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篇一:企业调查报告范文企业调查报告范文调查原因:在当前金融危机波及面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多重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当前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策略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社会形势:在金融危机的海啸过后,虽然这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没有像其他国家的影响那么大。
但是从对大学生就业的这个方面讲,它所带来的也就并非一般的影响了。
目前,已经有不少大学生在校园招聘会上发现,现在来招聘的单位没有往年多,而且需要的名额也十分有限。
有一位企业的总裁说过:“如今,企业都在大量裁员,很多在职的精英我们都不得不忍痛割爱,更别说再去招聘没有经验的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了。
”这也足以见得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了。
但是社会还是需要人才的,前提是你一定是个人才。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让人家无可代替的话,那么他就一定是成功的。
毋庸置疑这对大学生的在校学习又发起了一个新的挑战。
这对大学生本身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
首先,企业目前需要的到底是哪方面的人才?他们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什么呢?他们对我们的忠告又是怎样的呢?就每个个体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市场能力两个部分。
在专业能力方面,以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代表的态度型资产是大学生专业能力中的关键,以解决问题能力为代表的知识技能型资产是专业能力的基石。
在市场能力方面,为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大学生必须要了解现在整个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大学生的劳动力市场的总体供求数量信息和结构信息,要了解职位具体的职责要求,扩大自己的认识面,更要要了解自己个人就业能力的水平,同时还必须改进自己的展示能力。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调查结果: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仍然较大,本科生供需基本持平,专科生供大于求;学科专业失衡:当前的就业市场,文科专业的就业形势与理科相比不容乐观。
然后,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是希望他们能有“实战”的经验。
希望大学生能多参加社会实践来锻炼自己的能力从而能更加积极坦然的面对自己得与失。
这种现象就是很多人在进入社会以后,就很容易有挫败感,而显得精神萎靡。
这就要我们大学生在校以及走上社会以后要锻炼自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一对面粉放在面板上,你用手一拍,这对面粉就散了。
,这就是现在大学生的承受能力。
你把他加点水再拍就不一定散了。
但还是一对很松软的面粉,如果你在给他不断地加水,再接着揉。
揉到最后就变成了一个面团。
你再怎么拍就不会散了。
你继续给他揉,揉到最后,他就不仅仅是一对面团了。
你即使用手给他拉,他也不会断,这就成拉面了。
人的神经承受能力,一定要达到这种状态才能去参与社会。
所以我们需要锻炼的正是这个。
其实在现在的社会上有些企业提供了一些职位,这些职位是能够让大学生作为一个起步的位子,让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
当社会给大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而且他们是可以做到的,但他们又会觉得这个不符合我的爱好,或者这个不是我的发展方向,又或者这个工作岗位的工资太低了。
这样的情况很多。
企业又针对大学生提出这样的建议:切勿浮躁。
目前有很多企业的老板都发觉现在的大学生也就是很多的年轻人心态十分地浮躁,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
很多年轻人也时常会抱怨,社会对他不公平,总是抱怨人家的家庭条件好,只要靠靠关系就能走上一条舒服的路。
而自己呢身无分文,什么都没有。
但是我们应该觉悟到人的出生时由不得自己选择的,但是人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
难道真正的原因不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吗?如果我们总会觉得社会就是我们的敌人,自己生活的不幸的来源就是社会,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大学生也可以说是年轻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断正自己的态度也是决定人生的一大要点。
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的话,把自己当做是社会的主人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
要靠着自己的能力才能够成功。
经过调查后,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社会是残酷的,但也是宽容的。
我们无力改变它,但是我们可以适应它。
但是有一件事我们是可以改变的,那就是我们自己。
首先我们就是在不断地挑战自己。
其实人生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自己的挑战了。
改变自己的观点,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我们在发展。
我们在挑战自己过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进而达到另一个阶段。
这也是人在成长的过程。
自己在不断地挑战着自己,在经过无数次地蜕变后,这才会成就将来的那个最坚韧的自己。
总有一天能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的。
针对大学生总是埋怨自己无处大展拳脚的问题。
有些企业主管提出这样的看法。
其实社会处处存在机会,就像我们需要发现美的眼睛一样,只要是有心人是能够抓住它并且把握它。
每天这样抱怨的人,是不是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呢!傅雷曾经说过:只有事实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决心。
我们需要动起来。
在不断地挑战中强大自己,当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能赶上它。
甚至由这个机会走上成功的道路。
机会是为时时刻刻有准备的人的。
我想只有在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命奋斗的人,才能明辨并且抓住那个自己等待很久的机遇。
追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不要抱希望一步登天。
大道理都懂,但是当一个老板给你1000元每月的时候你是不是还愿意给他干事呢!如果你能把这只有1000元每月工作的事情干的非常出色的话,那么老板还会一直让你干这个吗?这是一种过程。
凡是想要一下子,把一件事情干成的想法的人,就算他干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基础,因为等于是沙滩上造的房子,最后一定会倒塌,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把事情干成的,每一步都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交代,再重新向未来更高去走一步的人,他才能够把事情真正地做成功。
