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案)-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案)-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02.1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学目标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教学重点难点熟记小说的情节模式教学过程一小说情节的梳理与分析情节是小说塑造人物、展示手法、表现主题的重要载体。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人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高考对小说情节的考查,主要有梳理情节结构、赏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三个题点。

二题点必备知识题点1 梳理情节结构情节是指小说中因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一般由线索贯穿,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展开,意识流小说常常以心理意识的演进为顺序展开。

情节的构成:1.常见情节线索类型单线结构单线结构的特点是:从人物上说,这种结构一般有一两个主要人物;从情节安排上说,只有一条线索。

情节的发展过程是由开始—展开—结局直至尾声,链条式展开,环环相扣,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双线结构两条线索同时展开,可使小说充分展示作品的内容,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充分。

(1)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

一条线索占主导地位,起重要作用,这条线索称为“主线”;另一条线索占次要地位,起辅助作用,称为“次线”。

判断线索孰主孰次的标准,不是作者所花笔墨的多少,而是每条线索关涉的情节、人物、场景对于主题表现作用的大小、轻重。

如欧·亨利名篇《最后的常春藤叶》,老贝尔曼描绘藤叶是文章的主线,苏艾帮助琼珊是文章的次线。

(2)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

明暗线是从落笔角度(写法)而言的。

明线是文中直接呈现出来的贯穿始终的线索。

在明线上,故事情节从正面展开,人物活动、场面从正面描写。

暗线则是间接地呈现出来的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暗线上,人物活动、情节、场面等都从侧面处理。

明线是显性的,暗线是隐性的,明线和暗线一般交织在一个共同点上。

如鲁迅作品的《药》就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

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而暗线则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情节结构安排除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基本模式外,还有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模式:(1)摇摆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式。

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2)欧·亨利式: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但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3)延迟式: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体现了小说的结构张力。

(4)抑扬式:情节本欲“扬”,却先从“抑”着笔,最后笔锋突转,归在“扬”。

或者相反。

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造成鲜明对比,使读者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蒙太奇式:蒙太奇原是电影里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的情节,常常以画面感很强的“分镜头”似的片段,跳跃性地向前推进。

片段与片段之间,干净利索地省掉了过程性的交代。

同时,它往往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交错地叙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段,通过一组组“镜头”的组接,显示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情节的连贯、推进。

采用这种结构可以突破时空局限,闪现主要情节,省略烦琐的交代过程,节奏明快,视觉形象感强,穿插自然,变而不乱。

三备考关键能力情节梳理“四思路”1.明考型结构连贯法: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切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线索连贯法: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场景梳理法:一般一个场景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

小说中的场景就是不同时间人物活动的场所。

2.暗考型细节连贯法:人物的活动或者心理变化过程就是情节,抓住描写人物活动和心理的具有表现力的细节,进行提炼概括。

注意①区分思路,避免交叉。

上述情节梳理的四种思路,或者说四个角度,一般需要根据小说文本情节展开的具体情况选取一种思路来概括,切忌两种思路交叉运用。

②简明扼要,概括全面。

要言简意赅,但不要遗漏要点,概括要全面。

四题型对点训练(20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琼卖马谈歌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

一辆人力三轮停在了古董店艺园斋门前。

一个身着灰布大褂的中年汉子下了三轮,提个柳条箱进了店门。

伙计杨三忙迎上来,给汉子让座沏茶。

“我找韩定宝先生。

”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

”汉子惊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

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

”汉子呆了片刻,缓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

”说着取出一张名片。

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

您稍等。

”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嗓,专攻老生。

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瓷。

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

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

我是杨成岳。

早年曾听过王先生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

”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

——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

”便打开柳条箱,取出一摞盘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

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

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

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

”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

”杨成岳点头笑笑:“本店小本生意,实在不好言价了。

还请王先生体谅。

”王超杰脸上滑过一丝失望,杨成岳道:“买卖不成仁义在,先不说价钱,容我再想想。

”王超杰起身告辞,杨成岳却一定留他吃饭。

吃过饭,又给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栈,店钱饭钱都由艺园斋开支。

王超杰来到保定的消息很快传开。

这一天,名琴师张小武请王超杰和杨成岳吃酒。

吃过几杯酒,话便多了起来。

杨成岳道:“王先生,当年听您一出戏可真是不易,一张票要卖到十五块大洋。

”王超杰摆手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啊。

”张小武笑道:“今日何不乘兴唱上几段,一饱我二人的耳福呢。

”王超杰笑道:“二位想听,那我就干唱几句吧。

”张小武忙摆手:“不行不行。

取我的胡琴来。

”胡琴响起,王超杰就唱起来:“店主东拉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珠泪洒下……”一曲唱罢,杨成岳击掌叫好。

