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技术的融媒体云直播平台的规划摘要:当前,全国大部分的县级主流媒体已完成资源整合,构建了县级融媒体中心。
作为基层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要守好党媒属性,探索新闻宣传全媒体传播体系,还要探索新型媒体经营模式,提高自我“造血”功能,反哺主业。
基于此,以下对基于5G技术的融媒体云直播平台的规划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5G技术;融媒体云直播平台;规划引言当今,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在技术上也面临着从固态向移动的挑战。
从2G、3G、4G技术到目前越来越成熟的5G技术,人们对移动网络需求增加的同时,个性化需求也逐渐提升。
1融媒体直播平台概述融媒体直播平台是电视台在原有的综合节目直播间组群系统中增加融媒体直播与互动系统,实现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深度融合,能够提高电视节目播出的质量。
综合来看,融媒体直播平台主要由融媒体直播切换子系统和融媒体信息互动子系统构成。
其中,融媒体直播切换子系统是独立于传统直播间和演播室的应用系统模块,有自己独立的局域网,可以通过数字分量串行接口(SerialDigital Interface,SDI)信号与传统直播间、演播室实现互联互通。
融媒体直播平台中切换子系统的信号流程如图1所示。
融媒体信息互动子系统是与融媒体直播切换子系统相匹配的系统,主要通过互动服务器搭建的软件平台,在公网环境下实现对第三方平台的评论、访问人数、弹幕等互动数据信息进行抓取,并为用户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主动参与节目互动提供相应的技术路径25G技术助力移动直播业态发展随着我国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直播中的视音频传输瓶颈迎来了解决方案。
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互联网移动直播作为5G技术的一个移动应用场景,随着网速提升进入了全新的生产业态。
直播信号以网络为基础进行传输,用户收看直播终端不再局限于电视端,而是广泛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
而且,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逐渐兴起,用户仅凭一部手机便可随时随地开启直播。
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而言,5G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带来了机会和竞争。
面对资金、人才不足和全民直播竞争的压力,如何紧抓5G新技术,在激烈竞争下突破重围,重新树立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3融媒体云直播平台的需求与设计3.1融媒体云直播平台需求分析基于5G技术的融媒体云直播平台,应重点围绕云计算、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有机的融合,构建一种综合型的系统平台。
从技术架构角度上说,融合性的云直播平台以公有云、5G网络、云计算为底层基础资源支撑,在平台层应充分打通公有云媒体处理模块和直播平台本身之间的业务流程,在服务层提供适配多协议、多终端的服务能力接口,按照IaaS、PaaS、SaaS的三层架构,形成全新技术架构的融媒体云直播技术体系。
从宏观发展角度上说,融媒体云直播平台的建设,能很好地促进传统硬件直播架构向具备融合性以及高效运营性的云化媒体直播平台的转型,满足当前社会对多样化直播业务形态的需求。
目前,传统直播方式多是利用摄像机、切换台、导播台、转播车、视频矩阵等重型的传统视音频设备,实现视音频信号的采集、生产、协作与分发。
传统的采编播需要在现场进行非常烦琐的布置,需要架设直播车和信号传输设备,操作复杂、效率低、成本高,在一些干扰严重的地区,传输信号差。
另外,在视频实时处理、切换和编辑领域,由于目前视频质量较高,部分直播业务甚至已经有了超高清的明确需求,算法和设备硬件性能的要求直线提升,传统的单主机模式的直播信号采编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现有模式;同时,信号分发也已经超出了传统媒体自身的网络架构能力,这就要求对基于云平台的视频编码、分发和推流等能力进行应用和集成。
3.2信号采集管理模块融媒体云直播平台的信号采集管理模块是直播制作的重要环节,负责采集、传输和管理现场音视频信号,确保直播信号的稳定性和高质量。
信号采集管理模块具备多种信号采集、多通道信号传输、高效数据管理以及灵活信号调度等功能。
(1)多种信号采集方式。
信号采集管理模块支持多种信号采集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传统的有线和无线摄像机进行信号采集,也可以采用移动设备、云摄像头等进行信号采集,如5G背包在超高清现场直播、远程制作、现场信号回传等直播环节应用广泛,还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等方式进行信号采集。
(2)多通道信号传输。
信号采集管理模块可以支持多通道信号传输,例如,可以将多个摄像机的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传输,实现多视角的直播效果,提高观众的视听体验。
(3)高效数据管理。
信号采集管理模块可以对采集的音视频信号进行高效数据管理,例如,可以对音视频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压缩、编码等操作,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
(4)灵活的信号调度。
信号采集管理模块可以进行灵活的信号调度,例如,可以通过云端平台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调整信号采集设备的参数和配置,实现更加智能化、集中化的信号管理方式。
3.35G消息即工具,打造主题报道新方式2020年以来,目前已有十余家包括广电媒体、报业集团、报社等在内的不同类型省级主流媒体开展了对5G消息应用的探索和尝试,大胆创新、各具特色,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和社会影响。
2020年9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开办并发出5G消息;四川日报社也发布了5G消息版“川观新闻”。
2021年3月,川观新闻于全国两会期间推出了“川观新闻·5G消息两会通”。
2021年7月,川报全媒体在东京奥运会期间还推出了“华西手机报5G消息版”,为用户推送5G消息奥运特刊。
此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也启动了5G消息应用,先后制作了手机报“抗疫版”“党代会版”等专题,并于2021年10月起向河南省内80多万5G消息终端用户推送5G消息手机报。
