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名词解释中华人民共与国教育法1、教育法规:就是指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与发布的教育法律(基本法律与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
2、教育法制化:教育法制化就是教育法律化与制度化的简称,它就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与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
3、学业证书制度: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
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的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其她证书。
4、学业证书:就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她教育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在该学校或者其她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并完成了相关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证明其完成其学业情况的凭证。
5、学制:6、法律责任: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她人佥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7、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学校、公民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受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她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8、教育申诉制度: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对学校、其她教育机构或者政府有关部门做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不服,或者在其佥权益遭受伤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申明不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
9、学力:学习能力,即就是一种与相应的学历教育毕业的人具有同等学习能力的意思。
10、职业教育: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种类的职业教育学校与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与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法律活动。
12义务教育:就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就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13、校长负责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
校长由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14、中小学生在校伤害事故概念:指学生在学校管理下发生的人身伤害。
包括身体与精神伤害,不包括学生遭受的财产损失,也不包括教育工作者受到的伤害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测试题一、单项选则题:1、不满( B )的未成年人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她的法定监护人代理民事活动。
A、九周岁B、十周岁C、十一周岁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她监护人,不得让不满( B )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位居住。
A、十七周岁B、十六周岁C、十五周岁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 C ),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人。
A、被抚养权B、被监护权C、受教育权4、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就是指未满( B )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5、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B )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A、10B、16C、126、有关主管部门与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对进入营业性( B )的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A、舞厅B、影剧院C、酒吧7、父母或者其她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A )。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B、不承担责任C、视情况而定8、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 B )不得对未成年学生与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B、人格尊严C、人身自由9、儿童食品、玩具、用具与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 A )。
A、发育、成长B、安全、健康长寿C、生活、教育10、对出版、制作与传播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 A BCD )等出版物,国家给予扶持。
A、图书B、报刊C、音像制品D、电子出版物及网络信息11、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与( B )。
A、职业教育B、青春期教育C、特长教育12、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 A )校舍与其她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B、简陋C、临时修建的13、父母或其她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的( A )。
A、监护职责、抚养义务B、监护职责、照管制度化C、抚养义务、培养义务14、对流浪、乞讨或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无法查明其父母或其她监护人的,由( A )收容抚养。
A、儿童福利机构B、工读学校办C、居委会15、企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由( B )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B、劳动部门C、公安部门二、多项选择题1、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有: ABA、法定监护B、指定监护C、委托监护D、代理监护2、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ABCD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3、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就是什么?ABCDA、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出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4、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她监护人与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有:ABCDA、携带管制刀具B、强行向她人所要财物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产 D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5、被父母或者其她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下列(ABC )机关或组织请求保护。
A、公安机关或者民政部门B、共产主义青年团或妇女联合会C、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学校D、城市居民委员会或农村村民委员会闻名6、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ABCD )。
A、姓名B、住所C、照片D、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7、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与儿童实施( BC )。
A、批评B、体罚C、变相体罚D、停课8、婷婷与其双胞胎的弟弟都刚刚小学毕业,其父母生意繁忙,于就是不让婷婷继续上学而让她留在家中帮父母做家务,让其弟弟继续上学。
她父母实施了下列(BC )违法行为:A、虐待未成年人 B、歧视女性未成年人 C、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D、迫使未成年人从事过重劳动9、未成年人在其父母死亡后,由具有监护能力的( BC )担任其监护人。
A、自己选择的成年公民B、祖父母、外祖父母C、兄、姐姐D、学校10、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 ABCD )以及社会生活指导与青春期教育。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与劳动教育三、判断题:1、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隐匿、毁弃未成年人的信件。
(√ )2、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例,一律不公开审理。
( × )3、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 √ )4、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 √ )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四、案例分析:案例:小刚为某校八年级的学生,今年14岁,很调皮,不爱学习,让班主任伤透了脑筋。
要不要小刚继续在校读书”问题在全班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给小带刚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她再也不肯到学校读书了。
小刚的父母觉得她继续上学也不会有前途,就送她到一家商场当服务员。
小刚在当服务员期间,结识了一些不良青年,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而且小偷小摸,曾偷了同事少量钱财,受到了商场的警告。
9月份的某天晚上,她竟入户盗窃,因数额较大,触犯了刑法,在逮捕归案时,公安人员不开警车,不穿警服,不扩大知情面,并对小刚进行了不公开的审问。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1.材料中哪些人的行为分别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哪些规定?2.材料中哪些人的行为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哪些规定?3.小刚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案例分析要点】:1、小刚与她的父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中“必须让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商场负责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社会保护”中“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规定;小刚的班主任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学校保护”中“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规定。
2、公安人员的行为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司法保护”中“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规定。
3、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有错误不改,任其发展下去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中学生一定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明辨就是非的能力,谨慎交友。
未成年人保护法试题(供参考)一、单项选题 (在每小题的三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一题2分,本题共60分)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就是指未满(B )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C )的权利。
A.初级教育B.基础教育C.义务教育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B )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B.16周岁C.12周岁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与帮助未成年人运用(A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B.强制手段C.自力救济手段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她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监护人(B )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A.可以B.不得C.不应6、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A )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小学生禁止进入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她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A )。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B.不承担责任C.视情况而定8、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就是检查学生就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C )。
A.合理B.合法C.不合法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B )。
A.处罚B.从重处罚C.加重处罚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与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B )。
A.发育、成长B.安全、健康C.生活、教育1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与(B )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
A.父母B.家庭C.监护人1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B ),不得对未成年人与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B.人格尊严C.人身自由13、小明(15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
其父的这种行为违反(A )。
A.未成年人保护法B.婚姻法C.教育法14、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中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