我们正在成长,我们需要历练,我们需要从最基本的做起。
相信自己的未来,也要相信自己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企业考察制度调研报告范文武汉一冶建安公司于九月二十四日至九月二十八日组织了一次关于国企改制的考察活动,考察的单位是山东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三公司。
考察小组成员由一冶建安公司董事长龙惠均、工会主席张侠明以及企业策划部、人力资源部、党委工作部和部分经济实体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并邀请了一冶建设公司劳人部的熊婉君副部长、吕桂云科长一同前往。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这两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点:一、经营层和员工对国企的改制达到了共识;二、产权清晰,责权明确;三、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四、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五、建立了和谐的外部环境;六、掌握了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劳务分承包方。
下面谈谈山东建工集团的基本情况和改制的具体作法:一、抓住第一次改革机遇,实行“项目法”施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施工管理体制的彻底改革,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建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至1990年企业已陷入难以为继的亏损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求生存、求发展,在没有任何上级部门指示和安排情况下,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自觉在省内率先推行“项目法”施工改革,并且一举获得成功。
从一九九一年开始企业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向前迈出一大步,不仅扭转了企业陷入亏损边缘的被动局面,而且经济效益逐年较大幅度的增长。
例如:施工产值1990年仅完成2600多万元,到20xx年已达到12亿元,增长了462倍;实现利润1990年亏损84万元,到20xx年实现利润6255万元;竣工工程质量1990年优良品率为25%,20xx年提高到81.88%,同时加强配套改革,建立了企业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财务、劳资、材料、设备、经营和预决算的十大业务系统并组建劳务及人才、材料供应、设备租赁、资金和生活服务等五大模拟市场。
并进行了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等三项制度改革,按月度对二级单位进行跟踪考核,建立健全了企业监督检查、审计考核体系,确保了企业稳步发展,为后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第二次改革机遇,在实行集团化经营的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种微观经济,涉及到企业内外部机制的各方面,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健全企业法人财产制度。
山东建工集团按照国家的规定,对企业资产、债权债务由国资局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资产评估、产权界定,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有量,进行国有资产登记,确定企业法人财产权。
使企业资产、企业资本金的股权结构均做到了产权清晰。
2、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山东建工集团在建立有限责任的改制过程中,始终把建立新型的领导体制放在重要地位。
依法建立和完善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领导管理体制。
使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审计机构和执行层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并做到责权明确,各司其职,依法依规行使职权。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山东建工集团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成本预测、计划、核算,企业资金管理(包括资金使用、回收、清欠)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财务管理,确保了企业效益的稳步增长。
从1994年完成改制,至20xx年的七年中,山东建工集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施工产值累计完成41亿元,实现利润2.1亿元,这两项指标的完成是改制前十年完成总和的近20倍。
山东建工集团发展如此之快,就是得益于项目法施工和企业股份制改造。
三、抓住第三次改革机遇,进行企业内部股份制改造,建立母子公司投资主体。
山东建工集团在企业制度上进行再创新,实施国退民进企业改造。
具体作法是:调整国有股权结构,进一步理顺国有股与企业的关系。
主要是将48%的国有股,变现退出28.88%,国有股权实际参股19.12%。
国有股所得的红利,主要用于对企业经营者的奖励。
他们把国有股变现退出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企业经营者、经营者群体和技术业务骨干。
调整后的股权结构是,经营者持股120万元,经营者群体每人持股48~96万元。
中层领导每人持股8~24万元。
从而加大了企业骨干的经营风险,也进一步规范完善了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四、进行企业战略性调整,实施企业战略管理。
1、切实搞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一是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坚持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原则,建立适应市场环境的管理机制,突出管理机构精干高效,减少管理层次,减少扯皮,明确岗位责任目标,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
从总公司到子公司甩掉传统的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的矩阵式管理模式,突出业务系统化管理。
集团总公司机关共77人,设五部一室即:市场经营管理部、企业战略管理部、工程项目管理部、财务融资管理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办公室等部室制管理,保留党群系统。
实行部室制改革,不单纯是为了精简几个机构、裁减几个冗员,而是突出精干高效、做到减机构,不减职能,不削弱职能,减人不减工作效率、不减岗位责任。
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做,责任有人负。
二是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就是在坚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改制子公司运作,突出解决机制不活、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对发展缓慢、施工任务少、产值效益差、无大发展前途的子公司,实行内部兼并、重组方式调整。