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变调心得
何谓色彩,学习色彩的感受色彩,顾名思义,画出颜色罢了。
但是因为大多人学习绘画首先由基本形体训练开始,就是画素描,速写之类,以至于画色彩时,更多地去注意描述对象的形和光影变化,而忽视了对色彩的感受。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色彩画看起来很整齐,很真实,却感觉没有生气,就是因为他们把一幅色彩画画成了素描画。
画色彩说简单简单,就是画出颜色,说难也难,很难完全摆脱画形的意识。
色彩,色,颜色。
彩,多彩。
要画出颜色,任何地方都要有颜色倾向,不能是单纯的固有色的平铺。
太阳光永远都是由红绿黄紫青蓝橙七种颜色构成的白光,当这束光照在一个物体上的时候,必然会反射出其中的一些光彩。
不可能完全反射固有色。
那么画固有色肯定是错误的,其实固有色是由相当丰富的跟固有色有一定联系的色彩构成的。
如果把对象拍照并分析对象的色素,一定会发现看似简单的固有色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变化。
而色彩的目标就是把握这种变化,画出这种变化。
如果单纯画固有色,画形,画结构,那不是色彩,是一幅像素特别低的照片。
如果抛弃对形的观察,全心关注对象的颜色,那才是色彩。
色彩中颜色的定义和多彩的定义就在于此。
在文艺复兴时代,古典色彩极大地去注重光影变化和结构把握,在这样的思想下,画面变得跟照片一样唯美,但也跟照片一样枯燥。
比如画面的暗部就是一片黑,试问,这个世界上有绝对的黑吗?如果有,就表示对象根本看不见,暗部不是暗下去了,而是被挖掉了。
同理,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白,尤其是在色彩中,出现这两色,是违反色彩关系的大忌。
但是古典色彩也有其好的一面,需要辩证对待。
到了近代,随着印象派的兴起,摆脱了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捕捉光线照耀在物体.上的多彩
的色彩变化,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
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以莫奈、马奈、西斯莱为代表,引导了一个探寻色彩捕捉的新潮流,并影响到现在他们留下了一个空前的意识领域,即颜色意识。
顶级的色彩意识,就是在色彩中某-种意识占主导地位,比如结
构意识,光影意识,颜色意识。
往往大师们最注重主要意识的表现,而淡化其他的表现,所以很多行家一看一幅色彩就知道它是大师风格还是普通风格,原因就在于隐隐约约能够从中看出一种不平常的意识。
而在流行的颜色意识的控制下,画一幅色彩,对象的颜色是我在整幅色彩绘画过程中必须贯穿的思想。
画色彩时,脑袋中摒弃除了颜色以外的其他一切思想。
在这种意识领域的控制下,观察对象的时候,会特别注意对象的颜色变化,包括在光下的表现,环境色的表现,冷暖的表现。
由于太在意色彩,对形几乎是视而不见,甚至是被遗忘的。
所以,其它的什么结构,光影,细节刻画全部成了次要的,甚至可以不考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