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四语文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四语文:一、诗词名句填写(共5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2.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4.李白在《渡剂门送别》中描绘夜间、黄昏时江面上美丽景色的诗句是:5.今天是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第49天,请你借用一句古诗词表达对中国奥运健儿的激励之情:二、综合性学习(共7分)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某校文学社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举办一次读书周活动。
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留言栏】(1)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
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分)【故事会】(2)小方组织了“讲孔子、孟子故事”的活动。
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参加这一活动。
(2分)孔子:。
孟子:。
【辩论台】(3)小刚主持了一场“网上阅读”辩论会,正方反方辩词如下,请你改正辩词中的语病。
(2分)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
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与书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网上阅读”弊大于利。
①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
②目前中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值得肯定。
③网上阅读如果缺乏自律,不能正确对待是容易染上网瘾的。
因此,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
正方辩词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 ”改为“ ”。
反方辩词中划横线句的第句(只填句子序号)不能证明反方观点。
【展览厅】(4)学校文学社编辑部在九年级组织了“读《水浒》话英雄”的活动。
请你帮助小文完成下面展板内容。
(从小说描写的众多人物中任选两个,初中课文中已出现的人物除外)(2分)三、浅层阅读理解(共30分)(一)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后面题目。
(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闻笛赋:(2)烂柯人: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二)读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节选),完成后面题目。
(4分)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bì)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那就是森林,地球尚未造就人类,却已经造就了它,植物世界骄傲的代表。
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长在这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的峡谷。
为了寻找你,我爬上了高高的山岭,穿过了长长的石洞。
袅袅烟云在我身边飘浮,而你那充满生机的树梢,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不及山坡上小草儿高。
你似乎深不见底,宽不可测,没有人见过你的全貌。
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与世无争一一多么不公平啊,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
你从哪里飞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zhì)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9.根据文中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1)遮天bì( )日(2)以zhì( ) (3)浩瀚无垠( ) (4)黑黝( )黝10.第二段文字中饱含了作者对地下森林怎样的情感?(2分)(三)读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节选),完成后面题目。
(4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1.文段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2分)12.文段中举出“古老的藤萝”的例子有何作用?(2分)(四)读短文《一只鹰的悲剧》,完成后面题目。
(4分)一只年轻的鹰高傲地在蓝天上翱翔。
它风驰电掣、傲然四顾,孤独地在空中盘旋。
温柔的黄鹂大胆地向它进言,说它的眼神太凌厉,太凶狠,许多动物都敬而远之,建议它把眼神变得温柔一点。
虚心的鹰接受了黄鸸的劝告。
美丽的孔雀又给年轻的鹰一个忠告,让它改变拍动翅膀时的凶猛。
在孔雀的指导下,鹰改变了它爪子的钩度与弯度,并跟孔雀学会了轻盈而又多情地在林间散步。
再后来,在丹顶鹤的热心帮助下,鹰改变了喙的钩度,变成了漂亮的流线形。
鹰的虚心立刻在动物王国里传为佳话,许多动物都一改往昔的态度和它成了好朋友。
鹰变得越来越温柔了,它不再孤独和寂寞了。
一条毒蛇听说了鹰的故事,半信半疑地爬到鹰和它的朋友之间,并在鹰的面前一口吞下了一只青蛙,其他动物吓得齐声大叫,都向鹰投去了求救信号。
鹰很生气,立即向蛇扑去。
可是它的翅膀绵软无力,它试图用爪子抓住蛇的七寸,可怎么也抓不住,它又想用喙啄蛇的头部,可还没等它张开口,蛇就一口咬住了它的喉咙。
鹰死了,更悲哀的是:动物王国里四处传说着它的。
13.根据文意,联系“更”字,将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
(2分)鹰死了,更悲哀的是:动物王国里四处传说着它的。
14.读完本文后,请你对鹰或黄鹂、孔雀、丹顶鹤们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2分)(五)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题目。
(2分)北大投资l.4亿元的教学楼,刚刚抱回“鲁班奖”,就被发现是豆腐渣工程——墙体开裂并漏水,实验室的气体经常“香飘满楼”。
“鲁班奖”出这样的尴尬事不是第一回了。
年,中国体育博物馆就荣膺“特别奖”,设计年限年,但仅仅l5年过后,就于最近爆出丑闻——因为漏水等问题而终止使用。
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项,现在连建筑物基本的遮风挡雨都保证不了,真是建筑行业极大的嘲讽。
有人总结这两项工程的共同点,都是“献礼工程”。
前者献给亚运会,后者献给北大校庆。
因为献礼,也为了评奖,两项工程注重外表的华丽和与众不同。
而且,为了赶工期,很多环节被“节俭”掉了。
15.请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分)(六)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12分)【甲】《愚公移山》(节选) 《列子》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小儿不畏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卒去。
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①[浣(huàn)衣]洗衣服。
②[庶几]在这里有“希望”的意思。
③[意]估计。
16.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惩山北之塞( ) (2)固不可彻( )(3)甚矣,汝之不惠( ) (4)虎亦寻卒去( )1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1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
(2分)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 )19.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
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2分)四、深层阅读赏析(共28分)(一)读《假币》,完成后面题目。
(16分)①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
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②终于熬到了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
③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东西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
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④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
第二天,辰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
”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
”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赔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⑤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
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
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
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⑥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
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
⑦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
他为老教授准备了一万元现金,专程来京。
⑧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
”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
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的假币……”他的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
老教授哈哈大笑:“3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