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师招聘《小学音乐》真题含答案

2022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师招聘《小学音乐》真题含答案

2022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师招聘《小学音乐》真题含答案注意事项全卷共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代码涂黑,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按照题号顺序依次作答。

未按照题号顺序依次作答在非指定区域、试卷和草稿纸上均无效。

4.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含粘贴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考试结束后,考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会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填涂不规范均不得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管弦乐器的是()。

A.板胡B.云锣C.京钹D.小提琴2.被誉为“中国的音乐神童”的小提琴演奏家是()。

A.马思聪B.丁善德C.李叔同D.艾凯尔3.歌曲《西风的话》《踏雪寻梅》深受学生喜爱,其作曲家为()。

A.贺绿汀B.冼星海C.黄自D.舒曼4.下列选项中被称为地方性剧种的是()。

A.民谣B.黄梅戏C.昆曲D.京剧5.古希腊以符号和字母分别用于记写器乐与歌唱的谱例,即器乐记谱法和()。

A.字母记谱法B.符号记谱法C.声乐记谱法D.数字记谱法6.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交响乐作品是()。

A.《第六“悲怆”交响曲》B.《葬礼进行曲》C.《胡桃夹子》D.《致远方的爱人》7.以一个乐段构成的乐曲形式,被称为()。

A.一段体B.二段体C.三段体D.四段体8.在基本音级间所构成的八度称为()。

A.增八度B.大八度C.小八度D.纯八度9.音程中,高的音叫冠音,低的音叫做()。

A.音数B.度数C.乐段D.根音10.原来按偶数均分为两部分的音符时值平均分成三部分称为()。

A.四分音符B.八分音符C.三连音D.二分音符11.歌曲《叫我如何不想他》由刘半农作词,作曲者为()。

A.胡适B.赵元任C.箫友梅D.聂耳12.戏曲界通常根据器乐的组合方式和音色特征把戏曲的器乐分为()。

A.武打和武场B.文场和武场C.文场和武打D.武场和文戏13.下列选项中属于器乐表演形式之一的是()。

A.齐奏B.童声合唱C.戏曲D.二人转14.下列选项中属于正确的歌唱姿势是()。

A.脖子伸长B.肌肉紧张C.腰椎挺起D.驼背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的是()。

A.审美感知B.创新表达C.艺术表现D.文化理解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16.歌曲《走西口》属于__________民歌。

17.从单声部齐唱向多声部合唱过的一种有效的练习方式是__________。

18.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三个音所构成的和弦叫做__________。

19.反映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哲理高度的中国歌剧是__________。

20.传统的琵琶曲从演奏手法和风格上一般可分为武曲和__________两大类。

21.原本性音乐教育是__________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一题10分,共20 分)22.简要介绍琵琶曲《十面埋伏》。

23.简述学堂乐歌对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影响。

四、综合题(第24 题10 分,第25 题12 分,第26 题16 分,共38 分)24.写出力度记号“强”和“中强”的力度标记。

25.根据下面乐器分类找到相对应的乐器名称,并填写在答题卡上。

①无音高乐器②有音高乐器a.音筒b.木箱鼓c.串铃d.木琴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26.教学设计依据下方的教学目标,为一年级歌曲《拍皮球》设计唱游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2.能用灵巧的歌声,清晰的演唱《拍皮球》,并使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3.围绕歌曲的节拍节奏和拍皮球的游戏特点,让学生依据音乐特点做律动创编。

4.让学生在趣味唱游中表现音乐,学会互相合作。

2022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师招聘《小学音乐》真题答案1.D 小提琴【答案】D。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管弦乐器。

其次,分析选项。

选项A、B、C 均属于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乐器,其中 A 选项属于拉弦乐曲,B 选项和C 选项属于打击乐器,只有 D 选项属于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D。

2.A 马思聪【答案】A。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中国音乐家的称号。

其次,分析选项。

选项 A 马思聪被誉为“中国的音乐神童”,也是我国的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的院长;选项B 丁善德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选项C 李叔同被称为“弘一法师”,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选项D 艾凯尔是匈牙利著名的音乐家。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A。

3.C 黄自【答案】C。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儿童歌曲。

其次,分析选项。

选项A 贺绿汀是我国20 世纪30 年代的代表音乐家之一,其儿童歌曲代表作品有《民族小英雄》《谁说我们年纪小》等;选项B 冼星海的儿童歌曲代表作品有《只怕不抵抗》等;选项 C 黄自的儿童歌曲《西风的话》《踏雪寻梅》等;选项 D 舒曼的主要创作领域集中在钢琴套曲,艺术歌曲领域。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C。