“王先生唱得字正腔圆,只是悲凉了些,壮气不足。

秦琼秦叔宝盖世英雄,一时落魄,壮志不减才对。

”王超杰笑道:“秦叔宝到了那时,壮志不减也得减了。

毕竟不知道单雄信能够出来啊。

”三人都笑了。

说笑了几句,王超杰笑道:“超杰此次来保定不是卖马,而是卖瓷器。

只是杨老板不肯成交啊。

”杨成岳沉吟了一下:“王先生一定要卖,就请说一句落底的话吧。

”王超杰笑道:“这几只雍正官窑粉彩过枝碧桃大盘,我当年得来也的确不易。

一只盘子五百块大洋总是值的吧。

”杨成岳想了想,笑道:“那好,明天你到我店里去,我们当面钱货两讫。

”第二天,王超杰带着箱子去了艺园斋。

进了店门,见张小武和杨成岳已经等在那里。

王超杰笑道:“二位摆好功架,是否还要我再唱上一段助兴?”杨成岳击掌大笑:“正是此意。

”王超杰想了想,就说:“今日就唱一段《奇冤报》吧。

”胡琴响起,王超杰唱起:“未曾开言两泪汪,尊一声太爷听端详……”杨成岳击掌叫好。

张小武叹道:“今日真是大大地过了一场瘾。

”王超杰笑道:“也唱过了,就请成岳先生过目吧。

”杨成岳让账房取过一箱大洋,笑道:“超杰先生,清点一下。

”王超杰摆手道:“不必不必。

”王超杰告辞,杨成岳和张小武送出门外,直到看不见了,二人才转回店里。

杨成岳盯着那六件瓷盘发呆。

张小武笑道:“成岳,不知道你能赚多少。

”杨成岳一笑:“你说呢?”猛一挥手,那六件瓷盘竟被掸落,摔在地上,碎了。

张小武大吃一惊:“你……” 杨成岳道:“请随我来。

”进了里屋,只见货架上有几只盘子。

杨成岳叹道:“这才是真的。

”张小武结舌道:“你是说,超杰先生带来的,是赝品……”杨成岳道:“正是,那东西顶多值上几吊钱。

我看出王先生心爱此物,不好说破,也只好装痴作呆了。

”说罢长叹一声。

张小武皱眉道:“那三千大洋……”杨成岳一笑:“我们一共听了超杰先生两出戏,也就值了。

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送与王先生,也便是用在了去处。

”张小武默默无语,转身要走。

杨成岳喊住他:“小武兄,何不操琴,我今天直是嗓子作痒了。

”张小武怔了一下,就坐下,操起了琴。

杨成岳唱起,苍凉的唱段就灌了满店:“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

(有删改)考题: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答案】先是无意购买:他看出瓷盘是赝品,并不说破,以“小本生意”为由婉拒;然后是有意相帮:表示再想想,留下王超杰并细心安排吃住;最后决意相助:对戏剧的热爱,对世道人生的感悟,让他知假买假、慷慨解囊。

思维流程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此题要求分析“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实就是要求学生从杨成岳的角度梳理情节的发展过程,要特别注意“买卖瓷盘的过程中”这一限定范围。

基本的解题思路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浏览与杨成岳有关的文字,重点分析和把握他在买卖瓷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状况;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他的心理变化进行适当的“切分”,并准确概括;最后形成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链条”。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对杨成岳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适当的“切分”,并准确概括关键信息。

买卖瓷盘的过程心理变化验看瓷盘:杨成岳看了半刻,先是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然后说:“本店小本生意,实在不好言价了。

还请王先生体谅。

”从结尾可知,这六个瓷盘是赝品,此时杨成岳已经看出来了,但是他并没有直说,而是委婉地表示了拒绝。

得知处境:看到生计困难的王超杰失望的表情,杨成岳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先不说价钱,容我再想想。

”然后执意留王超杰吃饭,并安排他住进上等客栈。

这些言行表明杨成岳内心已有所触动,有意要帮助王超杰了。

听过戏文:听到王超杰自比秦琼“店主东拉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珠泪洒下……”的悲凉戏文,又听到王超杰“只是杨老板不肯成交啊”的失落,杨成岳“沉吟了一下”,然后说“王先生一定要卖,就请说一句落底的话吧”。

说明杨成岳已经决定帮助这个自己仰慕的“北方铁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