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方法研究
统计与概率是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而这部分内容有着极强的抽象性特征,在理解方面尤为困难,因而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也让很多学生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上望洋兴叹。
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之后的应用当中也有着极大价值,所以需要改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而保证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掌握理解和解题的技巧,促进学生数据统筹和分析研究能力的发展。
标签: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方法
统计与概率是一项抽象复杂的教育内容,和学生以往所学习到的确定性数学如代数、几何等课程相比有着极大的差异,这部分内容属于不确定性数学的范畴,需要在随机当中查找规律,促使学生用辩证思维与归纳手段数理统计与随机理念,提高数据的分析和统筹研究能力。
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要想保证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
1.创设教学情境,突破抽象概念
统计与概率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同时也发挥出了极大的应用价值,但是统计与概率类的数学问题并非是学生以往学习到的确定性数学内容,而是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抽象性,需要培养学生的随机思想和统计思想,并让学生在随机当中找寻数学规律,因而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难以快速有效的理解抽象概念,使得学生无法突破统计与概率的学习难题。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用更加直观的方法获取概念知识,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锻炼。
以概率抽象概念学习为例,由于概率指的是随机事件的发生可能性,较为抽象。
为了提高学生的概率理解能力,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情境:甲乙二人玩投掷硬币的游戏,每人任意投掷一枚硬币两次,假如两次都朝上的话,那么甲获胜,假如两次都朝下的话,那么乙获胜,请问这个游戏是否公平?这样的情景十分贴近生活,能够唤起学生的实际体验,有助于学生对概率的认识。
另外,为了加深学生的概念印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这样的实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当中理解概率,突破學习难点。
2.引导自主学习,培养数学思维
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学习模式,强调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学习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当中理解所学内容,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丰富数学思想方法,获取丰富的学习经验。
就统计与概率的数学教学而言,由于这部分内容抽象复杂,对于学生思维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更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当中找到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对统计与概率课程的认知。
在自主学习的多种形式当
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学生的成长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与良好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互相学习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与他人认知,运用互动讨论和取长补短的方法实现共同发展。
例如,在教学概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综合性的数学思考题鼓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总共有五根小棒,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3、4、5、7厘米,从中任意选出三根小棒,请列出所有组合的可能性;把三根小棒首尾顺次连接可以搭成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这个概率问题不仅仅考查学生对概率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考查了学生三角形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适合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展开,便于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
3.组织实践活动,丰富学习体验
数学学科本身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假如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学习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而不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的话,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也不利于落实数学教育目标。
统计与概率学习当中,很多的知识都带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需要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获得直观的体验,从中总结和获取学习结论,收获成功的学习体验。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当中组织多元化的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体验的机会与平台,拓宽学生认识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路径。
例如,在学习统计图时,不同的统计图适用的范围各不相同,而为了提高学生对统计图的掌握与利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这样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调查家庭本月消费开支和总支出百分比,制作扇形统计图;调查自家近十年来用于家庭建设的投入情况,并制作折线统计图观察变化趋势。
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交流彼此的实践感受,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丰富学生成功的学习体验。
创新改进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助于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统计与概率当中的抽象复杂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在改进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到统计与概率课程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要求,运用多元化的教育策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真实的学习体验,彻底解决学习难题。
参考文献:
[1]曾峥,杨豫晖,武金艳.数学“四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2):66-70.
[2]张恩德.论课程内容偏度[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2):47-53.
[3]刘军.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的理解[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147-148.
[4]张学润,王中东,徐向红.研究型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浅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01):85-87.
[5]王光明,王瑞.再谈运用数学方法研究数学教育问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12):30-3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