其他开展5G消息应用的省级媒体机构还有江苏新华报业先后推出“5G消息两会通”和“5G消息抗疫通”;湖南红网发布以“红网成立二十周年”为主题的5G消息专版;重庆日报以及齐鲁网、闪电新闻客户端等通过5G消息报道“两会”,推出“5G消息通两会”应用小程序;江西手机报则上线了独具特色的以党建和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5G消息应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开办5G消息后每周向湖北手机报订阅读者推送信息。
3.4媒体直播室互动技术平台的设计思路融媒体直播室互动技术平台是在传统的电视演播间及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互动技术,打造的具有强大互动功能的融媒体技术平台。
该平台的设计主要沿着拓展传统演播室空间、拓宽数据来源、增强观众黏性和丰富内容呈现方式四个方向展开。
拓展传统演播室空间是借助互动技术打造多途径的用户与电视媒体互动通道,使电视媒体的受众细化为电视观众、媒体受众和现场观众三类。
其中,电视观众的互动是通过对电视节目内容的评价、投票实现,媒体受众的互动是通过节目点播、直播、评论、投票等实现,现场观众的互动是通过打分、评论、投票等实现。
3.5互动数据分析及深度挖掘没有用户数据库的媒体不能称为现代媒体,用户数据库才是媒体最宝贵的资源。
传统的广播只进行收听率统计,没有获取用户信息的渠道,用户数据缺乏造成难以根据用户画像进行精准推送,并从中获得收益。
互动是获得用户数据最直接的手段,获取用户数据的方式包括热线电话全记录,微信用户互动,微博用户互动,一直播、花椒、斗鱼、B站等直播平台用户互动,电台APP用户互动,电台官网用户互动,头条新闻用户留言以及其他可扩展平台用户互动。
3.6主动前瞻布局,做好统筹设计在5G互联网时代,追求的是以用户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广播电视行业应用5G技术应主动前瞻布局,做好统筹设计。
广播电视行业应转变思维模式,全面整合网络资源与技术,在保持行业自身优势的同时要提前制定5G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定位以及目标,做好统筹规划。
首先,在5G技术的支持下应对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全面的升级与转型,构建多种服务于一体的广播电视网络,包括智慧广电、公共服务等;其次,在此基础上拓展个性化服务,如物联网服务等新兴服务领域;最后,广播电视行业应用5G技术还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关注文化新业态的发展,不断探究智慧化新方向。
3.7富媒体互动播出功能介绍融媒可视化互动播出的重要优势在于不仅限于视频信号实时播出,还可以通过互动媒体传输至手机端的直播窗口。
互联网时代的富媒体绝不是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多种媒体的总和,而是基于HTML5技术规范的高度互动内容呈现。
富媒体的功能,不限于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动图等,还包括投票、问答、红包、礼品、互动游戏等。
现有的软件能够方便地把各种富媒体内容制作成富媒体CART。
富媒体互动播出既强化了媒体的用户交互体验,也弥补了传统电台只有音频播出的短板。
电台的融媒互动富媒体播出终端主要还应聚焦于手机端,而不是模仿电视台在电视端的视频传播方式,充分发挥手机终端的传播力,尤其要适应互联网年轻一代伴随手机而不是电视成长的背景,帮助电台争取年轻一代用户。
3.8与远程制播技术的融合远程制播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广播电视制作方式,其将传统的现场制作流程转移到网络上,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制作质量和效率。
5G技术与远程制播技术融合,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服务器,进行在线编辑和制作。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节省制作时间和成本,还可以使用户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创意和策划上,从而提高节目质量。
远程制播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如电视节目、电影、综艺节目等;网络广播电视的制作,如在线直播、点播等;电视直播的传输,如网络直播、卫星直播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制播技术将成为未来制作节目的重要方式。
3.9开展才艺互动,增强网络直播课堂文艺魅力才艺展示、文艺表演不仅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而且是充分展现教师独特魅力、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活跃课堂文艺气氛的互动方式。
因此,教师可以专门学习一些语言才艺、音乐才艺、书画才艺或者形体才艺,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并借助网络直播课堂这一“文艺舞台”充分展示、尽情演绎,为学生带来精彩纷呈、赏心悦目的文娱盛宴,从而增强网络直播课堂的文艺魅力,使学生更加倾慕教师、热爱学习。
结束语5G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融媒体中心的转型与升级。
以5G背景下的融媒体云直播平台建设为重点,基于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从云导播模块、云编辑模块、云演播厅模块、信号采集管理模块、转码收录模块以及直播运维监管模块建设融媒体云直播平台,推动5G背景下融媒体云直播平台应用场景的拓展。
参考文献[1]黄佳琴.县级融媒体的发展策略与提升途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4):97-99.[2]陈琼.5G时代融媒体报道直播化趋势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2(12):77-80.[3]张景梅.论融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活动赋能的破局之路[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3):130-132.[4]陈明华,郑鸿隆,陈小珊.5G+媒体深度融合创新篇[N].泉州晚报,2022-12-08(004).[5]张亚芬.5G时代智慧媒体的应用场景[J].中国传媒科技,2022(1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