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管理 设计成品校审标准
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3.设计总工程师简称设总。
审
成
签
品
责名
任称
人员
投标设计
说
设备及
主要材 明 图纸
料、工程
书
量
表:7-2 E、P、C 项目设计成品审签范围
基本设计、初 步 设 计 设备规范书/设备技术
协议书
说
说
图
设备及
明
概 算 主要材
明
纸 书
料清册 一级 二级 三级 书
核完成后由审核人将审核意见和校核意见一并退给设计人修改后再逐级签署。 6.2 归档
成品校审单随设计成品,送至安全质量技术部进行登记归档。
7 校审签署范围与内容
设计成品一般经设计人自校、校核人、审核人及批准人四级校审签署,但不得少于三 级。 三级校审签署为设计人自校、校核人和审核人。
竣工图由设计人和校核人二级签署。 按设计成品分级,规定各级岗位人员的校审职责。各级岗位人员的校审职责,按下列
9 设计成品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条件
设计成品质量等级应划分为:优等品、良等品、合格品、不合格品四个等级; 设计成品质量等级的评定条件参照《电力设计成品质量评定办法》执行。
10 附录
附录 1:图纸、计算书及设备技术规范书分级清单
设计界限明确,符合专业间配合资料要求,内容 √
深度满足要求,无错、漏、碰、缺,综合质量好
满足环境评价、防火、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等规 √
定要求。
技术先进,经济指标合理,工程造价控制严格。 √
图面正确,符合制图标准,数据完整,清晰美观。 √
审核人 √ √ √ √
√ √
批准人 √ √ √
√ √
计算书校审见表 7-4 的内容按各自职责进行。
校核人将校核意见填入成品校审单,退设计人进行第一次修改; 设计人第一次修改后,送校核人核对修改情况; 校核人核对无误并签署后,送审核人; 审核人将审核意见填入成品校审单,退设计人进行第二次修改; 设计人第二次修改完成后,送审核人核对修改情况; 审核人核对无误并签署后,送批准人审批; 批准人将审批意见填入成品校审单,退审核人组织修改后,批准人签署; 当校核意见需要修改的内容较少时,校核人可将成品与成品校审单送交审核人,在审
审 签 责 任
人员
成
前期咨询文件
品
名 说 图 投资估 (初步)可
称
明
纸 算及技 行性研究报
术经济
告
书
分析
设计总监
○
设总
△○ ○
△
主任工程师/专业审核人 √ △ △
√
主设人 校核人
*
*
√√
设计人
*
*
符号说明: ○ 表示批准签署
△ 表示审核签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表示校核签署
* 表示编制与自校
注:1.“前期咨询文件”是指公司内正式立项的项目建议书、投资估算等前期项目文件;设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设计各阶段的设计成品校审。
2 参考文件
《设计/咨询过程控制标准》
本设计院制度
《电力勘测设计成品校审制度》
DLGJ159.7-2001
《电力设计成品质量评定办法》
DLGJ159.6-2001
3 活动要求
通过成品校审,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校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成品校审单)应予保持。
卷册任务书应随设计成品流转; 应根据成品的级别分别确定设计人、校核人、审核人和批准人。需要时,主设人、专
业审核人可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代其校审,但不免除委托人校审的质量责任; 校审修改后形成的设计成品,各级核对无误后签署(相应级别的管理者); 在各级校审过程中,当发生技术意见分歧时,专业技术问题,由相应审签者的上一级
技术管理者裁定;专业之间的问题,由项目设计经理、设总或设计总监裁定;超出
技术物资部技术物资部门以外的技术问题,由设计总监裁定。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
但必须执行裁定者意见。
6 校审程序和记录
6.1 校审程序 设计成品校审流程如下:
f c
设计人
a
校核人
d
b e
g 审核人
批准人
h
设计人对设计成品自校修改后,将成品连同设计输入(如原始资料)、中间成果(如计 算书)、接口资料(如专业间互提资料)、有关评审验证记录等与成品校审单一并送 校核人;
设计成品校审标准
目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2 2 参考文件....................................................................2 3 活动要求....................................................................2 4 职责........................................................................2 5 目标和原则..................................................................2 6 校审程序和记录..............................................................3
