市场调查
确定市场调查目标 分析影响问题的因素
调查准备
编制市场调查问卷 收集信息,确定样本
正式调查
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预测并编写调研报告
结果处理
1准备阶段
2正式调查阶段
.过山车 · 青蛙跳 · 欧洲大货船 · 海盗船 · 激流滚 木· 弹射骑· 惊呼狂叫· 急速大风车 高空游览 · 越野 追逐· 旋转小蜜蜂· 青蛙跳· 碰碰车
案例启示
属于娱乐休闲类的主题公园景区,在体验 经济的发展趋势下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 案例当中可以看到:嘉年华所有的游艺机、 游戏、文艺演出和风味小吃,其实只不过是 一种道具,其所营造的互动的、令人疯狂的 气氛也仅仅是一种无形的服务,嘉年华真正 提供给游客的其实是由上述内容有机组合起 来而产生的“欢乐”体验。其主要成功点是 立足于目标市场的需要,使有形和无形的产 品都满足顾客价值的需要,所应用的营销运 营方式也与顾客群体相契合。
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营销,几十个部门的 领导都亲自上阵,带上所属人员摆摊设点。 散发资料,向公众介绍栾川旅游产品,形 成了一道风景线。三年来,这样的旅游推 介会搞了100多次,共有50多个县直单位、 企业的3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走出去营销 的城市达50多个。他们还组织了2300多家 省内外旅行社来栾川踩线,组织了50多家 新闻媒体前来采访。
第5章 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管理
第一节 景区营销概念的引入与重新认识
一 景区市场营销产生的背景 1 景区产品特征的同质化 2 景区市场需求的多元化 3 景区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二 旅游景区市场营销及营销管理的概念
1 旅游景区市场营销:是旅游景区组织为满足旅游者 的需要并实现自身经营个发展目标,而通过旅游 市场实现交换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 管理活动。
(2)市场战略。栾川开创性地采取了一些开 拓市场的新方法,这种政府身份下的强力 的目标责任整体营销方式是非常有特色的。
营销管理工作的强调点
山水资源型的景区,应该以保护为先,需要在营 销管理环节中考虑到淡旺季和容量控制问题而注重价 格的调节。在总量平衡的前提下达到双赢,多一些市 场因素的考虑,少一些计划。同时,特别关注旅游者 的需求变化,完善市场调查环节,以便获得更为贴合 的目标市场信息,特别是由于同等类型的山水景区有 资源的替代性,所以应该在景区营销策略中强调品牌、 服务等无形要素,合理定位,以延续景区的生命周期, 避免同类景区的替代性竞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