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
调试及试运行方案
2014年9月4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及标
准. (3)
2. 调试目的及质量目
标. (3)
3.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和要
求. (3)
4. 调试作业步骤及过程说
明. (3)
5. 煮炉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安全事
项 . (5)
6. 蒸汽试
验. .......................................................................................................................................
5
7.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
施 . (6)
8. 组织分工及时间安
排. (6)
附
录:. ...................................................................................................................................... .. (1)
1. 编制依据及标准
1.1 TSG G0001‐2012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2 JB/T1612 《锅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
1.3 GB50273‐2009 《锅炉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1.4 GB/T1576‐2008 《工业锅炉水质》
1.5 南京南锅动力设备有限公司《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
2. 调试目的及质量目标
2.1本方案用于指导余热锅炉系统及相关设备安装结束、设备单体调试完成后的
调试及试运行工作。
通过煮炉,清除炉本体在制造、运输、存放、安装过程中
残留的各类沉积物、油脂及腐蚀产物,改善锅炉整套启动时期的水汽质量,从
而使之较快地达到正常标准要求,为机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煮炉系统范围包括汽包、对流管、下降管。
调试质量目标:煮炉后机组整套启动水汽品质符合
GB/T1576‐2008 《工业锅炉水质》的质量标准要求:金属表面油脂类污垢及保护涂层已经
清除或脱落,无新生腐蚀产物,浮锈。
试运签证验收合格。
3.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
3.1. 机组热力系统基本安装完毕,锅炉在1.2MPa 压力下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并合
格,并经当地锅炉检验机构安装监检人员确认。
3.2. 锅炉的附属设备(水位计、压力表)、给水系统、排放系统及其它安全附件
完好,转动机械经过试运转正常可投用。
3.3. 炉内各段工质、烟气的温度、压力等测量元件安装结束,相应的信号回路检
查、变送器检验合格。
3.4. 锅炉的放水、排废渠道打通。
3.5. 锅炉汽、水取样装置、冷却水系统经试运已具备投运条件。
3.6. 动力电源、照明电源稳定,供水能满足要求,烟气挡板门能切换自如。
4. 调试作业步骤及过程说明
因本项目余热锅炉的煮炉需要来自窑炉的高温烟气,所以需要窑炉的运行负荷配合,并
可视清除腐蚀情况缩短煮炉时间。
4.1煮炉操作步骤序号
煮炉升压操作过程煮炉时间(h ) 1
药品从汽包注入(或加药装置)。
2 2
锅炉升压至0.1Mpa 3 3
汽包压力在0.2MPa 4 4
升压至0.3‐0.4MPa 6 5
升压至0.5MPa 5 6 保持0.6‐0.7Mpa 下进行多次排污换水,视化学分析数据决
定煮炉结束时间
4
5.2、煮炉时,向锅炉内加入NaOH 和Na 3PO 4。
加药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
定,如无规定时,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煮炉时的加药配方
药品名称
加药量(kg /m3水)铁锈较薄铁锈较厚氢氧化钠(Na0H )
2~3 3~4 磷酸三钠(Na3P04.12H2O )
2~3 2~3 注: a 、药品按100%的纯度计算。
b 、缺乏磷酸三钠时,可用碳酸钠代替,数量为磷酸三钠的1.5倍。
c 、可以单独使用碳酸钠煮炉,其数量为6kg /m3水。
4.3、药品应溶化成溶液状加入锅炉内(自汽包放气阀口加入或加药装置),配制和加药液时应注意安全。
4.4、加药时,炉水应在低水位。
4.5、为保证煮炉效果,在煮炉末期应使蒸汽压力保持在工作压力的75%左右,
煮炉时间一般应为1天,如在较低的蒸汽压力下煮炉则应适当延长煮炉时间。
4.6、煮炉期间应定期从锅炉排污水取样,对炉水碱度进行分析,炉水碱度不
应低于45mg ‐eq /L ,否则应补充加药。
4.7、煮炉完毕应清理锅筒和集箱内的沉淀物,冲洗锅炉内部和曾经与药液接
触过的阀门等,检查排污阀有无堵塞。
