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归纳
课文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多音字。
称chēng(称号、称呼)chèn(相称、称职)
和hé(和平、祥和)hè(和诗)huó(和面)
涨zhǎng(涨潮)zhàng(涨肚)
曾zēng(姓曾)céng(曾经)
二、近义词。
丰满—丰腴穷苦—穷困温和—温柔的确—确实爆裂—爆炸三、反义词。
僵硬—柔软丰满—干瘪虚弱—强健愉快—伤心
四、词语解释。
舒适:给人以安乐舒服的感觉。
僵硬:肢体不能活动。
青苔:阴湿地方生长的绿色苔藓。
囚犯:在监狱中被囚禁的人。
预感:事先感觉到的。
揭晓:泛指把事情的结果公开出去。
盘绕:螺旋状地或圈状地缠绕在某物上。
洋溢:充分流露。
五、句子赏析。
1、有一个豆荚,里面坐着五粒豆。
豆荚和豌豆都是绿色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色的。
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
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把豆荚当成一个家庭,小豌豆是家庭里的小成员,以极富诗意的想象,使故事更加人性化。
2、“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
“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
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因为害怕这样下去会变得僵硬。
“恐怕变得僵硬”具体说明了豌豆们想出去。
3、“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
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女孩的愿望,使她鼓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六、课文主题
有五颗小豌豆成熟了,一个小男孩捡到了他们,便把他们当做气枪子弹用。
有三粒被鸽子吃了,一粒掉臭水沟里了,最后一粒掉到长满青苔的裂缝里,这户人家有一个多病的小女孩,当她看着小豌豆一天长大时,她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最后病好了。
课文6 蝙蝠和雷达
一、多音字。
蒙mēng(蒙蒙亮)méng(蒙蒙细雨)měng(蒙古族)
二、近义词。
灵巧—灵活敏锐—敏捷研究—探讨模仿—仿照启示—启发
三、反义词。
敏锐—迟钝清楚—模糊灵巧—笨拙横七竖八—整整齐齐
四、理解词语。
晴朗:凉爽晴朗。
本课指夜空晴朗。
隆隆:拟声词,形容剧烈震动的声音。
本课指飞机飞行的声音。
启示:启发提示,使人有所感悟。
本课指蝙蝠的行为启发人们研制出雷达。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本课指人们怀疑蝙蝠的眼睛灵敏。
揭开:揭露。
本课指科学家揭露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障碍:阻挡前进的东西。
本课指阻挡超声波向前的东西。
超声波: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000赫)的声波。
近似做直线传播,在固体和液体内衰减较小,能量容易集中,能够产生许多特殊效应。
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部门。
荧光屏:涂有荧光物质的屏,X射线、紫外线等照在荧光屏上能发出可见光,有的还可以变为图像。
本课指雷达接收无线电波的屏。
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
形容纵横杂乱。
本课指屋子里拉的绳子多而杂乱。
五、句子赏析。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设问修辞手法的运用,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2、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科学家从蝙蝠在黑夜飞行能巧妙避开障碍物这一现象开始思考,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最后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雷达。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此处问句起什么作用?
由蝙蝠夜间飞行,联想到“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进而产生“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的疑问,引出下文科学家对蝙蝠进行的试验。
4、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
这句话是个过渡句。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紧承上文,“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引起下文。
5、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从“反复”“终于”,你体会到什么?
“反复”写出了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终于”可见科学家揭开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费了很大功夫。
这句话说明这项结论不是轻而易举得出来的,而是经过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得出来的。
六、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讲了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里安全飞行的奥秘,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安装在飞机上,保证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的过程,告诉我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创造有所启示。
课文7 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多音字。
奇:qí(奇妙)jī(奇数)
悄:qiāo(静悄悄)qiǎo(悄然)
二、近义词。
发现—发明依赖—依靠幻想—梦想奥秘—奥妙
回顾—回忆改善—改进三、反义词。
依赖—独立幻想—现实紧密—松散方便—麻烦
回顾—展望改善—恶化
四、词语解释
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出乎意料:超出了预先的估计。
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的面目。
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千里眼:旧小说中指能看到很远地方的人。
顺风耳:旧小说中指能听到很远声音的人,也指消息灵通的人。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幻想:①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②幻想出的情景。
本文是第二种意思。
幻想:在寒冷的冬天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
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奥秘:深奥的尚未被认知的秘密。
五、句子解析
(1)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 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表明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2)20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
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
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六、课文主题本文讲述了20世纪100年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8 蝴蝶的家
一、多音字。
嚷:rǎng(叫嚷)rāng(嚷嚷)
雀:qiǎo(家雀儿) què(雀跃)
二、近义词。
躲避—躲藏震撼—摇撼喧嚷—喧哗轻盈—轻快素洁—素净柔弱—软弱猛烈—激烈确信—坚信确定—肯定高兴—兴奋三、反义词。
轻盈—笨重柔弱—坚强确信—怀疑高兴—痛苦
鲜艳—暗淡密集—稀疏
四、词语解释。
躲避: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震撼:震动;摇撼。
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素洁:素净洁白。
确信:坚定地相信;坚信。
五、句子赏析。
1、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拟人,形象地说明了风雨交加的热闹场面,让人听着心惊、看着害怕!
2、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儿;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蝴蝶轻盈、斑斓、柔弱,是经不起风雨的,所以“我”非常着急。
六、课文主题。
本文以问题和思索为主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串首尾,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