4.题干不全【答案】题干内容缺失无法判断。

选项B、C、D 均为地方性剧种。

5.C 声学记谱法【答案】C。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记谱法。

其次,古希腊用字母或类字母符号来记录音乐。

根据3~4 世纪阿里庇乌丝的记载,有两种希腊记谱法。

一种叫器乐记谱法,每个符号都有正、侧、反三种位置,原位符号相连接构成自然音阶。

另一种是声乐记谱法,用字母顺序来记录音列顺序,字母的常规形态用于中心音域。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C。

6.A 第六悲怆交响曲【答案】A。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

其次,分析选项。

选项A《第六“悲怆”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交响曲,也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选项B《葬礼进行曲》一般指肖邦的《降b 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第三章,也指贝多芬《降 E 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的第二乐章;选项C《胡桃夹子》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选项D《致远方的爱人》是贝多芬创作的声乐套曲。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A。

7.A 一段体【答案】A。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曲式结构。

其次,乐段是规模最小的曲式单位,由乐段作为整体结构的曲式,便是一段曲式。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A。

8.D 纯八度【答案】D。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基本音级。

其次,基本音级指的是以C、D、E、F、G、A、B 七个字母命名的音级,所构成的八度关系只有纯八度。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D。

9. D 根音【答案】D。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音程的概念。

其次,分析选项。

选项 A 音数指的是音程间两个音包含的半音与全音的数量;选项 B 度数指的是音程中两个音包含的基本音级的数量;选项C 乐段指的是规模最小的曲式单位;选项 D 根音是音程中音高低的音,也叫做下方音。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D。

10.C 三连音【答案】C。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

其次,用均匀的三部分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两部分叫做三连音。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C。

11.B 赵元任【答案】B。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叫我如何不想他》的曲作者。

其次,分析选项。

选项 A 胡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选项 B 赵元任代表作品有《海韵》《叫我如何不想他》等;选项C 箫友梅代表作品有《五四纪念爱国歌》《问》等;选项D 聂耳代表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B。

12.B 文场和武场【答案】B。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戏曲的伴奏。

其次,戏曲的伴奏称作场面。

乐队分文武两种,管乐和弦乐是文场面,锣鼓是武场面。

也说文场、武场。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B。

13.A 齐奏【答案】A。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器乐表演形式。

其次,分析内容。

器乐表演形式有齐奏、合奏、重奏的多种形式。

选项 B 童声合唱是声乐表演形式;选项C 戏曲是我国的戏曲史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选项D 二人转属于走唱类曲艺的一种。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A。

14.C 腰椎挺起【答案】C。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歌唱姿势。

其次,歌唱的基本姿势包括坐姿端正,站姿沉稳;重心下沉,肩颈放松;两眼平视,表情自然;感情充沛,精神饱满。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C。

15.D 文化理解【答案】B。

解析:首先,分析题目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艺术课程核心素养。

其次,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个内涵。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选B。

16.山西17.轮唱18.三和弦19.白毛女20.文曲21.奥尔夫22.琵琶曲,简称十面。

乐谱最早见于《华秋萍琵琶谱》,标题《十面》,为直隶王君锡传谱。

李芳园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亦收录此曲,改名《淮阴平楚》。

乐曲描写了公元前202 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

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楚汉》可能是此曲的前身。

《十面埋伏》为叙事性多段体结构,全曲分段在各种谱本中不完全一致,但所描写内容大体相同。

全曲最后的“奏凯”、“争功”、“回营”三小段,是民间曲牌【五声佛】、【撼动山】演变而成。

这两首曲牌性格明朗、欢快,在传统套曲中常作为欢庆胜利的结尾使用。

此曲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武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23.学堂乐歌是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开端,它使集体歌唱这一新形式得到确立和传播;普及了简谱,介绍五线谱和西方知识;其歌曲体裁对其后音乐创作影响很大;“乐歌运动”影响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所以这一切都具有启蒙时期的开创意义,它直接影响了我国“五四”运动以后的音乐文化发展。

24.f mf25.①a(音筒)d(木琴)②b(木箱鼓)c(串铃)(1)将乐教的完成视为教育完成的最后阶段。

孔子办私学,是以礼乐为其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

诗和礼,都是专设的学习课程。

根据(论语》的记录,孔子的教育内容,在教学科目上,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项。

在课程设置方面六项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现,使得它又不能等同于一般的音乐教育,这恰恰证明音乐教育在孔子的整个教育体系中是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