4.8、煮炉应符合下列要求:
锅筒和集箱内壁面应无油垢。
擦去附着物后金属表面应无锈斑。
5. 煮炉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安全事项
5.1煮炉过程中蒸发掉的炉水应及时补足,升压后汽包水位保持正常水位(汽包中心线左右。
5.2煮炉期间将电接点水位计解除, 只投入就地水位计{双色水位计、玻璃水位计},派专人在汽包就地监视汽包水位并利用通讯设备及时与炉控室联系,严禁汽包水位过低。
5.3煮炉过程中排污门应全关,排污时全开时间不得超过1. 0min, 以防水循环的破坏。
5.4影响锅炉运行人员操作安全的扶梯、孔洞、沟盖板、脚手架等应做妥善处理。
5.5煮炉升压的过程中若发生危及锅炉设备、人身安全情况,按调试单位要求且按《锅炉运行规程》进行处理。
5.6由于给水系统不参加煮炉,可在给水系统冲洗时启动给水泵、对其进行变流量冲洗至出水清澈透明。
5.7配制碱液的现场应备好盛清洁水的水桶、毛巾、药棉、纱布、红药水及2%硼酸溶液;操作过程中避免药液溅入眼睛或皮肤,若溅碱液要及时用备好的溶液中和后用清水冲洗。
6.8溶解及搬运药品时,现场准备3~4只水桶及搅拌药品用的拐子;先溶解磷酸三钠放入系统后,再将氢氧化钠缓缓倒入溶药箱, 以防四溅伤人;备好必要的劳保用品,如橡皮手套、围裙、口罩、防护眼镜、胶鞋及洗手用品等。
6、蒸汽试验
煮炉合格后,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蒸汽密封性试验:
6.1加热升压至0.3~0.4MPa, 对锅炉范围内的法兰、人孔、手孔和其它连接部份的螺栓进行一次热状态下的紧固。
6.2继续升压至工作压力进行下列检查:
各人孔、手孔、阀门、法兰和垫料等处的密封性。
调试及试运行方案锅炉、管路等的膨胀情况。
7.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7.1 本项目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因素:锅炉煮炉后排放的碱废液可能对附近水体造成污染;锅炉煮炉时有可能发生碱液泄漏,可能会污染调试现场环境。
7.2 本项目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因素所采取的对策:为了保护环境,锅炉煮炉后的废液排放时要符合要求。
调试配药现场设置冲洗水源,对局部泄漏冲洗干净。
7.3 本项目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识别如下:生产工作场所未配备安全帽或未正确佩戴安全帽;调试生产场所沟、孔、洞在基建期间多处不全,楼梯、照明不完好;生产场所未按照规定着装;化学药品如:(强碱等)。
7.4 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采取的控制措施:在生产工作场所配备足够安全帽,要求所有参加调试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化学配药区域有明显警告标识、现场照明完好、冲洗水源充足;为了避免碱介质灼伤急救药品:0.2%硼酸溶液;参加与碱液操作的工作人员,应穿戴专用的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护面罩、耐酸服、手套及胶鞋等。
8.组织分工及时间安排 8.1 组织分工试运行中的单体、单机试运的调试工作由安装单位或业主负责,其他单位参加、配合,并负责升压前的配药、加药及煮炉期间设备的维护、消缺。
锅炉煮炉的系统调试由安装单位或业主负责,相关单位协调并完成煮炉过程中的调试工作,并对调试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提出应对的组织
和实施措施。
业主的运行人员应按调试单位的要求,按煮炉升压时间及时调整锅炉运行参数,进行锅炉操作;用户负责炉水取样、化验、试剂制备等相关事
宜。
8.2 时间安排本系统设备单体调试完成以后,对已提出的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逐条落实签证后,进行余热锅炉升压煮炉。
煮炉时间计划约 1‐2 天,如因其它专 6
调试及试运行方案业相关调试项目未完成或意外原因使得本专业调试条件不满足,则视现场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调试进度。
7
附录:锅炉煮炉分析记录表压力时间(Mpa) PO43‐ JD(mmol/l
(mg/l 压力时间(Mpa) PO43‐ JD(mmol/l
(mg/l
注:1、正常取样后,每两小时取样分析一次,PH 最后换水时分析。
2、分析设备应由业主提供。
因本余热锅炉不属于电站锅炉,分析指标按 GB/T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标准中汽水品质要求即可。
调试及试运行方案锅炉煮炉前检查清单项目:锅炉煮炉序
号 1 检查内容给水泵及控制系统排污阀门、疏放水、放空气阀
等 3 4 炉水取样装置就地水位计及其监控系统 5 6 煮炉用药品的检查煮炉分析化验用药品的检查 11 安全防护措施的检查备好配药用的防护用品磷酸三钠、氢氧化钠、质量符合措施要求调试完毕,可以投用可正常稳定投入调试应结束,具备投用条件要求结果 2 测定碱度、磷酸根、PH 用的分析试剂及仪器符合要求参加检查单位:建设单位:安装单
位:时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