成品(包括计算书),但不签署; 项目设计经理、设总可抽查三级图纸,但不签署; 设计总监可抽查全部设计成品(包括计算书),但不签署。 设计人编制的设计成品,一般应由主设人负责全面校核。必要时,主设人可安排具有 相应资格的人员或卷册负责人校核并签署,但主设人并不能免除其校核质量责任。
设计成品审签范围见表 7-1、表 7-2。 表:7-1 项目前期设计成品审签范围
系统合理,自动化水平适度,设备选择落实,调
度灵活,安全可靠。积极慎重采用新技术、新工 √
艺、新系统、新设备、新结构、新材料,未通过
技术鉴定者不准使用
布置紧凑合理,整体协调,符合工艺流程和生产
运行需要。便于施工和安装,运行维护方便,满 √
足检修起吊要求。
生产和生活场所安排适度,有必要的交通运输通 √
道,适当的设备检修场地。检修设备、仪表适度。
√
文字通顺,用词确切,标点符号及单位使用
7
√
√
正确,字迹清晰。
各级校审人员按各岗位职责,应认真校审签署,对设计成品的质量进行评定,评定结 果填入《设计成品校审单》。
8 成品分级
8.1 图纸分级 一级图应按下列原则确定:前期工作及基本设计、初步设计的全部成品,施工图设计 的综合性工程总图,各专业主要系统图和布置图等; 二级图应按下列原则确定:各专业一般的系统图和布置图、管道布置图,重要设备基
原则划分:
初步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设计总监批准; 投标说明书、图纸由设计总监批准; 工程基本设计、初步设计,应由设计总监批准; 一级规范书\技术协议书、一级图纸应由设计总监批准; 一级计算书由主任工程师或专业审核人批准; 二、三级图纸和二、三级计算书由主任工程师或专业审核人审核; 前期咨询文件由设总批准; 部门主任、主任工程师对工程设计项目负有技术支撑责任,可抽查本专业的设计
*
*
符号说明: ○ 表示批准签署 △ 表示审核签署 √ 表示校核签署 * 表示编制与自校
(△)表示审核但不签署
*
*
*
*
*
*
*
*
*
*
*
*
*
(注) 1.设备规范书含技术条件书等。 2.涉及个人资质有关的设计成品(包括计算书)的审签,由取得资格的专门人员进行。 3.设计单项中设总行使项目经理和设计经理责任。
保证专业技术和综合技术质量都经过各级校审,确保设计成品质量; 专业审核人和主设人在工程项目组成立时明确。设计人、校核人和专业审核人在安排
设计任务时予以明确。校核人对设计成品负全面校核的责任,校核人应由具有相应
资格的人员担任; 安排设计任务时,应考虑各级校审的需求,保证有充分的校审时间; 安排施工图设计任务时,主设人应填写卷册任务书,经专业审核人签署后交设计人。
4 职责
项目设计经理或咨询/设计单项设总是工程项目设计成品校审的总负责人; 主设人是工程设计项目该专业成品校核的责任人。
5 目标和原则
各设计阶段,应在实施设计过程控制中,加强校审活动; 设计人员应精心设计,认真自校,提高个人出手质量; 各级校审是设计输出成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各级必须各负其责,严格执行校审制度,
础图、新技术和标准设计的主要图纸等。
8.2 计算书分级 一级计算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确定主要设计原则和方案、主要系统和设备选择、重
要建(构)筑物结构,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二级计算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确定工程辅助系统和设备选择,以及部件、构件的计
算; 三级计算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零件、次要构件的计算,以及不属于前两级的计算书; 采用的新技术、工程条件复杂等的计算,等级可相应提高一个级别。
6.1 校审程序 ................................................................3 6.2 归档 ....................................................................3 7 校审签署范围与内容..........................................................3 8 成品分级....................................................................8 8.1 图纸分级 ................................................................8 8.2 计算书分级..............................................................8 9 设计成品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条件............................................9 10 附录.......................................................................9 附录 1:图纸、计算书及设备技术规范书分级清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